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田同之《与沈归愚庶常论诗……》一诗中的诗学观
——以对此诗的笺释为中心

2015-01-30 20:37贺同赏
淄博师专论丛 2015年2期
关键词:沈德潜诗风诗坛

贺同赏

(德州学院 文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清代田同之《与沈归愚庶常论诗……》一诗中的诗学观
——以对此诗的笺释为中心

贺同赏

(德州学院 文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清人田同之所作《与沈归愚庶常论诗,因嘱其选裁本朝风雅,以挽颓波》一诗,堪称作者自撰的一篇简明中国古代诗学批评史论,较为生动全面地展示了作者兼崇风骚传统、融会唐宋诗风、并重祖传诗学与渔洋风味的较为宏通深邃的诗学观。

清代;田同之;《与沈归愚庶常论诗……》;诗学观

田同之(1677—1756[1]),字彦威,又字在田,号小山薑、砚思、晚号西圃。清代德州(今属山东省)人。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其祖父是康熙朝前期著名的良臣和诗人田雯。他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中举人,后官国子监学正,擢助教。居京师三载,后因不乐仕进而归隐家乡。其一生大部分时间致力于填词赋诗、辨彰学术,领域颇广,成果较多。著有《小山薑集》(包括《砚思集》《西圃文诗词说》《晚香词》等)。其诗学观点主要见于《西圃诗说》[2]以及论诗诗《与沈归愚庶常论诗,因嘱其选裁本朝风雅,以挽颓波》[3]等作品中。自清代中期迄今,历代学者、诗家对《西圃诗说》一书引述已多,论列详备。惟上述《与沈归愚庶常论诗,因嘱其选裁本朝风雅,以挽颓波》一诗,虽有石玲等当代学者略有论及[4],但继续深细探讨的空间仍然很大。且看该诗:

与沈归愚庶常论诗,因嘱其选裁本朝风雅,以挽颓波

东阳吉士今稚圭,说诗沁入诗人脾。殷殷雅意怜同调,停桡三日长河湄。把臂依然忘我丑,我心写兮前致词:风雅颂骚历今古,英灵秀气各含吐。八代三唐两宋间,但有正变无门户。底事有明三百年,分疆别界如秦楚?甫幸高杨革元风,西昆台阁偏争雄。李何边徐盛弘正,炳如星日悬天中。讵料公安竟陵起,一则魔兮一则俚。魔俚相承溺浊流,来有黄门追正始。正始未复虞山来,不分雅正分朋侪。党同伐异恣颠倒,七子前后遭斥排。瑶琴宝瑟置不齿,赏心筝笛琵琶耳。石湖为矩剑南规,甚至老杜相戒止。待及我朝重右文,宾龙绣虎来纷纷。或如开宝称大手,或如元祐策奇勋,或如长江卷沙沫,或如灵沼无尘氛。名家大家各位置,坛坫巍巍夸并峙。争为山东一瓣香,崇如信阳同北地。山薑花谢蚕尾倾,野狐怪鸟齐争鸣。泛泛东流视安德,狺狺尨吠集新城。黄钟毁弃瓦缶重,照乘不珍蜣丸弄。陈相便尔疾陈良,师有屈兮弟无宋。扶轮大雅非君谁,屈直先自海岱讼。况君已到蓬莱墟,清华高占非难呼。选裁伪体君之分,莫教此事终模糊,千秋永赖老归愚。

按:这首七言古诗凡五十三句,三百七十一言,是作者为了与当时诗坛名宿沈德潜论诗而写成的,堪称田同之自撰的一篇简明中国古代(至清前期)诗歌批评史论,具有较高诗学理论价值,对于认识乾隆朝的诗人交游亦有裨益。又,田同之诗集尚无笺注本问世。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先对此诗详作笺释,尔后概括其诗学观点如下。

