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伦理定向及路径探究

2015-12-26 07:52李延延
淄博师专论丛 2015年2期
关键词:师德辅导员职业

李延延

(江苏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伦理定向及路径探究

李延延

(江苏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从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伦理定向入手,结合对当前高校辅导员师德现状的调查,从社会环境因素、学校管理因素以及高校辅导员自身因素探析问题的成因,提出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要着力于辅导员自身道德修养,注重将师德教育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成长相结合,完善高校辅导员师德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师德文化的涵濡浸渍作用。

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伦理定向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近日,教育部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再次强调,将师德教育摆在高校教师培养首位,贯穿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品行的示范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者、践行者。师德如何,不仅影响辅导员工作成效,而且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将产生直接影响。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定向

所谓职业伦理,“是职业群体为更好地履行职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维护职业声誉而制定的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一套一致认可的伦理标准”。[1](P62)辅导员职业伦理是对辅导员职业角色的定位,是立足辅导员主体的角度要求从业者对总体性的社会伦理和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遵守,它主要从责任、权利、义务和利益各方面揭示辅导员在工作中协调个体、群体与社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2]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师德现状及原因分析

为了解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师德现状,笔者选取当地4所不同层次高校的部分教师和学生,从高校辅导员师德总体评价及影响、高校辅导员个体职业价值取向、师德突出问题及成因、师德建设建议四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

(一)高校辅导员师德现状

通过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能认识到辅导员师德建设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影响。91.1%的教师和84%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师德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程度“非常大”或“比较大”,仅有1.9%的教师和3%的学生认为影响“比较小”或“非常小”。(参见图1)

图1 师生关于高校辅导员师德对大学生成长影响程度

关于目前高校辅导员师德总体评价这一问题,65.3%的教师和71.8%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仅有4%的教师和3.3%的学生持“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态度。(参见图2)

图2 师生目前对高校辅导员师德总体评价

由此可见,目前高校辅导员师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大多数高校辅导员能够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所带来的各种思潮和意识,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教师队伍中来,对高校辅导员的思想道德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部分辅导员政治素养不高,思想认识偏颇;师表意识不强,育人观念淡薄;敬业精神不足,职业认同感低;能力结构失衡,专业精神缺失。(参见图3)

图3 师生关于高校辅导员师德存在主要问题

(二)高校辅导员师德存在问题的成因

1.社会环境因素

首先,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完善,在促进高校更新办学理念、拓宽办学渠道、增加办学经费、优化人才队伍的同时,其功利原则、竞争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等常常在有意和无意中被引入高校的管理和发展,[4](P21)促使部分辅导员开始“以新的社会坐标审视自己的职业,从而改变了过去那种以追求精神价值为主的价值取向”,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对高校师德建设产生巨大影响。[5]其次,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的不断渗透和网络的日益普及,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提供新的载体和诸多便利,但也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身心健康,给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再次,高校辅导员职业社会认同度低,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常常被认为只是学生的“勤务人员”,专业要求不高,地位较专业教师低下,造成部分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低,职业道德信念淡化进而导致职业行为失范。

春捂秋冻是指秋季衣服不要穿太多,被子不要盖太厚,让宝宝对凉爽环境去逐渐适应。由于气温变化较大,外出时备一件薄外套和一顶小帽,减少宝宝受凉。回家后,别急着脱外套,很快给宝宝脱去外套容易受凉感冒。

