有了“错误”,数学课堂更精彩

2015-02-05 00:30孙世金
关键词:错误资源错误利用

孙世金

摘要:错误是珍贵的课程资源,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面对学生的错误,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让动态生成的“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让其闪现创新的火花,发挥应有的价值,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关键词:数学教学;错误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0-087-1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对于这些错误,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就可变“废”为“宝”,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

一、用心倾听,点石成金

【案例一】 《8加几》的教学片断

在教学“8加几”时,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图意,引出算式8+7=?。然后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讨论可以用哪些方法计算8+7=?,学生通过操作讨论,明白“凑十法”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试着计算8+6=?(下面是教学片断)

师:通过讨论你知道8+6=?吗?

生1:我知道8+6=14。

生2:不对,8+6=15。

师:(微笑地看着生2)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2(腼腆低声地):昨天我们计算9+6=?时,不是说9向6借1凑成10吗?那计算8+6=?时,也是同样的道理,8向6借1,6变成5,不就等于15吗?

师:你会联系旧知识来学习新内容,真了不起!(生2稍稍抬起头,眼睛里透出一丝光亮)(这时学生议论纷纷,老师把这位学生的想法板书,让大家说说出错的原因,他也似乎悟出了错误所在,大家经过共同讨论,找到了正确答案)

师:从刚才的计算中,你们又明白了什么?

(还是生2):噢,我明白了,昨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要向另一个数借1凑成十,今天学习的是“8加几”,要向另一个数借2凑成十。

师:那么你会计算“7加几”吗?“6加几”呢?

……

(他的迁移之快,令全班学生刮目相看,自己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反思】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是具有多元智能的个体,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造成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毋庸置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同一年级的差异甚至可能达到7岁”。面对差异,我们与其消极观望,抱怨它是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罪魁祸首,还不如积极应对,把它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因此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听听他们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想法。让不同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这样的课堂才是不加修饰的“原汁原味”。

二、评赏错误,体验成功

【案例二】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片断

师:刚才,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小朋友已经能够看图列出乘法算式了。下面我们来玩个“拍手游戏”好吗?(同学们个个喜形于色,大声叫好)

师:老师先拍:××××××。(用×表示拍手声)

生1:乘法算式可以是3×2或2×3.。

师:继续听,××××××××

生2:乘法算式可以是2×4或4×2.。

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拍手,让其他同学列乘法算式?

……(拍手游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时,前排的一位小女孩犹豫着举起了小手)

……

师(信手板书):××××××××××。“生3第一次拍手时,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更难的问题,你能根据她拍的情况列出与乘法有关的算式吗?

生1:(犹豫的)3×3+1行吗?

师(含笑):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生1:她每次拍3下,拍了3次,就是3×3,她多拍了一下,就要再“+1”。

师:你说的真好!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在生1的启发下,学生又列出了3×2+4,4×3-2等算式。

……

【反思】 片段中生3的拍法显然与本节课的教学不符合,如果老师不能坦然面对,完全忽视这一“错误”或是断然否定,她还会勇敢、自信地举起小手吗?我不敢想象。得到授课者的“默认”,“他没拍错,只是没拍完”,给了生3重新拍的机会,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体验了成功。同时也就是生3的这一“错拍”,给同学们提供了创新思维的情景,成就了课堂意外的精彩。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又拓展了学生的认知,从而让这节课充满了张力。

【结语】 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生成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乃至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对于这些教学资源,教师必须认真倾听并迅速地做出相关检索,进行有效分类,对于有效的生成性资源,适时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资源中的“闪光点”,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endprint

猜你喜欢
错误资源错误利用
在错误中成长
画与理
课堂评价,让自己慢些
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怒”与“努”
“浮”字等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