与沈归愚庶常论诗,因嘱其选裁本朝风雅,以挽颓波

[解题]沈归愚:即沈德潜。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前期著名诗人与诗论家。其出身贫寒,屡试不第,至乾隆四年(1739)六十七岁时始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擢翰林院编修。此后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卒谥文悫,后被乾隆削谥仆碑。德潜为清初诗论家叶燮的弟子,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作多歌功颂德,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流传颇广。庶常:庶吉士的代称。《尚书·立政》:“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庶,众也。常,祥也。始置于明初,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在新科进士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肄业三年期满,经考试分等级授予官职,谓之散馆。“因嘱其选裁本朝风雅,以挽颓波”:于是嘱托沈德潜选择清朝立国以来的优秀诗作,编成选集,让文人讽咏学习,来挽救当时所谓诗歌创作质量下滑的局面。沈后来即撰成《国朝诗别裁集》(今称《清诗别裁集》)。同之在年齿上小德潜四岁,但中举为官的资历却比沈德潜早,故说“嘱其……”。由沈德潜任庶吉士的时间可以推知,此诗作于乾隆四年(1739)到七年(1742)间;从“停桡三日长河湄”的诗句看,作者时在家乡德州。

东阳吉士今稚圭,

[笺释]此句较为费解。大概是说,沈德潜作为庶吉士,自幼及老而勤学不辍,学识渊博,擅于说诗。东阳,地名,即今浙江省东阳市(县级),疑为沈德潜的祖籍或郡望。吉士:疑为庶吉士的简称。稚圭,疑指匡衡。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丞(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南)人,元帝时位至丞相。其少时勤学,有“凿壁偷(借)光”的佳话。西汉经学家,以讲说《诗经》著称。

说诗沁入诗人脾。

[笺释]意谓沈德潜讲析诗歌鞭辟入里,沁人心脾,能给人以舒畅清新的美感。

殷殷雅意怜同调,

[笺释]意谓沈德潜满腔热情地把诗人当做志同道合的诗友。

停桡三日长河湄。

[笺释]意谓沈德潜在德州逗留了三天。停桡,停船。桡,音饶,船桨,此处代指船。湄,岸边。

把臂依然忘我丑,

[笺释]意谓沈德潜与诗人会面甚为亲热,非常尊重诗人。依然,依恋亲近的样子。把臂,互挽手臂的样子,以表示亲热。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赏誉》有:“谢公道:豫章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 之典故。

我心写兮前致词。

[笺释]意谓我敞开心胸,以“选裁本朝风雅,以挽颓波”相嘱托。写心,抒发心意。写,宣泄。西晋向秀《思旧赋》:“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

风雅颂骚历今古,

[笺释]意谓《诗经》、楚辞的优秀文学传统自先秦承传至今。风雅颂,指代《诗经》,《诗经》文本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骚,即《离骚》,代指以屈原为代表的自战国到汉代的优秀作家创作的楚辞作品。

英灵秀气各含吐。

[笺释]意谓历代诗人承继风骚传统,继而有所新创。英灵秀气,指具有英明灵秀之气的历代诗人。含吐:涵泳与创作。

八代三唐两宋间,

[笺释]意谓自东汉到南宋这段历史时期。八代,指东汉、魏(东吴)、晋、宋、齐、梁、陈、隋。 北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文起八代之衰。” 三唐,旧时对唐诗史的分期。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以初唐、盛唐、晚唐为“三唐”。元末杨士弘《唐音》以盛唐、中唐、晚唐为“三唐”。两宋,指赵匡胤创立的北宋和赵构建立的南宋。

但有正变无门户。

[笺释]意谓诗歌创作应该随着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每一时代的文学都必然会有自己的特色,也都有自身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心存派别之见,主观地拔高或贬低某一时代的诗作,都是不对的。正变,本指《诗经》的正风、正雅和变风、变雅。后来指诗歌由于内外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因革变化。《晋书·庾峻传》:“中庶子何劭论《风》《雅》正变之义。”门户,派别、宗派。

底事有明三百年,

[笺释]为什么明代三百年……?底事,为什么。有明,即明代(1368—1644年)。有,语助词,无实义。

分疆别界如秦楚?

