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维与诗歌扩写

2015-02-02 00:26杨梅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意象想象

杨梅

在初三学生的扩写训练中,笔者选择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附录中的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进行扩写。扩写前提醒学生参看课下注释、参考诗前的导读,还可参考赏析性的文字,但不允许抄袭和大段的引用。扩写中学生抓不住意象,空洞抒情,意象表现模糊、零乱,意象之间方位错乱;无法运用联想和想象将几个意象拓展成一幅画面,不会增设意象;没有情感的渗入,意象显得苍白无力;不会转换人称。因此,这样的扩写不能从温庭筠的身份、处境、经历来理解他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之情。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暂时不想按照常规的思维方式提出解决方案。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写作片段训练的问题。假若每次扩写都出现同样的问题,如同上面所列举的,每次我们都想方设法去解决它,可是在下次的扩写训练中同样的问题又再次出现。这种“伪解决”的现状让我们不得不从扩写的本质上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说扩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意象的构建,获得一幅清晰完整、连贯有序、生动和谐的画面,使它真实地出现在创作者的心中,呈现在读者眼前,那么诗歌扩写依然是“关于形象的思维”,这一点与诗歌的本质是一致的。凡是不遵守这个规律的地方,就没有诗。而只有象征和寓意。那么在学生运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他们到底缺失了什么导致上述问题频繁出现?现在让我们来对上述问题逐个分析。

一、产生问题的原因

1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

2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3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4对意象的感知、理解能力不够

5感知、理解能力不够

从出现上述问题的人数比例上来看,出现1、2、3这三个问题的人数最多,4、5人数较少。不难看出,学生缺乏构建意象和画面的分析、判断、概括等理性思维的能力,且形象思维的联想和想象思维能力也显得不够。而1、2、3、出现的问题,可以统归为形象思维缺乏的问题。形象思维的过程,在实质上与逻辑思维相同,也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过程。但这过程又有与逻辑思维不同的、本身独有的一些规律和特点,这就是在整个过程中思维永远不离开感性形象的活动和想象。相反,在这过程中,形象的想象是愈来愈具体、愈生动、愈个性化。因此,形象思维是个性化与本质化的同时进行。

理论的作用之一是用来指导实践。关于形象思维的理论应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在我们来看看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认为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之间毫无瓜葛,甚至有意排斥理性思维的诸多方面。因而导致分析、判断、概括、提炼等能力无法为形象的塑造和表情达意的需要服务,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理论认识的缺乏,思维方式上的僵硬(二元对立),教学模式的故步自封,探究精神的匮乏,都束缚了我们的手脚,让我们的教学曾如困兽般的舞蹈。

二、结合实例分析

学生扩写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理不清意象与意象之间关系。

其一:(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央,远处隐约传来一两声雄鸡的啼鸣,抬头仰望天空,发现一弯残月还挂在天际,孤独地发出幽暗的光,赶马车的人一遍遍地催促着人们上车,商山的路面十分空旷,周围一片空寂,马车旁和道路上都笼罩着一层白雾,木板桥上覆盖了一层白霜。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意象想象
抚远意象等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