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性教师培训模式为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引航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实践性成果

2015-01-31 12:22周雪菲孟庆霞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年1期
关键词:培训基地实践性教研

周雪菲,冯 莉,孟庆霞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作为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一直以来根据国家培训的工作要求,以“国培计划”、省本级培训和承办的各类委托培训为契机,在转变教师培训观念、满足教师发展需求、提高实践性效能等方面,采取了切实有效的行动策略,探索出“完善实践知识,发展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智慧”,以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为核心的实践性培训模式。

一、在顶层设计基础上建立科学化的规范管理体系

(一)实行精细化、系列化的制度管理,保证培训机制的高效运行

学院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做到统筹设计、高端谋划、有效管理、系统运作,每个培训项目都设有院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办公室。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培训中心作为学院培训工作的统筹管理部门,在管理制度的制定、培训质量的监控、项目的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统一规范。先后研制了《组织管理制度》《课程建设制度》《项目组织工作管理办法》等十余项制度和办法,适用于学院全方位、多元化的培训工作,详细规范了培训的管理流程和制度要求,有效提高了项目的运行服务管理品质。

各承办部门根据项目需求,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做到精心设计、分工明确、职责明晰、满意服务。培训中坚持“基于问题、聚焦课堂、关注学员、关注成长”的理念,坚持“问题牵动,注重成效”的原则,有效促进了受训教师教学决策、教学实践、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等能力的提高。

(二)确定多元性、层次化的培训目标,力求培训主题的突出显现

通过需求分析,综合考虑项目的学术前沿、政策导向、实践问题和培训资源等因素,聚焦培训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进行了目标指向明确的主题式培训。为实现对培训主题的破解,每个项目都明确了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定位,采取总目标与具体目标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回答培训要解决的问题和问题解决的程度以及学员在培训中的具体变化和未来提高、发展的走向。

(三)强化应用性、实践性的培训课程,确保了培训目标的有效实现

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开展教师培训的核心问题。我们按照实践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与原则,建立了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学院全部项目都从实践研修角度出发,实践性课程全部达到50%以上。通过真实课堂的现场观摩、教研活动的有效参与、教研成果的开发利用、问题解决的行动引领、微型主题的应用研究等,设置了类型多样、形式丰富的实践性课程,凸显实践性课程的实效性。尤其是实践基地校观课、研课的实地考察活动,让学员亲身参与基地校教研组的课后研、评环节,学习实践基地校课例研修做法与实战经验,落实学员“课例研修”实践学习方式。

(四)优化过程性、主体性的监测评价,保障培训质量的高效提升

建立了培训评价10个项目的评价体系,在项目、权重、方式、评价人主体等方面,体现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思想。建构综合性的培训成果体系,既对学员有知识技能性的成果、过程方法的成果、研究固化性的成果,还有培训后的发展延伸性成果,以及给培训院校留下的培训附加性成果。从培训伊始,通过各个环节对学员进行评价。通过领导视察、《学员学习需求调查问卷》、学员座谈会、纪检监察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教学效果、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访谈、测评、反馈和总结,并及时将评价及建设性的意见反馈承办部门,对照检查,及时调整,保证了培训质量。

(五)创建开放性、自由化的培训环境,体现学院管理的人文关怀

在培训项目的整个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让学员在一种自由、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每个项目要求配备“三位一体”的服务团队,其中包括教学秘书1名,具体负责学员的作业、专家互动、专题讨论等;生活班主任1名,负责日常管理;后勤保障班主任1名,负责专家、学员接送、吃住等。保证培训地点24小时有人在岗,随时处理学员学习生活的各项事务。

二、实施研培整合框架下,专业化的运行统筹机制

(一)夯实全程式、全景式的需求分析,指向学员发展的实际需求

学院要求各项目承办部门要把需求调研作为工作实施的逻辑起点。做好培训前期、中期和后期的需求调研工作。

1.培训前调研。在培训前向学员发放《教师培训需求调研问卷》,并基于以往对全省农村中小学的调研、各级各类教研活动的反馈、教师开展课改等情况的调查分析,以及培训项目的前测,从现实问题出发,对培训对象进行精细的需求分析,从而调整、完善进而形成针对性更强的实施方案。

2.培训中调研。根据学员培训期间的跟进调研,把握和落实其提出的发展性、个性化需求。如在规定课程之外根据学员需求,利用晚上时间设置特色沙龙、“工作坊”、“世界咖啡”等。

3.培训后调研。建立了培训后跟踪指导服务的长效机制。为巩固集中培训阶段性成果,学院制订了《跟踪指导服务办法》。2014年,利用一年的时间,对前三年的培训进行了全方位、省内县域全覆盖的跟踪回访指导服务。通过听课、参与校本研修活动,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网上调查、跟踪指导等形式,实现了巩固集中培训阶段性成果,促进了广大受训教师培训成果的转化和整体素质的再提高,为学员的专业学习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支持。

