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地琴学研究文献综述*

2015-01-30 23:20王姿妮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古琴文献文化

王姿妮

当代浙江省地域范围之内,有着悠久的文明及文化遗存,在其孕育和滋养下,浙地琴乐文化同样历史久远、传统深厚。在漫长而凝重的封建社会文化背景中,浙地琴乐随着时政洪流激荡,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琴乐历史文化图景。浙地琴乐历史流变中,凝结了大量传统琴乐历史文化信息,为探寻、把握我国琴乐文化命脉提供了一个特定对象。因而,浙地琴学的探析与研究,历来是琴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焦点话题,相关学术成就也颇为丰厚。

通过对浙地琴学相关研究文献的初步查阅与统计,共收集琴学文论、著作共计56 篇(部),本文的写作即建立在对这些研究成果之收集、整理与研读基础之上。下文以南宋浙派琴学研究及近现代、当代浙地琴学研究,两个学术论题为中心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归纳。

一、南宋浙派琴学研究文献综述

开创自南宋时期的浙派琴学有着精深的琴学文化积淀,自明末以来,我国绝大多数琴派中都注入了浙派古琴的血液,浙派古琴这个母体强大的琴学基因,也逐渐化入各分支琴派而最终难以分辨。“浙派所开创的琴道和琴统洋洋乎既大且深也!”[1]

综观南宋浙派琴学研究文论,主要有下列论点。

1. 浙派琴史研究文献

在浙派琴学研究的各类文献中,浙派琴史研究乃重中之重,厘清浙派古琴的历史脉络,还原浙派古琴的历史面貌,成为学术研究焦点所在。

许健在其《两浙琴派的兴起及其演变》[2]中,初步勾勒出浙派琴学体系的大致轮廓,为浙派琴史专题研究的深入和广延唱响了学术先声。

其后,在浙派琴史纵向研究文献中,值得关注的学术文论主要有:

戴微的《浙派古琴的兴起、发展与嬗变》[3]、《浙派的历史沿革和音乐特点》[4]及章华英的《浙派古琴源流述考》[5],上述文献采用音乐史学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对浙派古琴相关史料进行了详尽研读与严谨考证,较全面地构建起浙派古琴的历史源流及传承体系,并尝试解析浙派古琴的音乐特点,其间呈现出的诸多琴学史料和分析结论,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郑红的硕士学位论文《浙派琴史初探》[6],从浙派形成初期的社会文化状况入手,以浙派琴家研究为主线,将浙派琴学分为初兴、繁荣、衰微、复起四个阶段。其文中浙派古琴之界定较为宽泛,涵盖了南宋时期浙派古琴直至近现代、当代浙地相关琴乐事项,其文所言初兴及繁荣两个时期,以南宋浙派为研究对象。在这一部分论述中,郑文立足于琴家研究,对清代之前的浙派发展史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进一步强化了浙派琴史中琴家的历史地位。

徐君跃、徐晓英的《浙派古琴艺术》[7],是一部以浙派古琴研究为主题的专著,其中“浙派古琴的兴起”一章,着重就南宋时期浙派古琴的兴起及其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论述,认为南宋期间“典雅化”的文化风尚,对浙派古琴兴起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历代浙派琴家”一章,则以琴家生平成就述略的形式,对浙派琴家及其艺术成就进行了整理,为读者总体把握浙派古琴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刘承华的《南宋浙派对后世琴派的影响及其脉络》[8]在对浙派传承体系梳理的前提下,以研究南宋浙派琴学的传播状况为切入点,系统论证了浙派琴学对后起琴派的深远影响,同时也深化了浙派古琴的历史意义。

其它涉及南宋浙派琴史的研究成果还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9]、《绝世清音》[10]等琴学专著,此类著作中对浙派琴乐的发展状况、浙派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经历,都进行了扼要的介绍和描述。

