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皇帝的新装”“丑小鸭”与“阿里巴巴”故事

2015-01-30 20:37刘洪强
淄博师专论丛 2015年2期
关键词:皇帝的新装母猴新装

刘洪强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中国的“皇帝的新装”“丑小鸭”与“阿里巴巴”故事

刘洪强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韩非子》中刻母猴故事、元杂剧《五侯宴》的“丑小鸡”的故事、《搜神记》的张奋故事分别与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及《一千零一夜》中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极为相似,但是中国的故事出现均比西方要早。出现这样的现象,是由于国人的文化心理导致相似的作品却有不同的待遇。

阿里巴巴;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张奋;五侯宴

钱钟书先生曾指出“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这是对东西文化有相通性的认同。研究者们发现,中国经典与西方经典中有许多相通的东西,西方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著其实早已孕含于中国古代典籍中,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目共睹。现在,笔者梳理出新发现的三则,就正于各位方家。

杨宪益先生《〈高僧传〉里的国王新衣故事》曾经考证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曾经出现在《高僧传里》[1](P58),非常有理。不过,事物往往是多源头的。笔者发现《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棘刺母猴”:

燕王征巧术人。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2](P267-268)

这则故事看上去与《皇帝的新装》没有关系,但笔者认为它的精神脉络与《皇帝的新装》是相通的。

首先,都是皇帝或国君喜欢某种东西,都被“坏人”钻了空子。燕王喜欢手巧的人,卫人来制造母猴;皇帝喜欢新衣,所以骗子来制衣。其次,“坏人”都声称自己能制作高技术的东西,卫人对燕王说他能在棘刺尖端上雕刻母猴,但要是看到这东西,条件非常苛刻,要半年不能与女人在一起,也不能喝酒,还要在雨过天晴的时候;骗子说他们能织出世界上最美丽的布,不过不称职或愚蠢的人,看不见衣服。第三,皇帝或国君都好好地养着他们,但是不能或不敢去看他们制造的东西。燕王好好招待卫人,但是由于自己遵守不了卫人的条件,所以不能看母猴;皇帝给骗子好多钱财,由于害怕自己不称职,所以不敢去看。最后,有一个聪明的人或大胆的人揭穿了骗局。如中国的故事是由郑国的一个铁匠来演绎,而外国的故事则是一个小孩子。

在《韩非子》中出现“皇帝的新装”型故事,因此我们把这类故事在中国的形成时间可以推进到公元前。这在世界上也应该算是最早的。

安徒生童话有《丑小鸭》,讲一只母鸭子孵出一只丑小鸭。这只丑小鸭受到了同伴的歧视,郁郁寡欢。最后当它发现三只美丽的白天鹅在水里游泳,并向这些天鹅游去时,蓦然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只美丽的天鹅。类似的故事在元杂剧《五侯宴》中也有,不过这里是“丑小鸡”,故事较短抄录如下:

[李嗣源说鸡鸭论云]不因此事感起一桩故事:昔日河南府武陵县有一王员外,家近黄河岸边,忽一日闲行,到于芦苇坡中,见数十个鸭蛋在地,王员外言道:“荒草坡中如何得这鸭蛋?”王员外将鸭蛋拿到家中,不期有一雌鸡正是暖蛋之时,王员外将此鸭蛋与雌鸡伏抱,数日个个抱成鸭子。雌鸡终日引领众鸭趁食,个月期程,渐渐毛羽长成。雌鸡引小鸭来至黄河岸边,不期黄河中有数只苍鸭在水浮泛,小鸭在岸忽见,都入水中,与同众鸭游戏。雌鸡在岸回头,忽见鸭雏飞入水中,恐防损伤性命,雌鸡在岸飞腾叫唤。王员外偶然出户,猛见小鸭水中与大鸭游戏。王员外道:“可怜,我道鸡母为何叫唤,原来见此鸭雏入水,认他各等生身之主。鸡母你如何叫唤?”[3](P125)

这里是一群“丑小鸡”,被母鸭子孵出,母鸡日日带领鸭子找食。最后,当小鸭子们看着数只鸭子在游泳时,它们竟然自动向鸭子游去。可以说,这个故事大体框架与《丑小鸭》并无二致。特别是这个情节,丑小鸭看见天鹅在水中游泳也向天鹅游去,丑小鸡们看见鸭子在水中游泳也向鸭子游去,两者之间非常相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嗣源说鸡鸭论云不因此事,感起一桩故事”。很显然,这是一个早就流传的故事,并非臆造。

