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舒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和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青少年把读书作为最大的享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也明确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也是每位教师需要重视和落实的基本教学任务。以下三条途径可供教育同人参考。
一、迁移——课内名篇迁向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续和拓展,而课内阅读又以课文为主,因此,教师若能将课文作为媒介,由这些学生熟悉的课内名家名篇迁移到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或者同一类型的作品,更能让学生自然过渡到课外阅读,从而为学生开启课外阅读的切入口。
例如,《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例举的诗歌散文作品有鲁迅的《朝花夕拾》、冰心的《繁星·春水》等,长篇文学名著有老舍的《骆驼祥子》、高尔基的《童年》等;而语文教科书(苏教版)中收录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冰心诗四首》、《在烈日和暴雨下》、《童年的朋友》,正是这些名著的节选。教师若能以这些课内名篇为桥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情境,再辅以精彩的推荐语为学生介绍课外相关作品,既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也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同时,学生通过课内节选篇目初步认知名家生平、创作背景、作品内涵及典型文学形象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排除了障碍,降低了学生因畏难心理而拒读或者因读不懂而被迫放弃阅读的可能。
二、助读——课内形式引向课外阅读
语文教科书(苏教版)在七年级至九年级的每册书中都设置了“名著推荐与阅读”单元,共推荐了国内外六部名著,分别以节选典型情节并附加简要批注的形式呈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辅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强调这些名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教师本人的阅读体验,凭借名著自身的影响力,获得学生在课外对这些名著的关注;播放这六部名著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借声像刺激学生的感官,获得学生阅读原著的情感需求;通过对节选内容的课内分角色朗读或课本剧编排,学生可以亲自体悟课文内容,产生课外深入探究原著的欲望;在班级内设置“书报架”并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定期借阅书籍,给学生营造书香氛围;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或定期展开读书交流活动并在课内进行分享,让学生从名著阅读中获得成就感,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持续进行;进行“阅读之星”评选活动,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课外阅读。
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综合地使用以上形式,并要保证定时、定期持续进行,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具有长效性。
三、把关——课内关口指向课外阅读
1把好“心理关”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转型期,由小学进入初中后一下子接触大量的文学类课外读物,由图本阅读过渡到文本阅读,他们在心理上有个“上阶梯”的适应过程,可能会出现畏难、抗拒、逃避等不良阅读心理。教师要采取相应措施,比如根据个体差异推荐相应读物,观察情
绪变化做好心理疏导,适时交流阅读体验或调整阅读进度来减轻阅读压力等等。
2把好“选择关”
《课标》明确指出:“课外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教师可在此范围内本着《课标》和语文教科书(苏教版)推荐书目优先的原则,列出课外阅读参考书目,以共读书目为主,自选书目为辅,引领学生阅读,从而避免学生盲目选择读物。如果学生的课外读物过于单一,教师要适时介入,给予阅读建议,帮助其拓展阅读面。
3把好“阅读关”
认知心理学家吉布森和利文(Gibson&Levin)认为,阅读就是从篇章中提取意义的过程。而从篇章中提取意义要做到:首先,把书写符号变为声音;其次,具有相应的心理词典,因而可以从语义记忆中获得书写词的意义;最后,能够把这些词的意义进行整合。可见,阅读的目的在于意义的获得。由此启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略读、精读、浏览的阅读能力和查资料、做摘抄、写批注等阅读习惯,让学生的阅读不再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或者只求读故事不求悟收获,避免阅读的泛化和浅化。
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内需、外力和方法三者有机整合的结果。而课堂这一师生共建的交互平台,使教师这股“外力”有了科学介入的媒介,通过课堂“以内养外”,促进学生生成课外阅读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当然,教师要做好阅读“引导者”的角色,就必须在自身文学修养和阅读素养上苦练内功,把好“阅读关”,使学生获得课堂以外的长效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226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