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65工程”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模式行动研究

2015-01-31 20:33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年4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研修培训

李 茜

(天津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天津 300074)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1]“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2]目前,天津市农村教师素质水平不能适应对农村高质量教育的要求,急需通过教师培训等有效措施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安排,从2009年7月天津市开始实施“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

一、“265工程”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勾勒

天津市中小学“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以下简称“265工程”)是天津市政府、市教委为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进程,解决长期以来农村骨干教师相对缺乏的突出问题,在天津市农村地区实施的一项人才培养工程,以带动广大农村教师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2000万元,从2009—2013年,在天津市农村地区实施的一项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建设一支能够在农村引领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以带动广大农村教师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265工程”中的“2”“6”“5”,分别代表为天津市农村地区培养200名市级骨干教师、600名区县级骨干教师、5000名校级骨干教师。

(一)“265工程”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基本环节

“专业引领—自主研修—实践跟进—交流提升”层级递进培训模式是在实践中探索的新型教师培训模式。“265工程”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以三年为一个培训周期,通过知识建构、自主研修、行为改进、交流提升四个环节,使学员在专家引领下,加强自我学习,习得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和师德修养,逐步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实现专业成长的一种发展性研修模式。

1.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以建构专业知识为核心。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专业化成长仅靠激情不行,还需要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专业引领是通过专业研究者的理论指导,旨在激发农村骨干教师的专业精神,掌握专业成长的方法,为教师专业成长奠定思想上和方法上的基础。可以说,专业引领,既是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提升与指导,也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交融与整合。

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过程中,培训课程是专业引领的载体。在对学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将学员的集中培训分为“教育通识”和“学科教学”两个课程模块。其中,“教育通识”模块中分别从师德修养、农村教育发展、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设计了系列专题。学员大多来自农村教育教学一线,对与课程实施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学”模块最为需求也最为期待,为了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设计了“学科教学前沿”“典型课例分析”“课堂评价技术”“教学模式研究”等专题的“学科教学”模块课程,共开发了22个学科近130门以解决学员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主导的微型课程。

专业引领,主要是通过集中培训,依托理论讲座、微型课程,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互动参与,旨在让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习得教育观念、构建教学模式、提升教育研究素养。

2.自主研修

自主研修,以课题研究为驱动。自主研修是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一环,是指在培训过程中,以教师本位的专业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农村骨干教师自我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课题行动研究来满足教师的自主学习的需要,从而在课题研究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题研究是学员的一项基本研修任务。在培训过程中,注重以指导学员开展课题研究为引领、为带动,引导学员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全市共聘请62名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和来自中小学一线的资深教师出任学员导师,明确导师和学员的工作职责及任务,研究制订课题指南,下达课题研究工作方案,召开见面会,指导学员将工作中的难点、热点转化为科研课题,组织开展开题论证,进行课题中期检测,帮助和带领学员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为了使学员在课题研究中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益,我们推出“农村教育研究双百课题”项目,鼓励学员申报立项,引领和带动身边教师共同开展教育科研。

3.实践跟进

实践跟进以行为改进为目标。实践改进是骨干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实践跟进是一种行动研修,主要通过基地实践研修展开,以行为改进为目标,引导农村骨干教师自主地构建自己的有效教学经验体系,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学员基地实践研修采取资深教师领衔、工作团队支持、主管部门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资深教师领衔,是指学员在基地的实践研修工作实行领衔教师负责制,由领衔教师全面负责并主持学员在基地学校的实践研修工作。领衔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员开展实践研修的年级、班级,指导学员制订实践研修计划,落实研修进度,对学员研修情况进行反馈、考核和质量评估,做好学员日常的管理。领衔教师应在特级教师、“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资深骨干教师(原则上为中学高级教师)中选聘,并由工程办颁发聘书。

工作团队支持,是指每所实践基地学校须根据实际情况,为领衔教师及研修学员配备由特级教师、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专业支持工作团队,围绕基地实践的任务和目标,与领衔教师共同承担对学员的实践指导和培养工作。

主管部门督导,是指各区县教育局主管部门及学员实践基地学校在实践研修期间对学员的学习及生活负有管理、监督的职责,并要对基地学校及指导教师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265工程”学员在基地的实践研修任务主要有四项:(1)制订计划;(2)教学观摩;(3)教学实践;(4)研修总结。为深化提高,先后组织了两期市级学员赴北京、上海、江苏、辽宁等教育发达地区对中小学校实施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进行深度考察,开阔学员眼界、拓宽工作思路。

