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释然?于涵宇
摘 要:在新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下,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成为了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同时也变成了较为困难的一环。本文从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希望进一步提高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贫困生;认定;问题;对策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招生比例不断加大,和国家对于高校贫困生帮扶力度的不断增大,许多学生希望得到国家的义务扶持,因此这也给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于贫困生群体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许多学生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希望获得政策帮扶,这使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贫困生认定问题便显得更加突出。
1.贫困证明材料弄虚作假,缺乏诚信
学生要申请加入贫困生库需要提供户口所在地政府部门和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而据了解,部分地区贫困证明的开具十分随意,有关部门并不会真正地去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部分农村学生开具证明弄虚作假的情况更为明显。
2.家庭基本情况及证明材料可信度不高
申请贫困评定除了需要当地有关部门提供贫困证明之外,还要家庭出具相关证明材料,但是部分家庭为了能够得到政府部门的资助,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便提供虚假证明材料,但其实与自身家庭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从而导致认定工作出现问题。
3.部分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程序不够规范
因高校贫困生人数较多,部分高校为了赶进度,直接将贫困认定通知下发到各学院,由学院进行具体操作,但是又没有明确具体的评定程序和评定标准,导致各学院标准不够统一,评定程序混乱、不够规范。
二、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解困对策
目前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已经成为了一道具有长期性特点的难题,急需通过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得到合理的解决。针对上述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
1.建立贫困生网络档案库,进行具体情况实时调查
各高校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工具进行贫困申请学生的信息跟踪和调查,并建立贫困生网络档案库,将贫困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网上登记和录入,录入内容应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受资助情况、家庭实际情况、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信息等。通过具有时效性的互联网技术,结合学生提交的贫困材料,联系当地的民政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跨地区的网络核对,切实的进行贫困生的困难补助,并将学生不诚信的情况进行网上登记,给予一定的警示作用。
2.制定科学合理的认定程序,规范认定方式和流程
学校在将贫困生认定工作进行布置的同时,要明确认定对象的情况范围,并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认定方式和认定措施,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上报。在贫困生认定的过程当中,学校要强调各学院严格按照国家贫困生认定的标准开展认定工作。
3.做好认定工作之后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许多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结束之后便不再进行后期的跟踪调查,这样很难发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上报情况是否相符。因此,高校在认定工作结束之后更要进一步地加强后期的跟踪调查和反馈,对于之前认定为贫困但是后期调查走访发现确实不合规的学生,取消其贫困库入库资格,对于没有进入贫困生库但是确实困难的同学,进行二次入库评定,保证每一位学生的权益得到保障。
4.加强对申请入库学生的诚信意识教育
学校在认定工作中要明确方向和责任,通过正确的方式和渠道,大力宣传国家和学校的帮扶政策,同时以贫困生入库这一工作为平台和抓手,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国家和学校的方针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让同学们懂得诚信做人的道理。
参考文献:
[1]余 冲,李立文.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教,2008(05).
[2]谢云峰.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09(01).
[3]徐 峰.关于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若干思考[J].内江科技,2008(01).
[4]李桂兰.关于高校贫困生认定问题的思考[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5]李少荣.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制度的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06).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