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栋国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在整体语文教学中改革中,尝试了几种作文教学改革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在就作文写作指导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策略;写作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340-01
一、改作前指导为作前不指导
我认为:无的放矢的作前指导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在学生的思路未确定之前,教师的指导很难掌握分寸。指导得太笼统,师生之间没有心理上和感情上的交流与共鸣,学生有隔靴搔痒之感,写作时依然是四顾茫然,无话可说;指导得太具体,教师又会替代学生的思想,抑制学生的聪明才智,磋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炮制出一些内容相近,结构雷同的文章来;况且学生上考场又靠谁来指导呢?有鉴于此,我在布置作文之后,只帮助学生审题,而不做指导,不提供素材,不协调构思,不供给词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容易得到发挥,同时,学生写作中带有倾向的问题也容易充分暴露出来,为教师的讲评提供放矢之后,有利于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变教师修改的“独家经营”方式,为学生互改自改、师生共改等“多种经营”。
1、在学生修改之前先教给修改方法。提倡学生自改互改,但光布置学生修改,不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那就是毫无用处的,我在修改时,首先把一篇习作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修改这篇文章,然后,再和学生一起对照原文进行修改,从提纲的拟定到错别字的改正,从词语的选用到段落的调整,从修改标记方法到眉批、总批的写法、评分标准等都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在修改时就有了一个可仿之模,可借之鉴。靠这个模、这个鉴就可以修改了。
2、在修改时,采取学生背对背互改、面对面互改、学生自改、师生共改、教师修改等多种形式,逐步由教师改带师生共改、互改向学生自改过度。但在自改时还要穿插采用其它形式,这样,学生就会既无乏味之感,又能始终保持一定的兴趣。
3、写评改后记。评改后记的主要内容是对评改的看法。学生的评改后,我要一篇一篇细看,对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还应该反复斟酌,予以答复。有些问题,还要整理出来,放在班上进行讨论。这样做,学生在作文时就比较认真,修改时也很负责任。
三、指导学生给自己作文写后记。
在学生习作修改之后,再指导学生写作文后记,我认为是一种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好方法。学生写了、改了以后,对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上,对作文得失的认识还不够条理,写作文后记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化的一个过程。经过作文后记的写作,学生对自己文章的得失,对别人文章的优缺点就会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就会在重做时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写出较好的文章来。在指导写作文后记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明确写什么。我一般是在黑板上出一些题目让学生按题目去写。如:写作前是如何构思的?写作时态度是否端正?修改时发现了别人文章中的哪些优点?自己的文章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怎样改正等等,有了这些题目,学生就明确了后记写什么了。
2、启发学生质疑设问,写入后记,如对评语的认识,对修改有什么不同意见等写入后记,请老师评论是非,这样一来,大多数学生能够在后记中质疑设问,评改中的问题也能充分暴露出来,教师能掌握到更全面更丰富的材料,学生的智力也得到了开发。
四、讲评、引导。
学生通过作文、修改、写后记之后对本次作文从立意到选材,从布局谋篇到遣词造句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这时讲评,确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对那些学生已经认识的问题就无须再讲了,学生后记中发现并找出解决方法的问题也无需罗嗦了,只要学生尚未认识或认识尚浅的问题稍作讲解评析,学生就会“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时,我再把写得好的习作读给大家,有时还从刊物上找几篇范文推荐给学生看。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照范文进一步发现问题,认识就会进一步深化,材料就会进一步丰富,写法也会多种多样,不至于雷同。还可以算作重做前的指导。
五、重做。
在教师讲评、引导的基础上,在师生共同总结出来的理论的指导下,学生再按照原题进行重做练习,这时,他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因为他们认识到重做是为了吸取初作时的教训,把初作时的经验和老师讲评引导中介绍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中,通过写作实践而转化为能力,同时,重作的实践也使他们感觉到受益不小,提高较快。所以,重作的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人人开动脑筋,学生真正做到了写作的主人,改变了过去那种“作文本一发,分数一看,扔那不管”的状况。经过重作的文章,我和同事看了以后,一致认为比初作有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