除上述以南宋浙派琴史纵向研究为专题的学术文献外,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以文学、社会学的学术研究视角,更为多元地挖掘与阐释了浙派琴史及其相关文化内涵。如张斌《宋代的古琴文化与文学》[11]、周扬波《南宋格律词派和浙派古琴的渊源——以杨缵吟社为中心的考察》[12]等,其中尤以周文为典型,其文从南宋格律词派和浙派古琴之间的关系考察入手,以杨缵吟社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二者间独特的联结关系。周文对浙派古琴初创期的一个重要人物杨缵及其创建的“吟社”,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和分析,为浙派琴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及研究线索。

上述文献大多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对浙派古琴的历史源流、流变脉络、师承谱系、艺术成就等状况,进行了详尽论证和深入阐释,使得浙派古琴的整体面貌悄然浮现。

2. 浙派琴家研究文献

上文提到的诸多琴学文献,都不同程度地对浙派琴家及其琴乐历程进行了考证和论述;此外,另有部分文论更进一步以浙派琴家研究为专题,对其相关琴乐事项进行了更为精微的探究和思考。

郑祖襄:《郭沔的生卒年与潇湘水云的创作年代》[13],通过对各项相关历史文献的厘清、解读与印证,对浙派宗师郭沔的生卒年代,及《潇湘水云》的具体创作年代做出了客观、学理的推断和判定,为这种细致入微的史学研究文献,有效推进了浙派琴史的研究深度。

吴安宇:《琴家耶律楚材、袁桷研究》[14],选取了较少学者涉猎的元代琴史,为研究时间取域,以元代浙派琴家袁桷为研究重点,对其生平、史学修养、琴事活动、琴学成就等进行了梳理与考证,在此基础上,又着重对其琴学著作《琴史》中所涉史料进行研读和剖析,对浙派源流的追溯与浙谱谱系的修订,有新的思考和发现。

琴乐的历史构成中,琴家必然是主体,对其进行学术研究和学理探析,是浙派琴学研究的核心所在,此类专题研究的学术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3. 浙派琴曲、琴谱、演奏技法研究文献

浙派琴曲、琴谱研究,直接关切到浙派古琴的音乐本体,也受到学界广泛关注。

郑祖襄: 《南宋浙派谱系的形成及其文化内涵》[15],对历史记载中韩、张所藏琴谱、《徐门正传》琴谱及郭沔、刘志芳、毛敏仲的琴乐创作等浙派历史上重要的谱本,进行了考证与阐释,对浙派谱系的形成进行了深层的文化思考,认为“‘浙派’的形成,是宋朝南渡以后华夏文化移植、与南方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果”[15]109。

许萍:《紫霞洞谱琴曲渊源探微》[16],运用古典文献学目录学、辑佚学的考证方法,对《紫霞洞谱》的成谱、渊源等进行了专题分析和研究,为这本早已亡佚的浙派古谱之“再现”,搭建起坚实的学术平台。

浙派琴曲研究中,《潇湘水云》则成为名至实归的焦点所在,相关学术文献主要有:李祥霆《谈潇湘水云》[17]、王震亚《潇湘水云初析》[18]、洪韬《〈潇湘水云〉题解存疑》[19]、梁伟《浙派琴曲潇湘水云解析》[20]、陈辉《云水浩淼寄幽思》[21]等文论共计十三篇。这些文论大多从解题、音乐分析、演奏方法等角度,对《潇湘水云》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与阐释,为此曲的广泛流传与全面解读,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音乐材料和理论依据。

陈根方、章怡雯、张云良:《浙派古琴艺术记谱法研究和乐谱数据结构及标记文本转换分析》[22],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浙派古琴的演奏技法进行了实证性的分析和解读,是浙派琴乐研究中难得一见的,音乐学与自然学科的交叉研究成果,对琴乐文化研究方法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南宋浙派琴学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基本厘清了浙派琴学的发展脉络、师承系谱、琴谱系谱等琴学流派的构成要素,且在学界基本也达成了共识。但是,若进一步从学术研究体系角度而言,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在浙派古琴的研究时间取域方面,还存在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浙派古琴形成之南宋时期,及浙派古琴兴盛之明代,明显更吸引学者的学术目光,其间涌现的学术文论也数量最多;而元代及清代浙派古琴发展状况之研究,相对而言还显得较为薄弱,特别是清代浙派古琴发展状况的研究,显得更加苍白。难道那个在明代还昌盛一时、雄霸琴坛的洋洋浙派,到清代就突然断流了吗?在浩瀚的历史残存信息中,我们还能续写浙派师承系谱吗?还是仅仅给出一个“浙派古琴就此衰落、绝响”的论断?要进一步探究与攻克这一学术难题,这也是关注浙派琴学研究,醉心浙派琴艺的学者们,欲罢不能的学术理想之一。