[笺释]意谓明代诗坛派别对立,各执一隅,相互排斥,如同敌对国家一样。秦楚,战国时的两个诸侯国,势均力敌,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之说。

甫幸高杨革元风,

[笺释]甫,刚刚。幸,意动用法,以……为幸。高杨,指明初诗人高启和杨基。他们的诗歌创作对革除元末艳丽纤巧的诗风贡献较大。

西昆台阁偏争雄。

[笺释]意谓明代前期的贫乏肤廓的台阁诗风排挤了高启、杨基等人倡扬的充实明朗的诗风。西昆,指西方昆仑群玉之山。相传是古代帝王藏书之地。后因以指代北宋初年一种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的诗体。当时,杨亿、刘筠、钱惟演等文臣聚集于皇帝藏书的秘阁,他们把在编书之余所写的酬唱诗结为《西昆酬唱集》。这部诗集在当时影响很大,学子纷纷效法,号为“西昆体”。在此处则指明代前期的台阁体。台阁,主要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台阁体是指明朝永乐至弘治年间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他们作诗追求所谓“雍容典雅”,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内容大多比较贫乏。

李何边徐盛弘正,

[笺释]意谓“前七子”在明代中期崛起。李何边徐,即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徐祯卿。代指明代中期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流派“前七子”。成员除上述四人外,还有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而以李、何为代表。他们主张复古,倡导“诗必盛唐”“文必秦汉”,用以补救台阁体肤廓贫乏之弊病,在当时影响很大。弘正,明代孝宗弘治到武宗正德年间。

炳如星日悬天中。

[笺释]形容“前七子”在当时诗坛的影响之大。炳,光明。这里显示了诗人对“前七子”的肯定与赞扬。

讵料公安竟陵起,

[笺释]意谓没想到随后公安派与竟陵派起来反对“前七子”的创作主张。公安派,指明朝后期以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三人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因三人是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而得名。他们所持的文学主张与前后七子的拟古倾向相对立,提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的文学发展观,又提出“性灵说”,要求作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竟陵派,明代后期文学流派。以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市)钟惺、谭元春为首,因此得名。竟陵派也主张文学创作应抒写“性灵”,反对拟古之风;但认为“公安派”作品俚俗、浮浅,因而倡导一种“幽深孤峭”风格加以匡救。

一则魔兮一则俚。

[笺释]意谓竟陵派幽深孤峭似入魔境,公安派则俚俗而显得格调低下。这里显示了诗人对这两个文学流派的不满与否定。

魔俚相承溺浊流,

[笺释]意谓晚明时期的诗歌创作在公安派、竟陵派的共同影响下走入歧途而不能振作。

来有黄门追正始。

[笺释]意谓陈子龙等人反对“公安派”“竟陵派”诗歌脱离现实的流弊,倡导学习汉魏刚健质朴的诗风。陈子龙(1608—1647),南直隶松江华亭(古称云间,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晚明时期的爱国志士、杰出文学家。曾任的兵科给事中(给事中一职,西晋至北宋属门下省;唐玄宗开元元年(713),门下省改称“黄门省”,五年,复原名),世称“陈黄门”。以他为首的诗派,被称为“黄门诗派”或“云间诗派”。该派诗人作诗远模汉魏和盛唐,近学“前后七子”,同时强调诗歌创作要注重反映社会现实。

正始未复虞山来,不分雅正分朋侪。

[笺释]意谓明清之际的钱谦益等人在诗坛党同伐异,使诗歌创作又脱离正途。客观地讲,诗人对钱谦益的批评有失公允。虞山,本是常熟境内的一座名山,代指常熟。此处是指以钱谦益为领袖的虞山诗派,因钱谦益等都是常熟(今江苏常熟)人而得名,成员包括其门生冯舒、冯班、瞿式耜等。该诗派最大的特点是学古而不泥古,积极主张诗歌革新并能取诸家之长而自成风格,对清初东南诗坛的繁荣作出了一定贡献。

党同伐异恣颠倒,七子前后遭斥排。瑶琴宝瑟置不齿,

赏心筝笛琵琶耳。石湖为矩剑南规,甚至老杜相戒止。

[笺释]意谓在虞山诗派的影响下,当时的诗人们各执一隅,良莠不分,排斥明代的前后“七子”,不向古人虚心学习,以致于历代佳作名篇被冷落,格调卑俗的作品盛行一时。 诗人们为诗只以南宋的陆游、范成大为圭臬,甚至对“诗圣”杜甫都避而不学。瑶琴宝瑟,代指格调雅正的佳作。筝笛琵琶,代指内容卑俗的诗作。石湖,苏州著名的风景区,此指范成大。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晚年隐居石湖,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剑南,即“剑阁之南”之意。唐贞观初置剑南道,辖今四川剑阁以南,大江以北,及甘肃嶓冢山以南之地,治所在成都。此指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曾入蜀,亲赴川陕对金作战的前线。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老杜:即杜甫。

