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姜之炎
临证心得
姜之炎教授运脾法治疗小儿肠胀气经验
林燕, 姜之炎
小儿肠胀气属于中医“痞证”的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脾胃气虚,气机升降失常。姜之炎教授治疗脾胃疾病,强调首先需认识到运脾的重要性,肠胀气乃升降失调、气机痞塞疾病,治疗当升降并举、补中寓消、消中有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恢复相对平衡。结合运脾、和胃、理气、畅中、抑木等法治疗小儿肠胀气,临床上得到了满意的疗效。
肠胀气; 姜之炎; 运脾法; 儿童
肠胀气是儿科各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如慢性腹泻或各种感染等均可出现肠胀气,多发生于婴幼儿。目前,临床上治疗功能性的小儿肠胀气,常用促进胃肠动力药、复方消化酶制剂和改善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制剂等,但大多数患儿未能得到很好的疗效。
本病属于中医学“月真胀”“痞证”等范畴[1]。痞证的基本病机为中焦脾胃运化失司,气机壅塞不通。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枢纽。脾胃运化失健,升降失常,则诸证丛生,正如元代李东垣所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2]中医认为脾为脏、属阴,主运化,喜燥而怕湿;而胃为腑、属阳,主受纳,喜润而怕燥。脾与胃不但在经络上相互沟通,它们的功能属性相反相成,彼此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姜教授认为小儿“脾常不足”,脾失运化,胃失和降,则气机升降失调,完谷不化,滞于中焦,致痞满。临诊治疗肠胀气时应用运脾、和胃、理气、畅中、抑木等法,疗效显现,心得分享。
1.1 健脾补脾,贵在运脾 “运脾”一词首见于张隐庵《本草逢源》:“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运脾”法则首先由江育仁教授提出:“欲健脾者,皆在运脾,欲使脾健,则不在补而贵在运。”[3]姜教授认为小儿脾常虚,本应“虚者补之”,当以补脾为法,但临床中小儿脾胃病常常表现为本虚标实,如泄泻伴有腹胀腹痛等;实证根据“泻其有余”之论,当以去实,但脾脏本虚,又恐伤及脾气。如妄补益,脾恶湿喜燥,多投补益滋腻之品,反使脾之运化不健;如妄投下,会克伐脾胃,损伤脾阳。因此姜教授治疗脾胃疾病,强调首先需认识到运脾的重要性,肠胀气乃升降失调、气机痞塞疾病,治疗当升降并举、补中寓消、消中有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恢复相对平衡。临诊常用苍术、茯苓、白术、山楂、神曲等药。
1.2 运脾和胃,理气畅中 脾胃同属于中焦,互为表里,为“仓禀之官”。脾为五脏六腑运化水谷精微,然而胃之主要生理功能为收纳腐蚀水谷。脾之运化功能正常,胃方可纳食;反之胃失和降,纳食受阻,脾则无化生水谷之源。脾与胃运纳互助,完成输送所需营养至全身各脏腑。脾气以升为健,胃气以降为和,脾升胃降,互相协调,维持机体正常消化功能。若升降失调,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互为因果,机体出现纳少、恶心、呕吐或泄泻、腹胀等。姜教授认为治疗肠胀气运脾和胃、理气畅中尤为重要,并提出理气药在运脾中的重要性,喜用厚朴、枳实或枳壳、陈皮理气破气畅中。夏令之时,暑湿易困脾胃,可加用藿香、佩兰芳香化湿,调畅中焦之气。
1.3 调畅气机,肝脾同治 肝脾同位于膈下,肝属木,脾属土,两者关系密切。“肝常有余”是小儿的生理表现,是相对于小儿“脾常不足”的特点而言,万氏在《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篇》中就曾明确地指出:“肝属木,旺于春,春得少阳之气,万物之所以发生者也,儿之初生曰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而未已,故曰肝有余,有余者,乃阳自然有余也。”其以草木初萌于春的形象比喻,阐述了肝在小儿生长发育中的主导作用,而水谷的摄取、腐熟、运化功能虽在于脾胃,但离不开肝的疏泄作用;肝肾相互依存,古人称之为“乙癸同源”[4]。脾胃的气机升降,赖于肝气之疏泄功能,《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木之性主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气调达,疏泄正常,脾胃升降才得以适度,运化纳气得以健旺。若脾失健运,生湿蕴热,熏蒸肝胆,也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亦称“土壅木郁”;小儿脾常虚、肝常有余,脾土虚肝木乘、肝木旺乘脾土。因此,姜教授在治疗肠胀气时在运脾和胃、理气畅中的同时,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结合肝脾同治,抑木扶土,使之运脾和胃的同时、理气疏肝、调畅气机,常常加用柴胡、郁金、白芍等药。