其次,在上述研究文献中,直切浙派琴风的文论更为缺乏,这也直接导致目前琴界对浙派琴风的叙述,还基本停留在“清越疏畅”、“质而不野、文而不史”、“去文以存勾剔”等古人的评价和论述层面。琴乐流派必然有鲜明的艺术取向,目前浙派琴风研究的欠缺状况,使得浙派琴学研究体系显得多少有点缺乏神采。

最后,整体来看,南宋浙派琴学的研究还透露出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视角陈旧的问题。注重琴乐本体研究和分析,当然无可厚非,但除了琴史梳理、琴曲分析、琴人介绍、琴谱考证等之外,我们似乎还应该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丰富研究方法,加强研究纵深度,扩展研究覆盖面,提高研究成果的学术含量,将浙派琴乐文化研究纳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学术场景之中,探索、构建具有当代学术特性的浙派琴乐文化研究体系。

二、近现代及当代浙地琴学研究文献综述

在共同地域文化环境中,有着相似地域文化心理的琴人,很容易产生近似的琴乐审美取向,进而促动琴乐流派的生成。浙派古琴在我国琴乐流派中地位举足轻重,其历经数百年传承积淀的精深琴乐文化,及由此生成的浙地琴乐文化性格,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具有超强的稳固性。地域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固化的史料典籍和文物遗存,更在于文化性格遗传、文化思想感召。这种琴乐文化基因在浙地琴人身上代代相传,其力量甚至是琴谱、琴曲等具象琴乐形态传承所无法比拟的。浙派师承谱系虽暂时还无法续写,但秉承着浙派古琴的悠久传统,近现代、当代浙地琴乐不息,琴事不辍。

这一时期浙地琴学研究热点,集中在徐元白及其引领下的当代浙地琴乐活动,与此相关的琴学文献立足于琴家、琴派、琴社三个层面,展开相关学术研究工作。

1. 浙地琴家及其艺术成就研究文献

徐元白在当代浙地琴坛倍受尊崇,与其相关的琴学研究文献也屡有呈现。徐君跃、徐晓英的《浙派古琴艺术》[23]第四章“徐元白与现代浙派古琴”中,对徐元白及其开创的琴风,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资料梳理和理论阐述。文中展现了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并首次尝试将南宋时浙派古琴与当代浙地琴乐首尾相接,呈现出较为完整的浙地琴派发展面貌。稍显遗憾的是,该著作对浙派与新浙派之间的琴学关联尚缺乏学理上的考量,其论证说服力还有待加强。

徐匡华、徐晓英、周素子和沈奇年《古琴家徐元白》[24],周扬波《西泠琴话:品味徐元白》[25],郑红《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记浙派古琴大师徐元白》[26]等文,均从不同角度对徐元白之琴乐成就给予了叙述、整理和评价。刘兆福的《琴心剑胆,古琴大师的“英雄”本色》[27],陆芳的《徐匡华:〈英雄〉中的古琴师》[28]等文,对徐元白之子、当代浙地琴家徐匡华及其琴乐人生进行了介绍与描述。

2. 浙地琴社及其活动研究文献

琴社具有独特的组织结构、活动方式、传承方式及社会作用,是当代琴乐传承的一个主要阵地。对古琴社团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将为我们直面琴乐活动、深入探悉当代琴乐文化内涵,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坚实的平台。自1979年创建的“杭州市古琴音乐研究小组”始,至西湖琴社、霞影琴馆、清和琴坊等,当代浙地古琴社团及其活动引发了不少学术思考。

