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珊珊 密君英
摘 要 “双证融通”是指学生将学历证书和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合和衔接,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既能保证毕业生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又能促进他们的就业。如何在高职院校开展“双证融通”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实行“双证通融”教学的含义以及必要性,并以软件开发专业为例,分析了农业高职院校学生软件开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以教学任务为引领,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完善“双证融通”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软件开发 双证融通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1.016
Abstract "Double Certificate" means a certificate students will be educated and relevant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of mutual integration and convergence, is one important direction of teaching refor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oth to ensure that graduates have the necessary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mote their employment. How to carry out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Double Certificate" have become a hot research peo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ning and the need for vocational institute "double certificates accommodation" Teaching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s, for example, analyze the set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student curriculum system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in order to lead the task of teaching desig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improve the "double Certificat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oftware development; dual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course system
1 高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的内涵
我国《职业教育法》中规定:实施职业教育时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与国家制定的职业等标准和职业分类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证书相融合的教学方法。高职教育必须以职业为基本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内容,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双证融通”指的就是学生的毕业证书和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相互的衔接和融合,为了满足相关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和素养的需求,实行双证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
2 农业高职院校实施“双证融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 实行“双证融通”是全球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更好地加强高职教育的教学效果,西方国家很多高职院校在不断探索高职院校功能的多元化,不断加强每项教学功能之间的关系,实行高职人才综合化培养的模式,教育功能、就业功能、社会服务功能是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三个基本功能,因此高职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发展、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联,在高职教育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高职教育与社会职业之间的联系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比较成熟的一种做法。比如在英国,劳动者可以参加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获得从业资格凭证,而职业培训标准的制定则是由相关企业和教育部门共同制订的,这样能够很好地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等和互通。目前这种双证合一的教学方式已经在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2 实行“双证融通”是我国经济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优秀技术人才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很多岗位都在追寻高技能、高水平、高科技型的新型人才,对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学历,还应该能够适应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中国的高职教育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经过了20多年的探索,目前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教育部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于社会第一线的,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型人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高校也不尽相同,由于受到教学周期短等因素的制约,必须创新其教学形式,推行双证书制度,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2.3 实行“双证融通”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推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工作,然而很多院校的双证合一制度过于形式化,很多都是为了考证而考证,没有把“双证融通”人才培养的方法真正融入到教学改革的日程上来,课程体系设置也不合理,不仅浪费老师和学生的大量精力,还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教学资源。深入实施“双证融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技能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将教学改革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有机结合,实现真正的“双证融通”教学。
2.4 实行“双证融通”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根本需要
实行“双证融通”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技能能够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上的实际生产相挂钩,这样的毕业生也正是用人单位所必需的,让他们提前体验以后工作的内容,为他们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职毕业生的对口就业。这种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能够为我国劳动力市场提供新鲜的力量,还能促进市场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职业方向,通过学校学习和职业培训获取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符合学生的发展观,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 高职教育“双证融通”课程体系设计——以软件开发专业为例
3.1 分析市场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对市场上软件开发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目前软件开发市场上紧缺型的人才包括软件工程师、程序员、软件测试员、系统运行管理员等,各个专业的人才能力素质要求如表1所示:
3.2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市场上关于软件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证书繁多复杂,良莠不齐,因此需要正确选择适合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所选证书的难度等级要适宜,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行业竞争优势,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岗位需求,我校软件开发专业“双证融通”可以融合以下几种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证书(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软件工程师(国家信息产业部)、ACCP软件工程师证书(印度APTECH公司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发)。
3.3 以职业技能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在充分了解高职院校软件开发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岗位技能需求的前提下,合理设置软件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按照模块化、组合型和进阶式的方法确定教学内容,以软件编程为核心能力,确定课程体系的主线,然后分别按照编程、开发、测试、运维等不同的学习过程和能力结构设置课程,在注重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还需兼顾其它能力的培养,比如英语能力、沟通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
3.4 以模拟和真实环境为载体,改革教学形式,加强师资力量
在高职教学模式的改革中,为了深入开展“双证融通”,要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导向,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托,采取项目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应该多与国际知名的培训机构加强合作,如印度的APTECH和NIIJ,这些IT龙头公司在所在行业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们的产品,他们非常重视技术培训工作,也主动与高等院校开展相关合作课程,比如《SQL语言》、《数据库设计》等,还提供一些不同的等级认证,比如甲骨文学院提供的初级OCA、中级OCP和高级OCM认证等,将上述证书融入到学生的课程体系中,方便实行“双证融通”。而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开展“双证融通”需要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专业双师团队。学校要积极推出激励政策,吸引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双证融通”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
3.5 以证促学,创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以证促学的方式,构建以职业基本能力为核心,学生实践能力为发展的多维课程考核体系,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要改变传统的以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做法,更多地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核,全面考核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职业能力、认知态度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考核的内容包括是否顺利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是否完成顶岗培训的任务,是否修满所有课程学分等,以证代考,以训促学,构建“双证融通”教学评价创新机制。
4 关于农业高职院校软件开发能力培养的建议
4.1 紧跟社会发展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为了让高职院校软件开发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及时洞悉行业发展前沿,掌握最新技术情况,将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实现高职软件开发教育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的零距离。为了让高职院校软件开发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相接轨,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积极与行业知名企业合作,了解软件开发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将新的技术及时引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应用出发,深入调查知名企业的岗位动态,请企业专家到学校来授课,与高校教学骨干共同研讨,完成软件开发课程体系的重组和改革,注重专项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
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应该以就业为导向,要注重实践教学的比重,在教学的过程中理论要与实践结合,实施“平台+模块”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职软件开发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始着手:(1)改革教学模式。将相关课程的教学从课堂上搬到微机房,通过多媒体或者netmeeting等工具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边讲课边示范,学生在听完教师授课之后能够当场进行练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立即向老师请教,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2)创新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从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出发,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之间积极分析、讨论并查阅相关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加强现代农业软件系统学习,突出专业特色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农业已经逐步转变为信息农业,为了使得农业高职院校软件开发专业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必须加强专业特色软件学习,满足信息农业发展需求。一方面要积极开设农业类数据库学习课程,提高学生的资料查阅能力。目前比较常用的农业类数据库有中国农业文献数据库、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中国农业研究项目数据库等,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相关数据库的检索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类软件系统的学习,高职院校应积极开设农业信息处理系统、专家决策系统、农业生产管理系统等农业类软件学习课程,与生产实际接轨,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5 结束语
“双证融通”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实施“双证融通”必须结合软件开发市场的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以证促学,创新“双证融通”评价体系,确保“双证融通”模式的顺利开展,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怀康.构建高职教育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3).
[2] 谢金艳.高职院校“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3] 闫春玲.高职院校软件开发专业实训体系构建与探索[J].科技向导,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