安徒生生活在19世纪,《五侯宴》作者据说是关汉卿,关汉卿生活在13世纪。就是与关汉卿无关系,《五侯宴》为元杂剧确凿无疑。可见,我们的“丑小鸭”故事也是非常早的。

《一千零一夜》中有一篇著名小说《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故事情节如下:阿里巴巴砍柴时遇到一伙歹徒,歹徒对大石头说“芝麻,开门吧!”门开了,里面有不少宝贝。阿里巴巴学会了咒语,也学着歹徒的样子,结果打开了石门,也取得了很多宝贝。后来又发生了许多故事,因为与本文无关便不再引叙。

其实,类似的故事在《列异传》“细腰”条也曾出现过:

魏郡张奋者,家巨富。后暴衰,遂卖宅与黎阳程应。应入居,死病相继,转卖与邺人何文。文日暮持刀上北堂中梁上坐。至二更竟,忽有一人,长丈余,高冠黄衣,升堂呼问:“细腰,舍中何以有生人气也?”答曰:“无之。”须臾,复有一人,高冠青衣,次又有高冠白衣。问答并如前。

及将曙,文下堂,如向法呼细腰,问曰:“黄衣者谁也?”曰:“金也。在堂西壁下。”“青衣者谁也?”曰:“钱也。在堂前井边五步。”“白衣者谁也?“曰:”银也。在墙东北角柱下。”“汝谁也?“曰:”我杵也。今在灶下。”及晓,文按次掘之:得金银五百斤,钱千余万。仍取杵焚之。宅遂清宁。[4](P29)

这里的何文,依次见到黄衣、青衣、白衣等人,何文学着他们的语言,“如向法呼之”,结果也发现了宝藏。我们比较这两则故事会发现,两故事的框架非常相似。因此,笔者以为,这应该可以称为中国式的阿里巴巴故事,当然,这只是“细腰”故事的一个片断。据考证,《一千零一夜》虽然早已在社会上流传,但公元8到10世纪才有手抄本,至公元16世纪才基本定型。而《列异传》最早著录于公元6世纪左右的《隋书·艺文志》,据传为魏文帝曹丕(187—226)或晋张华(232—300)所作。可见,类似故事以中国为最早。

基于以上的举证与分析,我们认为,“皇帝的新装”“丑小鸭”与“阿里巴巴”故事雏形在中国早已萌芽甚至定型。

但是,为什么这些故事在国外流行甚至成为世界的文化财富,而中国故事则只局限在中国?并且,即使在中国,也少有人注意到它们的含义呢?笔者认为,这里面应该有深层次的原因,应为国人与西人思维方式与目标追求不同所致。

在中国,小说历来被视为小道,特别在小说发展的早期,难登大雅之堂。因此,这三则故事虽然在国外都成了著名的小说,在中国,则不过是作为论证的手段,是其他文体的一部分。另外,中国是宗法伦理社会,所以“丑小鸭”的故事在中国变成了小鸭子长大后找母亲,而在西方却突出了小鸭子奋斗的精神。还有,中国的儿童文学极不发达,那些原本可以成为儿童喜欢的题材,人们并没有好好利用,也就只有让他国独领风骚。我们认为,中国毕竟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这类故事出现在中国相对早一些是合情合理的。

[1]杨宪益.零墨新笺[M].北京:中华书局,1947.

[2]王先慎.韩非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隋树森.元曲选外编(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曹丕.列异传[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李志红)

The story “Carving Female Monkeys” inHanFeiZi, “Ugly Chicks” in Yuan poetic dramatheFeastforFiveGenerals, and the story of Zhang FeninstoriesofImmortalsare ersen’s fairytales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The Ugly Duckling and “Ali Baba and the Forty Thieves” inAThousandandOneNights, but these Chinese stories appear earlier than the Western ones. People’s cultural psychology leads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to similar works.

Alibaba;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the Ugly Duckling; Zhang Fen; the Feast for Five Generals

2015-04-02

刘洪强(1974-),男,山东新泰人,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古代小说研究。

I207.419

A

(2015)02-0056-02

猜你喜欢
皇帝的新装母猴新装
披新装的有理数运算题
跨越物种的母爱
《皇帝的新装》后传
《皇帝的新装》续编
例谈童话、寓言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麻疹强化免疫沦为“皇帝的新装”
斗猴
让我们学会肌肤之“亲”
开关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