4.交流提升

交流提升,以同伴互助为策略。交流提升是一种互动式的学习,通过学员与指导教师之间以及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以集体研讨、论坛交流、网络互动等形式进行,实现了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对话,是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的重要载体;反思,是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对话是交流提升环节的基础,反思则是交流提升环节的核心。由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难以用语言文字直接表述。因此,在教师培训中,有效的学习无法通过有经验教师的传授直接获得,而是由学习者根据特定情境、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知识、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对话交流是完成学习不可或缺的因素。反思,这里主要是指教师的自我反思。相对于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是以教师自身为指向的,具体指向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责任感、合作精神、知识结构。通过反思,不断帮助教师发现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二)“265工程”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基本特点

“265工程”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具有发展性、合作性、实践性、多样性的特点。

1.发展性

在“265工程”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构建中,既要有名师指导性的专业引领,又要有建构性的自我研修;既要有理论学习,又要有实践操作;既要有他人经验的借鉴,又要有自我经验的反思提升。无论采取何种培训模式,都旨在促进农村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本研究中,农村骨干教师的有效培训模式是一种发展性研修模式。

2.合作性

“265工程”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采取上下联动、层级培训的方式,做到因材施教,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同时在开放合作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按照培训方案的要求,200名市级、600名区县级学员培训工作由市教委统一安排实施,5000名校级骨干学员的培训则要参照市级培训方案和提供的课程资源由各区县组织开展。

培训中,不断加强区域间、部门间和学校间的广泛合作,在导师选聘、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基地建设、交流研讨等方面,均实行对内、对外全面有序地开放,并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吸纳各方优质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3.实践性

在“265工程”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强化实践,本着实践指导为主、理论支持为辅的原则,将各种培训方式有机结合,以多样化的实践研究,促进实际能力的提高,避免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两张皮”,使学员在“学习—实践—整理—再学习—再实践—再整理”的过程中,总结出能实用、有实效的教学经验。

4.多样性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形式提倡多样化,做到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系统学习与实践研修相结合。在培训过程中,教学要以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经验为基础,结合教师培训需求现状,选择相应的培训方式。如专题讲座做到优选主题,富有针对性;课堂观摩形式一定要有目的性、有计划、有组织、有要求、有针对性,不能泛泛而观,流于形式。

二、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优化策略

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合理制订培训目标、精心设计培训内容、严格规范培训过程和全面保障培训效果等优化策略,有效提高了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实效性。

(一)突出层次,合理制订培训目标

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目标,发挥积极的导向功能,是确保培训工作实效性的前提。我们将培训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面,并通过市级、区县级、校级骨干教师三个层次实施。“(1)市级骨干教师。200名市级骨干教师,能够取得学科教学的创新成果,形成高效教学的典型经验,在全市充分发挥专业引领和教学示范作用。(2)区县级骨干教师。600名区县级骨干教师,能够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形成比较系统的教学经验,并在本区县推进高效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充分发挥辐射作用。(3)校级骨干教师。5000名校级骨干教师,能够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在推进高效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充分发挥带动作用。”[3]

(二)贴近需求,精心设计培训内容

天津市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需求调查结果显示,通识性培训需求和具体学科培训需求并重;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上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根据培训需求,围绕培训目标,“265工程”设置通识教育类、学科教学类和拓展延伸类三大部分培训内容。

1.通识教育类

通识教育类培训内容主要有:(1)教育政策解读。结合实例系统解读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深入讨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内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破解问题的办法。(2)教育科研方法。结合实例有针对性地介绍课题的选择和设计的原则,讲解情况的分析、资料的梳理、报告的撰写等常用的研究方法。(3)教育统计方法。结合实例有针对性地介绍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的科学意义和常用方法,通过实际练习,使学员掌握运用教育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4)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实例讲授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术,介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策略,促进学员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应用能力,学会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效。(5)学习心理辅导(选修)。结合实例介绍有关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研究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学习动机调整、学习策略辅导、考试心理调适等基本的学习心理辅导方法和技能。(6)课堂教学评价。结合实例系统地介绍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主要标准,帮助学员运用正确的观念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学科教学类

学科教学类培训内容主要有:(1)教学研究前沿。介绍与学科课程改革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和发展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理念,增长教学见识,开阔改革视野。(2)知识体系重建。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科教材进行系统分析,梳理知识脉络,重新归纳、架构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并有效整合与之相关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3)学科目标研究。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将其有机、科学地分解、融合于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之中。(4)教学策略研究。对当前不同的教学策略、方法及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结合学科教学实践进行探索、创新,把握高效教学的基本规律。(5)典型案例分析。结合学科教学的典型案例,分析得失、总结规律,提升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展延伸类