(二)创设立体式、综合式的培训方式,提升实践课程的实践发展

建构了三个维度立体式培训方式:一是基于组织结构的专家引领、主体参与、团队协作、现场观摩、互动生成;二是基于核心要素的案例式、情境式、主题式、讨论式、分享式培训方式;三是基于教研功能的课堂观察研评、教研热点论辩、校本教研评析、行动设计答辩、区域教研观摩等。这些培训方式的创新,以参与式、案例式、合作式为基本的培训原则,大力推进讲授式的改革创新。在保持高占位、大信息量的同时,找准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员互动,不断创新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深受学员的欢迎和好评。

(三)打造研究型、专家型的培训团队,确保培训任务的目标达成

建构由“国家级专家、高校专家、省市县(区)三级教研员、一线校长名师”组成的实践型培训者团队,成为培训的重要特色。他们中既有国家课标组核心成员、高校资深理论研究者,也有省市区各级教研机构的教研员;既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也有一线农村教学岗位的特级教师。培训者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了解或熟知参培学员的需求,使培训更贴近一线教师工作的实际,对教师的实际工作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也保证了高水平、高质量培训任务的完成。

(四)彰显开放性、生成性的培训资源,满足受训学员的发展需求

1.激活优质实践基地资源。实现了特色化、典型性的培训基地建模。充分发挥各种基地研究、实验、示范、实习等多种基地功能的整合作用和整合发展,既保证实践性培训教学现场得以落实,又注重基地校的再建设、再提高、再发展。同时在培训基地之间建立发展共同体,促进协同发展。

2.物化优质成果培训资源。注重把教研成果转换为实践性培训资源,把全省名师成功经验加工为实践性培训资源,把典型教学课例和学员培训期间生成的物化成果迁移为实践性培训资源,把现场真实课堂引用为实践性培训资源。同时选择《基础教育课程》《中国教师报》作为课余学习资源,使学员深度了解基础教育领域的最新成果、改革经验和教育动态。与学员共建《学习简报》、特色手抄报、作业、发展规划等共享培训生成资源。

三、实现示范引领视阈下,群体化的推广辐射效能

(一)促进了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年中,学院组织了几百次不同类别的培训项目,为几万名不同层次的教师群体带来了思想、行动和成长的变化,成为他们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许多学员培训后致力于教学研究,挖掘教学本质,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多人获得“省特级教师”、“东三省十佳教师”“省学科十大年度人物”“《语文报》特约撰稿人”、国家级教学大赛一等奖、省级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等荣誉,有的成为省级“国培计划”组织者、培训者、实践指导教师。

(二)提高了实践性培训者的专业影响

我们建立的研培团队,专注于对培训规律的把握和能力的提升。学院定期组织实践性的院本研修,提高实践培训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致力于实践成效的提炼和升华,许多人立项做课题研究,撰写发表研究论文。为赢得良好的培训成效和群体认同打下坚实的基础,生成了学院特有的研究性、实践性的“培训文化”。

(三)支持了实践性培训基地的发展建模

实践性培训模式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培训基地的专业支持;而实践性培训模式的辐射推广,也促生了培训基地的发展契机。几年来,很多地市培训机构、区县教师进修学校、省内优质中小学,都精选挂牌成为“实践性培训基地”,支持了实践性培训质量的提升和培训成效的显现。在充分激活已有培训基地示范功能的基础上,强化了培训基地的特色建设和实践建模,把培训基地的使用和发展进行有效整合。

(四)引领了省区域外基础教育的发展

实践性培训模式的完善成熟,提供了教师培训走出省门的机遇,促进了与外省教育厅及地市教育局进行广泛合作。四年来,我们共承担了外省50余个项目,共计7008人的委托培训任务。在外省培训的整体谋划上,着力体现“实践性培训”的顶层设计理念,有效地推动了区域教育实现新跨越、引领新发展,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尤其对内蒙古、吉林等省份的“国培计划”起到了直接的引领作用,受到了该地区领导和教师们的认可和赞誉。

(五)赢得了全国范围关注的社会反响

几年来,我院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实践性经验和多项佳绩,在“国培计划”项目实施中,曾获得全国匿名评估多项第一名。在《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黑龙江日报》、教育部网站等媒体报道,得到多方关注和认可,其影响已波及全国。多次在全国会议(北京、郑州、徐州、福州等)上汇报交流;在外省及院校培训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吉林、新疆、重庆、海南等)中推广经验。接受《光明日报》、湖南、吉林、河北等十余家单位学习考察,起到了示范作用和价值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培训基地实践性教研
攀枝花纪检监察院四川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督导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美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介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线上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学导行”实践性德育路径探幽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刍议音乐“新课标”的“实践性”观点及其应用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