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晔
摘 要: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是一种动态化的教学实践,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既要立足教材,从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出发选择拓展阅读内容,又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做好跟踪与评价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实践
拓展阅读是“大语文观”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拓展阅读教学是教师紧扣语文课本、深挖教材,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为目标,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的一种动态化的教学实践。
1.多维度的丰富阅读内容
拓展阅读的内容应立足教材,通过深挖教材,多维度的寻找契合点。
(1)在障碍点上拓展。不论是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其文本都是编委会精心筛选的,也凝结着作者的智慧与情感,许多课文堪称经典。但对于部分课文的内涵,由于小学生知识有限、阅历不足,所以可能不能领悟到。而相关的拓展阅读资料让他们有了更多的信息源,通过拓展阅读的内容孩子们就有可能深入了解到课文背景、内涵,并体验到作者的情感。
(2)在兴趣点上拓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课本中学生关心、关注的内容,上课时应鼓励孩子们说出来,并以此开展拓展阅读讨论。
(3)在发展点上拓展。小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孩子实现全面的发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也是以这一目标为导向的。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把握文本的前提下,通过深挖,找到发展的契合点,积极引导孩子们去延伸阅读。
2.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1)要开放学校的图书馆或阅览室,定期补充新的图书,既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又要让孩子们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想要的阅读书籍,满足他们的阅读欲望。
(2)要定期地开展拓展阅读活动。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使书籍成为了孩子们的良师益友,但是如果只顾自己埋头苦读,而不去跟老师、同学、家长交流心得、分享收获,这对提高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收效甚微。因此学校要经常组织一些读书活动,如读书交流会、亲子读书会、阅读成果展览等等,即在阅读中学习,在学习中交友,让孩子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要将拓展阅读纳入课堂教学计划。我们要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提倡拓展阅读教学,鼓励孩子们扩大阅读范围。因此,加强科学的拓展阅读方法的指导势在必行。
3.做好阅读的跟踪与评价
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加上兴趣爱好也经常出现变化,所以要想让他们养成阅读习惯,除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外,还要做好阅读跟踪与评价。
(1)跟踪检查拓展阅读的进展。①课前检查。让学生做好课文预习,通过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并进行阅读指导,孩子们可以对作者与文章有一定的认识,更容易领悟文章的内容、内涵,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等。②课中引导。对于孩子们在课中遇到的障碍点、兴趣点、发展点,教师应适时地给予引导。可以根据课文的写作背景、主题内容、作者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阅读,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课堂交流、讨论。从多个角度来丰富拓展阅读的内容,可以让孩子们领悟课文的内涵,体验作者的情感,进而积累更多的知识。③课后反馈。拓展阅读是否收到了好的效果,课后的反馈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课前、课中的阅读情况,教师要定期检查。由于孩子们大多数的拓展阅读是在家里进行的,因而教师要与家长取得联系,要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与全力支持,共同检查,以便及时掌握拓展阅读的情况,课后的信息反馈是下一步教学的重要基础与参考。
(2)重视拓展阅读的考评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读书知识竞赛、讲故事、评选读书小明星、读后感、检查读书笔记等行为评价对小学生拓展阅读的成果进行考评;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小学生的拓展阅读进行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实际上,在实践中教师经常性的口头表扬既直接方便,又能起到效果,能大大地激发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总之,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是一种动态化的教学实践,在拓展内容上应立足教材,从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同时还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并做好跟踪与评价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专.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浅谈[J].当代教育论坛(下旬刊),2009 (08).
[2]张 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实践与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02).
[3]张坤炽.以教材为生发点,有效拓展阅读[J].广东教育(综合版), 2010(Z1).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