拓展延伸类培训内容主要有:(1)专题讲座(选修)。开设政治建设与教育改革、社会建设与教育改革、思想建设与教育改革、文化建设与教育改革、经济建设与教育改革、科技发展与教育改革等专题讲座,引导学员学会从国际国内形势的走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思考教育教学改革,明确未来社会对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2)实践活动(选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拓展实践训练活动,帮助学员磨炼意志品质,培养团队精神,改善心理素养。

(三)加强管理,严格规范培训过程

实施培训过程管理,必须制订培训管理工作制度和加强学员培训的考核与评价。

1.制订系列培训工作制度

为了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先后制订了一系列培训工作制度。如《天津市中小学“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天津市中小学“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学员基地实践研修工作方案》《天津市中小学“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学员教学实践指导工作方案》《天津市中小学“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区县对口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天津市中小学“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校级骨干教师学员培训实施指导意见》《关于开展“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市级学员深化提高活动的通知》《天津市中小学“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学员课题研究工作安排》《关于举办“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学员专业能力竞赛的通知》等。

2.加强学员培训的考核与评价

培训过程具有连续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实施培训过程管理必须重视培训效果的评价,加强对学员培训的考核与评价。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对学员的培训学习实施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对学员的出勤情况、作业情况、参与情况、研修成果及时考核与评比。除了在培训班结业时对学员进行考核,还要对培训后的工作做出规定并检查。例如,依据《天津市中小学“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学员基地实践研修手册》,学员培训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员需提交的研修作业及要求,基地实践研修作业参考模板,学员教学观摩听课记录,总结领衔指导教师教学特色,学员研修日志,学员研修笔记。

(四)落实措施,全面保障培训效果

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事关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为保证达到预期效果,实现培训目标,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保障:

1.加强领导

健全组织机构,分别成立市、区县两级“265工程”领导小组、“265工程”工作小组和“265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负责“265工程”实施;完善工作制度,制订出台市、区县两级“工程实施方案”“导师管理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对区县、学校、学员及导师提出明确要求,保证学员完成培训任务;适时组织推动,及时召开“265工程”启动、经验交流、课程说明等专题会议,对“265工程”的实施进行部署、给予指导;加强督导评估,由市教育督导或教育评估部门对“265工程”的培训工作进行评价,并提出督导或评估报告,提出整改意见和表彰建议。

2.科学遴选

为了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保证学科的协调发展。遴选工作既要全面覆盖不同层次的学校,也要全面覆盖课程改革的每个学科,提高市级骨干教师学员和区县骨干教师学员的遴选覆盖率。

3.区域合作

为了开发和利用更多的培训资源,要加强与各区县、各教育机构和外省市有关单位的合作,在更为广泛的空间里聘请导师、开展研究、交流成果。积极争取高度关注“265工程”、热情参与“265工程”的地区、单位和部门作为“265工程”支持单位,形成“265工程”推动和深化的合力。同时,鼓励“265工程”区县积极开展与本市兄弟区县及外省市区县的各种交流与合作。

4.资源整合

一是整合优质教师资源。挖掘全市及外省市优秀教师、教研员等专业人士信息,建立导师和专家资源库,组建专家咨询组、导师指导组等,具体指导“265工程”实施。“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是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资源,要积极使之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265工程”将安排他们为学员进行专题讲座、示范教学,开展课题协作研究。二是开发优质课程资源。面向社会招标,组建强有力的课程开发团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资源的选取、整合、重组和深度开发,确保课程更加适应并满足实际需要。三是建设优质基地资源。在中小学中选择50余所学校,给予多种形式的专业发展支持,建设成为学员实践研修基地。

5.经费投入

市教委、市财政将对投入的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按照“统一规划、专款专用、分项列支、分期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做出明细的支出预算,结合项目实施过程和阶段,严格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审核工作。根据“265工程”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本着“让每一分钱都发挥出最大效益”的原则,将专项资金主要投向课程开发、基地挂职、导师指导、课题研究之中。▲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2012-09-07].http://www.gov.cn/zwgk/2012-09/07/content_2218778.htm.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1):3-5.

[3]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中小学“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Z].2008-11-18.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研修培训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新视域下中学体育课例研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