2.学校管理因素

一些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辅导员保障制度不健全,师德培养、考核、评价、监督、激励机制功能失位。主要表现在:第一,选聘机制不健全。入口关不严,选拔、配备辅导员缺乏严格的条件和标准,往往忽视对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的测评,导致辅导员素质参差不齐,数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第二,师德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多数高校对于辅导员师德的教育,仅仅局限于岗前培训过程中一门有关职业道德知识课程授教,忽略了引导辅导员在复杂的工作实践中认识、理解和培育职业道德。第三,考核激励机制不科学。多数高校对于辅导员师德的评价单一化、僵硬化、片面化,单纯以学生的成绩、获奖情况、考研录取率、就业状况作为衡量的标准,导致辅导员工作功利化,忽视立德树人的职责和所应承担的义务,相应地也就不会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和激励机制。第四,保障机制不健全。受辅导员工作性质和特点的不利影响和辅导员职业前景不明、待遇偏低、社会评价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部分辅导员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转岗流失严重,严重影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3.个人因素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要求处于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必须具备更高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一方面,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辅导员放松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忽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从而导致自身理论水平不高,政治素养偏低。另一方面,当前“80后”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中的骨干力量,从毕业到为人师表的教师,角色转变过快,导致他们对教师职业道德认识不足、理解不够;加之,因定位不清、职责不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挤占了进一步学习、研究的时间,个人素质和能力积淀不够,造成工作原地踏步,得不到创新和突破,从而影响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产生职业倦怠。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有效途径探析

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应紧密围绕教育引导、制度约束、机制保障、文化濡染等维度来提升高校辅导员对师德认知、认同和实践的自觉性,推进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一)引导高校辅导员加强基于自身专业的师德修养

“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6]理想信念和职业责任是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灵魂,是激发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增强职业认同感,形成职业绩效的重要动力。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努力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理想和道德的培育,并将其内化为自身修养,转化为自觉行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职业能力,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其次,进一步明确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只有将高校辅导员担负着的教育、管理、服务的重要责任与学生需求价值以及大学精神价值相统一,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促进辅导员自我道德修养的积极建构。

(二)注重将师德教育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成长相结合

在现有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守则,明确界定辅导员工作的各个环节不应做、不能做、禁止做的行为禁区和底线,并使之成为高校辅导员准入标准以及考核评价、辞退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建立和完善高校辅导员岗前、在职和职后一体化的师德教育机制,紧密联系高校辅导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师德教育,从而避免空洞而泛化的教条式理论灌输的弊端,有效激发辅导员自觉遵守师德规范的内在动力。

(三)完善高校辅导员师德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合理完善师德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的道德素养,促进专业发展,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一是要倡导“育人为本”的高校辅导员师德评价理念,避免片面的以学生成绩、获奖情况、考研就业率等功利性的导向。二是要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考核高校辅导员在理想信念、示范引领、专业提升、服务社会和文化创新等方面的表现,并作为岗位聘用、培养培训、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三是构建高校辅导员师德监督的良性运行机制,设立邮箱、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确保渠道的畅通和有序,及时发现纠正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偏差;实现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四位一体”的共同参与,并加大体制外监督的权重。四是要建立健全奖励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评优的必要条件,对师德表现突出的辅导员,予以重点培养、表彰和奖励。

(四)充分发挥师德文化的涵濡浸渍作用

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是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提升职业认同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注重发掘、选树和推广高校辅导员师德先进典型,发挥其引领、示范和标杆作用;注重利用博客、微博、QQ、微信等新兴交互式媒介开展师德宣传,调动高校辅导员参与和体验的积极性,在双向互动中提升宣传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注重传承本校传统,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让高校辅导员在耳濡目染的浸润中增进对师德的情感认同。

[1]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朱月晨.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6).

[3]王婷,史慧明.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基本伦理定向[J].思想理论教育,2013,(9).

[4]邵红云.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途径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8.

[5]曹砚辉,谭来兴.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初探[J].教育探索,2010,(2).

[6]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9/09/c_1112413723.htm,2014-09-09.

(责任编辑:胡安波)

Teacher’s ethics construction is the soul and foundation of teacher troops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ing the ethics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with the ethical orient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role , the study explores the causes to the problems in terms of soci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school management factors and college counselors’ own factors, proposes that college counselors’ ethics construc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improvement of counselors’ own morality,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ethics education and college counselors’ career growth,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ethics evaluation system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ethics culture in imperceptible influence.

college counselors; teacher’s ethics construction; ethical orientation

2015-01-22

李延延(1983-),女,河南周口人,硕士,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与导引机制研究——以徐州高校为例”[2014SJB367]研究成果之一。

G645

A

(2015)02-0026-04

猜你喜欢
师德辅导员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职业写作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我爱的职业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