以当地浙地古琴社团为研究对象的文论主要有:王姿妮《浙派琴艺及西湖琴社发展状况考察》[29],施咏《西湖琴社琴乐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一》[30],刘晓华《浙派古琴薪火相传——霞影琴馆纪事》[31],张永芳、施咏《杭州霞影琴馆琴乐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五》[32]等,此类文献大多建立在田野工作基础上,对浙地琴社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其中不乏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田野资料和理论阐释。

3. 新浙派古琴及其构成研究文献

“新浙派古琴”是一个在琴界及学界不断出现,但尚存在学术争议的琴派概念,在近现代及当代浙地琴乐研究文献中涉及此领域者亦不乏其人。

徐君跃、徐晓英的《浙派古琴艺术》[33]第四章“徐元白与现代浙派古琴”中,首次提出“新浙派古琴”、“现代浙派古琴”之概念,并对其琴乐活动状况进行了描述与分析,这一学术见解对其后的新浙派琴乐专题研究具有启发意义和先导作用。

王姿妮《“新浙派琴乐”概念辨析》[34],在对相关琴学文献整理、研读、分析基础上,结合田野考察相关资料,对“新浙派琴乐”这一当代琴派概念进行了学术辨析及界定—— “源于清乾嘉时期浙地以《春草堂琴谱》为宗的琴乐活动,当代在徐元白引领下逐步确立形成的浙地琴人群体及其琴风”。

郑红《浙派古琴发展的四个阶段》[35],将浙派古琴的发展分为初兴、繁荣、衰微、复起四个阶段,其中后两个阶段主要针对近现代新浙派及当地浙地琴学的发展情况,以琴人琴家为主线进行了概要性的梳理和归纳。郑文对于南宋浙派与当地新浙派之间的联结同样做出了有益尝试。

王姿妮、梁伟《新浙派琴乐生存势态微观——西湖琴社个案研究》[36],从“新浙派旗帜下的琴学活动”及“推崇新浙派旗帜的琴学著述”两个方面,对西湖琴社与新浙派琴乐相关的活动状况进行了描述与分析,从中得出新浙派琴乐在当代的生成、发展,主要依托于西湖琴社等浙地古琴社团的琴乐活动这一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当代琴社与琴派间的互生互动关系,及恰当处理二者关系在当代琴乐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与积极意义。

王姿妮、梁伟《新浙派琴乐传承群体的构建模式——西湖琴社个案研究》[37],以新浙派琴乐传承群体为考察研究对象,以“新浙派琴乐师徒传承”、“新浙派琴乐家族传承”、“新浙派琴乐社团传承”为切入点,对其琴乐传承状况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其琴乐传承特性总结为“以当代浙地古琴社团传承为基础,以徐元白及其琴学师承体系为纽带,以新浙派徐门家族琴学传承为亮点,构筑起新浙派琴乐的全新风貌”。

综上所述,当代浙地琴坛有着丰富多彩的琴乐文化活动,以现存的鲜活琴乐活动为研究对象,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绝佳的实践平台,这是当代琴乐研究相对与琴乐历史研究的优势所在。与被研究对象的亲密接触,也将使得学术研究成果能更便捷地与现实接轨,最大程度地实现理论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社会价值。然而,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近现代及当代浙地琴学的专题研究力度尚有待加强,深入地从学术层面对其进行研究的成果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也让我们更加期待有更多学者加入浙地琴学研究之阵营,期待更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不断面世。

结 语

我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乡土情结,使得人们对所处地域历史文化具有强烈的传承和保护意识。源自某一地域的传统文化遗存,也从来理所当然地由其后人担当起传承保护重任。浙派地域琴乐文化传承,也责无旁贷地落在当代浙地琴人肩上,他们也因此拥有了对浙派、新浙派琴乐文化毋庸争辩的继承权。从地域文化传承角度而言,南宋浙派琴乐文化,通过历代琴人活态传承,形成了一个超越琴乐流派师承体系局限的,更大、更高层面的文化传承体系。当代浙地琴人对浙派琴乐与身俱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新浙派琴乐文化传承的强大心理基础。虽然浙派琴乐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了师承关系难以考证的问题,但从当代浙地琴人对浙派琴乐的强烈推崇意识中可以看出,浙派琴乐传承从社会文化角度而言,并未发生根本断裂。

朝代更迭,时政沧桑,然西湖之毓秀如初,钱江之汹涌依旧,承袭着同一地域文化,南宋浙派与当代新浙派,以地域琴乐文化为传承纽带,书写着浙地琴乐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刘承华. 南宋浙派对后世的影响及其脉络[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72.

