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对青年与青年运动的启示

2015-01-28 08:25孟杰
科教导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青年李大钊

孟杰

摘 要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五四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他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中,他对一直高度地关注着青年和青年运动,把青年运动引向正确的道路中去。他把青年看成是国家的灵魂,认为青年运动是社会革命的先锋。李大钊关于青年运动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论述为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青年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李大钊 青年 青年运动

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1.071

Abstract Comrade Li Dazhao was one of the main founde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organizers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leader, in his short but brilliant life, he has been highly concerned about the youth and the youth movement, the youth movement toward the right the road to go. Young as he is the soul of the country, the youth movement is considered a pioneer of social revolution. Li Dazhao's proper discussion of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youth movement provided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youth move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Li Dazhao; youth; youth movement

1 李大钊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武装青年

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民族解放的希望的曙光。在李大钊看来,俄国革命胜利的革命,是工人、农民等无产阶级彻底推翻资本帝国主义统治的革命,并且保有了胜利的革命果实。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相继发表了《庶民的利》、《Bolshevism的胜利》等一系列的文章。在其标志性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第一次较为详尽地解释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等三个部分有机结合在一起。随后,李大钊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一文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中国社会变动的根本原因、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李大钊也完成了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与此同时,李大钊也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李大钊善于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介绍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道路,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马克思主义者,使得他们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1920年在他担任教授后,还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大学的重要课程进行讲解,这是马克思理论第一次在大学课程中得到解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正是由于李大钊的孜孜不倦,许多在五四时期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萌芽的青年知识分子认清了共产主义道路的本质,并毫不犹豫地走向了这条道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青年运动提供了唯一正确的思想武器,对于中国革命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李大钊号召青年到工农中去,为青年运动指明了方向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为在暗夜中探索的先进的中国人指明了一个新的道路。此时,李大钊欢欣鼓舞。他激动地说:“新世纪的曙光现了!新世纪的晨钟响了!”他希望有热情的青年,快快行动起来!并告诫青年人在活动以前,必须要有清晰的方向。正如所说的,“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目的地的一天。”

李大钊鼓励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要将自己的工作与工农群众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李大钊指出:“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入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即在工农群众中践行马克思主义,只有让知识青年充分扎实到劳动群众中去,对他们有了充分的了解,找到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终极意义。总而言之,只有让青年知识分子回到乡土,与农民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农村才能够有向前发展的可能性,中国革命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青年呵!速向农村去吧!”“努力呵!猛进呵!我们的青年!”从这些口号中就可以看出这些运动的核心。

“五四”以后,李大钊更加鼓励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特别注重青年在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并屡次强调它的重要性。1920年5月1日李大钊发表了《“五一”May Day运动史》,通过介绍劳动节的由来和经历,对工人的英勇创举进行了极度的表彰,还明确地指出了:“中国人的‘五一运动,仍然不是劳工阶级的运动,只是三五文人的运动;不是街市上的群众运动,只是纸面上的笔墨运动”,提倡知识青年要以实际行动去开展斗争,不能空喊“劳动神圣”的口号,而要以实际行动投入,让运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3 李大钊充分认识到青年、青年运动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李大钊认为青年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指出,要想重振中华,“冲决历史之桎桔,涤荡历更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者,固莫不惟其青年是望矣。”他说:“吾辈青年之大任,不仅以于空间能致中华为天下之中而遂足,并当于时间而谛时中之旨也。”另外,他还说,青年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青年之于社会,殆犹此种草木之于田晦也。从此广植根蒂,深固不可复拔,不数年间,将青春中华之参天翡郁,错节盘根,树于世界”由此可见,青年在历史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916年8月李大钊在《“晨钟”之使命》一文中特别指出:“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国家丧其青年,则其国无生机”。特别强调并指出了青年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李大钊在《晨钟报》明确说明了,这个报刊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鼓励青年,召唤起青年的觉醒和良知,展现出李大钊对青年的殷切希望。

4 李大钊开展青年运动的方法及实践活动

李大钊非常关注革命青年的培养工作,在其任北大教授期间,开设了多门课程,例如“唯物史观研究”、“现代政治讲座”、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史学思想史”、“社会主义”等,并在女子高等师范、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了类似相关的课程,向青年传播马克思的重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青年学生的觉醒,提高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心。1918年,李大钊与周同煌、李辛白等发起夜校,还亲自组织北大同学组织成了工人补习夜学;1921年,他与邓中夏等人创办工人劳动补习学校;1924年李大钊成立了北方党委第一所学校。通过这些事迹可以看出,只有将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结合起来、工人运动和马列主义结合起来,才能够让革命充满力量。

李大钊重视进步社团和报刊杂志对革命青年的教育和影响。李大钊组织和领导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少年中国学会”、 神州学会、社会主义研究会”、丙辰学社,积极支持“平民教育讲演团”、“新闻研究会”、觉悟社、 “国民杂志社”、“新潮社”等进步社团活动,领导或支持《少年中国》、《国民》杂志、《新青年》、《新潮》杂志、《晨钟报》、《甲寅》、《每周评论》、《工人周刊》等报刊杂志,通过这些报刊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对青年们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李大钊关于青年、青年运动关系的论述和实践活动,是对近代青年成长历程总体的历史的探索,也是当代青年前进方向上的重要的历史镜照。我们要以史为鉴,要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青年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号召青年到基层,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奋斗,把自己的理想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融合,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青春。

参考文献

[1] 李大钊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吴云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社会科学家,2012(10):32-35.

[3] 杨华.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与实践述略[J].当代青年研究,2009(5):71-74.

[4] 刘丽萍,邓小林.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评述[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1(4):162-163.

猜你喜欢
青年李大钊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论李大钊的建党精神
李大钊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真正的老师:青年毛泽东与李大钊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