患儿男,5岁。2013-11-16初诊。主诉:腹胀满疼痛三月余。患儿三月余前因受寒加之饮食不节腹泻后出现腹部胀满疼痛,晨起腹胀尚可,午间起甚,至晚间腹部膨隆,状如蛙腹,行走不便,胀痛难忍,近3个月体质量逐渐减轻5 kg,胃纳差,大便偏干,两三日一行,矢气少,夜寐可。查神清,精神萎软,心肺正常,腹胀,腹膨大,肠鸣音减少,叩诊呈鼓音,压痛不明显,舌红苔薄腻,脉弦滑。外院胃肠镜示无器质性改变;B超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胀气。外院曾服用米雅、乳酶生等微生态制剂3个月,症情未见好转,来本院求治于中医中药。刻下:腹胀满疼痛难忍,嗳气纳呆,气短,大便偏干,两三日一行,小便可,夜寐差。本病西医诊断为肠胀气,中医诊断为痞证,辨证为脾失健运,气滞不通。治以运脾和胃、理气畅中,佐以疏肝调气。方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减,苍术、藿香、米仁、大腹皮、厚朴、山楂、柴胡、郁金、白芍、夏枯草、丝瓜络各5 g,青皮、陈皮各2 g,生牡蛎9 g,甘草3 g。7剂,开水冲泡50 mL,早晚各1次,餐后温服。
2013-11-23二诊。患儿腹部胀痛较前缓解,患儿矢气频频,大便两日一行,质中软,胃纳增多,夜寐可。查体:神清,精神较佳,腹已软,肠鸣音减少,叩诊呈清鼓音,舌淡红苔薄腻,脉弦滑。治疗以运脾和胃、理气畅中,佐以疏肝调气,消胀通便。服药1周后,患儿腹部胀痛较前缓解,患儿矢气较多,大便两日一行,质中软,故加用枳实、神曲破气理气,消食健脾。
2013-12-07三诊。患儿腹部胀痛明显缓解,矢气多,大便通畅,日一行,质中软,胃纳可,夜寐安,行走轻松。查体:神清,精神可,心肺正常,腹平软,无压痛,舌淡红苔薄腻,脉弦滑。治疗再以运脾和胃、理气畅中,佐以疏肝调气,消胀通便。加用川芎、延胡索理气活血,消除胀满。遵循上方之法,续服3个月,患儿腹胀腹痛症状均已明显好转,精神佳,体质量增加。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是指脾胃升降失常后人体出现的病理反应。其所谓“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是指各种病因后使脾气不能升清,清阳不升,则水谷精微失于运化,不升必降,从下而出,故见泄泻;所谓“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是指胃气亏虚,失于降浊,浊阴不降,必然阻滞中焦,则中焦气机壅滞而不畅,故可见腹部胀满[5]。张仲景在内经基础上发展了关于痞的认识,《伤寒论》谓:“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人里,则作痞”;“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邪上逆,故使硬也”。此案患儿年幼素体脾胃虚弱,且外邪食滞内陷,以致客邪逆于心下,痞塞于中,阻滞气机,导致升降失常,形成本虚标实之痞证。方中苍术、藿香、米仁运脾调中,共为君药;厚朴、大腹皮、陈皮、青皮、山楂行气导滞、理气畅中,共为臣药;柴胡、郁金、白芍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夏枯草、丝瓜络、生牡蛎理气散结,疏通气机,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共奏运脾和胃、理气畅中、疏肝调气,从而使气机升降协调,腹胀消失。
运用运脾、和胃、理气、畅中、抑木法治疗小儿肠胀气——“痞证”,临床有效,以飨通道。
[1] 张佩江.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肠胀气36例临床报道[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8):108.
[2] 王煜.王自立主任医师学术思想撷萃[J].西部中医药,2014,27(2):47-50.
[3] 唐君.徐荣谦教授小儿脾胃病治法及方药规律初探[J].中医儿科杂志,2013,9(2):3-5.
[4] 倪晓红.“肝常有余”论在儿科临床的应用[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2):135-136.
[5] 邓宏,吴万垠,薛晓光,等.“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刍议[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37.
(本文编辑:刘颖)
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3年行动计划项目(ZYSNXD-CC-HPGC-JD-005)
200032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林燕);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姜之炎)
林燕(1987-),女,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及小儿杂病的诊治。
姜之炎,200032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
10.3969/j.issn.1674-3865.2015.03.034
R256.42
B
1674-3865(2015)03-0279-02
201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