[2]许健. 两浙琴派的兴起及其演变[G]//音乐学文集.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

[3]戴微. 浙派古琴的兴起、发展与嬗变[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 (2).

[4]戴微. 浙派的历史沿革和音乐特点[G]//尺八古琴考.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5]章华英. 浙派古琴源流述考[G]//尺八古琴考.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6]郑红. 浙派琴史初探[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10.

[7]徐君跃,徐晓英. 浙派古琴艺术[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8]刘承华. 南宋浙派对后世的影响及其脉络[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

[9]章华英.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0]吴钊. 绝世清音[M].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5.

[11]张斌. 宋代的古琴文化与文学[D]. 上海:复旦大学,2006-04.

[12]周扬波. 南宋格律词派和浙派古琴的渊源——以杨瓒吟社为中心的考察[J]. 文学遗产,2008 (2):77.

[13]郑祖襄. 郭沔的生卒年与潇湘水云的创作年代[J]. 音乐研究,2010 (5):67.

[14]吴安宇. 琴家耶律楚材、袁桷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06.

[15]郑祖襄. 南宋浙派谱系的形成及其文化内涵[J]. 文化艺术研究,2009 (1):109.

[16]许萍. 紫霞洞谱琴曲渊源探微[J]. 乐府新声,2010(1):105.

[17]李祥霆. 谈《潇湘水云》[J]. 中国音乐,1984 (1).

[18]王震亚. 《潇湘水云》初析[J]. 音乐研究,1980 (3).

[19]洪韬. 《潇湘水云》题解存疑[J]. 中国音乐,1986(2).

[20]梁伟. 浙派琴曲《潇湘水云》解析[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86.

[21]陈辉. 云水浩淼寄幽思[J]. 音乐生活,2007 (4):36.

[22]陈根方,章怡雯,张云良. 浙派古琴艺术记谱法研究和乐谱数据结构及标记文本转换分析[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6).

[23]徐君跃,徐晓英. 浙派古琴艺术[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24]徐匡华,徐晓英,周素子,沈奇年. 古琴家徐元白[J].杭州文史资料,1985 (5).

[25]周扬波. 西泠琴话:品味徐元白[J]. 乐器,2004 (5).

[27]刘兆福. 琴心剑胆,古琴大师的《英雄》本色[J]. 神州,2003 (4):67.

[29]陆芳. 徐匡华:《英雄》中的古琴师[J]. 文化交流,2003 (2).

[29]王姿妮. 浙派琴艺及西湖琴社发展状况考察[J]. 交响,2006 (1).

[30]施咏. 西湖琴社琴乐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一[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4).

[31]刘晓华. 浙派古琴薪火相传——霞影琴馆纪事[J]. 采风,2006 (1).

[32]张永芳,施咏. 杭州霞影琴馆琴乐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五[J]. 交响,2010 (2).

[33]徐君跃,徐晓英. 浙派古琴艺术[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34]王姿妮. 新浙派琴乐概念辨析[J]. 人民音乐,2008(12):72.

[35]郑红. 浙派古琴发展的四个阶段[J]. 名作欣赏,2010,(6):138.

[36]王姿妮. 新浙派琴乐生存势态微观——西湖琴社个案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 (3).

[37]王姿妮,梁伟. 新浙派琴乐传承群体的构建模式——西湖琴社个案研究[J]. 人民音乐,2013 (5).

猜你喜欢
古琴文献文化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刘鹗古琴藏品留传考
寻访千年古琴
谁远谁近?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