待及我朝重右文,宾龙绣虎来纷纷。或如开宝称大手,

或如元祐策奇勋,或如长江卷沙沫,或如灵沼无尘氛。

[笺释]意谓我朝(清朝)建立后实行崇尚文教的政策,从而形成了诗歌创作上的繁荣景象。有的诗风逼近开元、天宝之际的盛唐之音,有的作品推崇北宋元祐年间的苏轼、黄庭坚,有的诗风如长江大河壮阔雄浑,有的诗风则似澄澈的池塘泉流般明净清新。右文,倡扬文教。古代以右为尊。绣虎,比喻文采优美、才气横溢的文人。宋人曾慥《类说》卷四引《玉箱杂记》:三国曹植才思横溢,号为“绣虎”。“绣”是形容他写得文章文采华美,“虎”是形容他的诗文风骨遒劲。开宝:即开元(713—741)、天宝(742—756),是唐玄宗的两个主要年号。这一时期,在诗歌史上被称为“盛唐”阶段,诗歌创作极其繁荣,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气骨与形兴象兼备,成为唐代乃至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对后世影响极大。大手,即高手、大家,此处指著名诗人。元祐,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个年号(1086—1094)。在这一时期,苏轼与其门下的黄庭坚和陈师道等人相互唱和、相互影响,形成所谓“元祐体”的诗歌,取得很大的创作成就,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奇勋,突出的成就。长江卷沙沫,形容诗风雄浑明朗,廓清了纤巧无力的创作倾向。长江,比喻雄浑明朗的诗歌风貌。沙沫,沙子和水沫。灵沼,对池沼的美称,此处比喻明净的诗歌意境。尘氛,灰尘烟雾,此处比喻诗歌中尘俗的氛围。

名家大家各位置,坛坫巍巍夸并峙。

[笺释]意谓清初诗坛人才辈出、千帆竞渡、各领风骚。名家,此指诗坛著名人物。大家,此指大作家、大诗人。坛坫,本义是指会盟的坛台,引申指文(诗)坛。此指在诗坛上的领袖地位或其声望。

争为山东一瓣香,崇如信阳同北地。

[笺释]当时的诗人竞相追随山东籍大诗人,如王士禛、田雯等,就好像明代的诗人推崇李梦阳、何景明一样。一瓣香,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多用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唐·韩偓《仙山》诗:“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宋·陈师道《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诗:“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北地,指李梦阳。李梦阳(1473—1530),初名莘,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因为庆阳古属北地郡,故也以“北地”指代梦阳。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汉族,信阳(今属河南)人,故常以“信阳”指代景明。李、何是明代中期诗坛“前七子”中的代表人物。

山薑花谢蚕尾倾,野狐怪鸟齐争鸣。泛泛东流视安德,狺狺尨吠集新城。

黄钟毁弃瓦缶重,照乘不珍蜣丸弄。陈相便尔疾陈良,师有屈兮弟无宋。

[笺释]意谓自田雯、王士禛去世以后,诗坛后继乏人,衰微杂乱,以致于有人漠视、甚至攻击田、王等前辈的诗歌成就与地位。山薑,指田雯。田雯(1635—1704),字纶霞,号山薑,晚号蒙斋。德州(今属山东)人,清朝前期著名诗人。本诗作者的祖父。蚕尾,指代王士禛。《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蚕尾集》)“国朝王士禛撰。士禛以康熙甲子祭告南海,阻雪东平,望小洞庭中蚕尾山,悦其清远,因取以名其‘山房’,并以名集。” 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朝前期的诗坛领袖。本诗作者对王渔洋十分推崇。野狐怪鸟,比喻当时诗坛言行乖僻的末流人物。安德,德州汉初称“安德县”,此指田雯。狺狺,犬吠声。狺,音寅。尨,音盲,多毛的狗。新城,指王士禛。黄钟毁弃瓦缶重,即“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之意。照乘,光亮能照明车辆的宝珠, 即“照乘珠”。蜣丸,蜣螂所转的粪丸。蜣:音枪,即蜣螂。陈良:战国时期的儒士。陈相本是是陈良的学生。据《孟子·滕文公下》载,后来陈相“见许行(农家)而大说,尽弃其学而学焉”,背叛了老师陈良之儒学。疾,恨,背叛。屈,即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贵族出身,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宋,即宋玉,战国晚期楚国人,著名辞赋大家,相传为屈原的弟子。

