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道”、“器”、“技”之认识

2015-02-02 00:27谢翠兰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解题文本

谢翠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课堂教学要求日益臻于“精致化”,“有效教学”理念迅速进入中小学课堂教学之中。就笔者所在学区而言,先后提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真学课堂”等具体教学要求,逐渐演化成课堂教学的统一模式,甚至量化到教师授课的时长区间、学生课堂活动情况等具体环节控制。在“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课堂生态,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传统课堂的“讲与听”乃至“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方式,其所倡导的“先学后教”、“学生课堂自主研习”、“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有力地活化了课堂生态,让中学语文课堂呈现出立体式的活力。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很清晰地认识到“道”、“器”、“技”之间的关系,从而紧密地围绕语文学习的整体目标,进行各种形态的有效教学,而不止于某种课堂模式或者教学行政要求下的课堂形态。

一、道以明向,器以习技

纵观当前“高效课堂模式”指导下的语文课堂,通常要求以“导学案”的编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索,学生先学先练,教师批改,课堂交流探讨。这样的程序化教学,逐渐演变成“习题讲评”课——以题代课、以练代学:涉及现代文与诗歌的阅读鉴赏,教师往往更多关注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涉及文言文,往往关注文言基本语汇与基本文言现象的掌握。看似在落实“知识与技能”的语文目标,实则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又一轮教师编程下的“灌输性”教学方式。同时,在渐染式地误导学生,以为语文就是简单的知识积累与技巧习得。这种“重技轻道”的教学方式也大大地降低了学习效率。

语文的学习或者教学亦如此。“道”指明的是“什么是正确的事”,“技”则解决如何“把事情做正确”。这里所说的“道”,高层面来说,是学生对于语文(包括语言文字、文学作品、写作等领域)的领悟能力和运用能力,既有大量的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又有人文素养、情感体悟能力的积淀;既能形成语言思辨的抽象能力,又能养成联想想象的形象感受。具体来说,学习语言(包括古代汉语)必须掌握各类形态下的语言规范与基本的语法特征;进行阅读理解(包括古诗文鉴赏)必须熟练掌握各类体裁、题材的相关知识及其特点等。所谓“道”,既是语文学习之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又是语文学习或者教学的方向。无论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讲读课”,还是“高效课堂”理念支撑下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变革的是教学的方式,应该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习得。语文教材、各类文本、习题等是“器”,是语文学习的载体而不是学习的目标,“器以载道”,通过对于各类载体的学习、探究,最终在于掌握“道”层面的内容,从而才能施用于语文实践,在实践中掌握各类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唯有坚实地掌握语文之“道”,语文之“技”才能顺势而为,才能被熟练地运用到语文实践中去。

二、道为本务,技以道生

明确了“以道为本”的教学方向,所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势”与“术”的具体实施,即依据学生的学习状貌,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的问题。在应试教学因素没有弱化的教学背景下,坚持语文本质内容的教学,比较“轻道重技”思想指导下单纯的知识积累与技巧传授,即便是其获得的应试效果也要好得多。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圆照之象,务先博观。”“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实际上说出了后学者怎样才能学会鉴赏、理解文章的问题,亦即多积累、多观察、多体验,多阅读、多实践、多比较。只有看过高山大川的人,才会知道土堆的矮小,了解大海的宽广的人,才会知道水沟的狭窄。作为语文学习相对封闭的中学生,在应试学习的背景下,自然难有广泛的课外阅读,因此,教材的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利用教材,让学生获取对于文本的感悟力、思辨力、洞察力、批判力以及掌握广泛的语文基础知识,而不是简单传授解题方法所能形成的解题能力。比如,《寒风吹彻》这篇课文,作者以单纯而丰饶的生命体验,以中国农民在苍茫大地上的生死荣衰,庄严地揭示了民族生活中朴素的真理,以及对日常生活的诗意感悟,突出人类命运、家园史诗与人的灵魂的档案意义,是一篇很有深度的散文。教学时,为了达到对题目含义理解从而把握课文深度内涵的教学目的,很多老师在处理课文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为学生设定好阅读思考的路线图:本文写了作者经历的那几件事,揭示了什么道理,然后辅导解释题目含义的方法——按照文本结构,逐层概括,然后加以总结,就形成理解。一篇感性浓郁的散文,就这样肢解孤立地被理性地进行分析,学生的习得效果可想而知。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依照刘勰的方法,“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进行简单而有效的教学处理:让学生品读全文,圈画出感触比较深的语句,加以有声朗读,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学生品读的语句或者语段进行思悟探讨赏析,呈现学生对于文本情感的把握;在感悟体会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诸多情感进行体悟和分类汇总,这样,联系“寒风”就不难获得自然因素、社会环境、人类生存境况、人在社会存在中心理精神乃至灵魂意义等范畴的理解了。如果学生对文本没有感性的认知,就很难获得理性的理解。

如是,教师可从这里入手,引导学生首先注重文本的体会或者领会,辅之以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让学生在获得理解之后总结思考问题的方法,比单纯地提供方法让学生去套作,要自然得多。

语文教学“以道为本”,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评析文学形象的精彩生动,体味人性之繁复,领悟意境之优美,熏陶渐染,逐渐使学生拓宽知识视野,丰富文化情操,积淀语文素养,从而落实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情趣”和“在语文学习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要求。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教学排斥考试,排斥解题的方法与技能。笔者所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新学阶段,教师绝不能纯应试式或者应对式地僵化地进行模式教学,在学生复杂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切不能急功近利,使学习的过程单元化。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今天的话来理解,“道”即知识积淀、文化素养、思想情操、人生境界等,“业”即做事的具体方法与经验,也就是技能,“传道”是“受业”的前提。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熟知的这句话,或许,给我们的教学方式会带来新的启示。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初级中学(226500)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解题文本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解题勿忘我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