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资助工作中的育人功能

2015-02-05 22:13邓德艾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湘潮(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资助工作育人功能高校

郭 环 邓德艾 孙 蕾 戴 聪(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试论高校资助工作中的育人功能

郭环邓德艾孙蕾戴聪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育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也是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资助工作将“助困”与“育人”相结合,既是国家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追求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

关键词: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

近几年来,国家通过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构建起了“奖、助、贷、勤、免、补”六位为一体的政策体系。在经济困难学生就学物质保障得到强化的同时,对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进行探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价值。

一、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内涵分析

资助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所蕴含的育人功能可从机理性和生成性两个方面予以理解。

(一)资助工作本身具备的机理性育人功能

资助工作的机理性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从资助体系自身来说,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体现在责任、诚信和感恩意识的培育上

在责任意识方面,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主要包括对自己负责的意识、对家庭负责的意识、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意识以及对全人类负责的意识。[1]国家通过“奖、助、贷、减、免、补、勤”各项资助政策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等,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国家和社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强烈责任感,也为学生心中种下了爱与责任的种子,将来身体力行。这正是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受助-自助-助人”发展型资助工作的基本精神内涵。

在诚信意识方面,我们认为,高校资助工作要充分发挥诚信教育的育人功能,就要发挥各项资助工作中的诚信考评功能。将诚信行为作为学生能否享受各项奖助学金、勤工助学活动资格的重要依据,在各项资助工作过程中要严格考核学生的诚信行为,引导学生讲诚信、重视个人信誉。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以身作则,树立示范,营造重视诚信、践行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感恩意识方面,我们认为,教育应当以教会做人为基本理念,从培养感恩意识开始。[2]高校应当重视感恩教育,要充分利用每一次资助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将国家和社会的恩情通过教育工作传递给每一位受助学生,使感恩情怀深入人心。如社会企业家捐资助学就是一个进行感恩教育很好的载体,因为企业家捐赠等资助行为正是企业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最好示范,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培养其感恩情怀,并将之转化为自强不息、掌握本领回报社会的学习动力。

2.从资助形式来说,不同形式的资助工作营造了相应的育人平台,充分发挥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在奖学金方面,通过切实做好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奖学金的评定工作,树立先进个人,有于激励广大学生以优秀典型为样,树立良好的学风,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平台。如国家奖学金是资助最优秀的品学兼优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在勤工助学方面,勤工助学对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促进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重大意义。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体现为,通过勤工助学,学生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实际,不断加深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可以提高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和自觉性,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勤工助学,能够在实践中拓展知识、补充能力,提升业务素质。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提高竞争意识,自觉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和服务社会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通过勤工助学,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懒惰思想和好逸恶劳的错误观念,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培养自理能力。通过劳动还能使得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二)资助工作过程中的生成性育人功能

在资助过程中会产生了一些与育人相关的问题,资助工作本身不能单独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引入其他特定的育人方式,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资助工作在顺利开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生成性的育人功能。

1.从资助体系本身来说,需要借助特定的育人手段

一方面,资助工作需要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使资助工作成为贫困大学生的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这是因为,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因此,要将心理援助作为贫困学生资助的重要内容,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予以纾解。要教育其正确认识和理解贫困问题,认识到贫困虽然是现实,但不可怕,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去改善这种现状;可怕的是因贫困而失去理想和信念。另一方面,资助工作需要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在资助工作过程中,个人出具的申请和证明材料,需要讲诚信;由于资助数额有限,需要讲团结,讲友爱,讲互助,讲谦让。因此,在评定过程中,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十分必要。

2.从资助形式来说,也需要特定的育人手段的介入

在助学贷款方面,由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体制不够健全、部分公民信用意识淡薄、贷款违约现象成为影响助其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助学贷款工作中引入和加强诚信教育,通过建立健全完备的学生诚信档案,加强对贷款学生进行个人征信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让贷款学生充分认识到按时还款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在勤工助学方面,针对在勤工助学中,有的同学“勤工逃学”、“勤工误学”等舍本逐末现象,需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的方式,让其了解到勤工是手段,助学才是目的,不要因为参加勤工助学而严重影响到学习,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针对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岗位存在难以开发和不便管理等困难,需要学校提供信息支助和法律援助,让其在众多的信息中辨别真伪信息,提高防备意识;培养和形成法律意识,在遇到法律问题和纷争中,懂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当前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对策

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尚不明显。具体表现为:第一,教育导向不明显。高校资助工作基本是行政化操作,受资助的学生没有参与到分配过程中,很难增强资助学生的责任意识;高校对学生受助后的资金使用、个人的行为没有相应的管理约束,影响育人功效的发挥[3]。第二,精神资助略显不足。高校资助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生活困难,但对于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精神帮扶不明显。此外,精神帮扶的方式较为单一,效果不明显。第三,以勤工助学为主要模式的自强教育有待提升。高校设置的勤工助学岗普遍存在事务性工作多,专业技术含量不高,报酬较低等问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第四,资助工作各环节缺乏统筹全局观。高校虽持续开展资助育人的相关活动,但这些活动之间联动性少,缺乏全局观念与可持续发展,没有统筹规划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

基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育人功能渗透到资助工作的各个环节:

首先,要运用新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创新宣传方式,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导向作用,把握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感教育与自强教育的最佳时期,让所有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国家每一项资助政策的内容与意义。其次,资助过程要重视激发受资助学生的成就感与主体参与感。资助育人工作应以学生需求为基础,激励他们确立发展目标、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树立自强自立的品质。可有针对性的开展一系列贴近学生的资助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例如通过创建微博微信等通道等贴近学生的方式发起话题讨论,让学生主体参与到资助工作的讨论中来,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群策群力。再次,高校要为学生搭建“受助-自助-助人”三位一体的资助育人平台,使学生在接受国家、学校和社会各界资助的基础上,提升“自助”能力,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充分体现资助工作的育人宗旨。高校可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开展素质培养、心理救助、学习援助、能力培训等工作,充分为学生提供服务平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高校还可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实现由受助到互助的重要转变,充分彰显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如在专业学习方面,可以在各院系成立成长辅导室,以专业老师为领头人,以学科成绩优异的学生为主力军,开展“帮困”行动;在实践技能方面,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实现从劳动服务型向智力专业型、自发分散型向团队合作型、校园内在型向社会外向型的转变。此外,高校还可以联合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培养学生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情怀等,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资助过程中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育人活动,如爱心捐赠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自助习惯与助人情怀,推动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可持续发展。最后,要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可通过成立资助工作小组、开展问卷调查和回访工作、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加强与学生、社区、企业、上级管理部门的沟通交流等方式,及时调整工作,拓展资助育人实践通道,创新资助育人新思路、新方法,为学生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总之,高校要取得良好的资助育人的效果,要始终把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总体原则。高校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当协同合作、全员育人,始终坚持资助工作和育人工作并重,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注重对大学生的精神资助,同时还要集结全社会的力量,构建起社会、学校和家庭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共同致力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全面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付洪.关于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一些思考[J].道德与文明,2008(06).

[2]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01).

[3]马彦周.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南省学生资助研究会资助项目“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育人功能研究”(项目编号:XXY201302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郭环、邓德艾、孙蕾、戴聪,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高校管理。

收稿日期:2015- 8- 12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9-0060-02

猜你喜欢
资助工作育人功能高校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方法创新的探讨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与分析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