扶轮大雅非君谁,

[笺释]意谓有赖沈德潜来扶持、引导此后诗坛的高尚雅正的发展方向。扶轮,扶翼车轮,南朝刘宋颜延之《迎送神歌》:“月御案节,星驱扶轮。”引申为扶持、襄助。大雅,本是《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此指诗风的高尚雅正。

屈直先自海岱讼。

[笺释]意谓诗坛上的是非曲直本来可以在齐鲁进行论辩,得到澄清。海岱,范围包括渤海、黄海、泰山(岱)、淮河下游(故道)一带,主要指今山东省。讼,本义是在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打官司,此指论辩是非。

况君已到蓬莱墟,清华高占非难呼。

[笺释]意谓况且您(沈德潜)现在已经在京师任职,已经拥有了清高显贵的地位,为诗坛拨乱反正不难做到。蓬莱墟,即蓬莱阁,指秘书省或秘书监,泛指馆阁翰苑,是唐宋以降文人荟萃的风雅清华之所。而沈德潜当时正在翰林院任职。呼,呼吁、引导。

选裁伪体君之分,莫教此事终模糊,千秋永赖老归愚。

[笺释]意谓对诗歌作品选推精品、裁汰不好的东西正是您的职分,请您务必努力向前,切莫半途而废,扭转诗风的历史重担已经放到您的身上了。选裁,即别裁,选精汰劣的意思。杜甫《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亲风雅”。

笺释已毕,特对此诗所体现的诗学观点小结如下:

首先,大力尊崇“风”“骚”两大诗史传统;其次,对于自汉魏至宋代的诗史演变及其各种创作范型秉持通达开放之态度;其三,对于明代诗风,既表彰高启以迄前后七子一系的雅正风格,又批评公安、竟陵两派的“魔”“俚”倾向及明末党同伐异的门户之争;其四,总体肯定与称颂了清初至乾隆间的诗坛盛况,同时批判了当时鄙俗文人对于乃祖田雯与王士禛等诗坛前辈风范的不恭与背弃;最后,希望诗友沈德潜能够担当起选精品、立典范与扭转不良诗风的诗史重任。

总之,此诗展示了作者兼崇风骚传统、融会唐宋诗风、并重祖传诗学与渔洋风味的较为宏通深邃的诗学眼光。

[1]黄金元.清初山左诗坛田氏诗群行略及生卒年证补[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1).

[2]入选郭绍虞.清诗话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田同之.砚思集(卷三)[M].乾隆七年(1742)年刻本.

[4]石玲.田同之诗论与康乾之际山左诗学思想的嬗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

(责任编辑:李志红)

ToDiscussPoetrywithShenGuiyu, a poem written by Tian Tongzhi of Qing Dynasty, can be said to be a concis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poetry criticism, which makes a vivid and comprehensive display of the poet’s poetic view of upholding traditional flair, integrating poetry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stressing the ancestral poetics and Yuyang flavor.

Qing Dynasty; Tian Tongzhi;ToDiscussPoetrywithShenGuiyu; poetic view

2014-12-27

贺同赏(1973-),男,山东夏津人,文学博士,德州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I207.22

A

(2015)02-0035-05

猜你喜欢
沈德潜诗风诗坛
沈德潜:人生七十才开始
以健为美,力求诗风刚健
关于推荐《当代诗坛百家文库》入选诗家的启事
荷珠乱滚:诗坛重现唐大郎
盛唐精神的缩影
最高枪手的下场
学苑诗风
勿忘推恩施惠
当代诗坛上的空谷之音——读《空谷幽兰十四行诗九首》
诗坛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