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东
【摘 要】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主要功能是提升人类的精神空间,能够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精神力量,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境界,使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将重点放在人类的生存价值和意义上。本文首先概述了人文精神的内涵,然后阐述了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几点发展人文精神的途径。
【关键词】义务教育;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弘扬发展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中的定义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其特点是将人文性和工具性进行了完美的统一。通俗来讲,语文教育不能只注重分数和语言自身,还要关注人的发展和精神成长。因此,人文精神是语文教育的使命,同时也是重要的责任。以下就此谈论一下个人观点。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从宏观意义上来说,人文精神就是求真、求善。而在义务教育阶段,人文精神就是理解他人、容忍他人、接纳他人、尊重他人,对人做到关怀和爱护。往大的角度来说,就是追寻人类的价值,思考人类的命运。对于初中标准试验版语文教育而言,人文精神体现在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内涵,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启发学生的心智,从而使学生的人生具有底蕴。总之,人文精神之于初中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滋养心理。
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一种精神风貌,也体现出内在的气质,其最终的目标是提高人的文化、道德修养水平。语文教育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积淀,因此要发挥出语文的优势,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现状
语文教育属于人文知识的范畴,这和自然科学、社会知识是对应的关系,主要是通过语言和符号的形式,来对世界进行体验、表达、把握。人文精神的形成,需要人文知识作为基础,因此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显露无遗。就目前的教育而言,初中生中大多数的人文态度是良好的,能够了解素质培养方面人文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由于社会环境大背景和家庭条件的原因,现在的学生从小就受到家长的宠爱,在价值观中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所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生的人文素养还有待提高。一方面表现在学生对国家和集体的观念不强,存在金钱化的错误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校园的文化建设工作不完善,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不高。
三、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弘扬途径
1.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在传递和培养人文精神上,教师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要求教师的思想自由开放,文化知识的储备丰富,审美情趣积极健康,艺术审美和感受能力较强。只有确保教师的人格精神比較伟大、价值理想比较崇高,才能进一步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航标,指引学生的健康成长。
2.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第一,教师要深层次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思想导向是比较突出的,传递的价值观念主要是积极进取、尊重生命、发展个性等。第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言进行训练,这一工作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语文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等实践。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由浅及深、从外到内的原则。学生掌握了语言工具,就能够真正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从而也就对人类的文明有所理解。
3.重视作文教学
从初中语文作文中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做到让学生的思路放开,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真善美入手,不必在意作文的各种规定和思想禁锢。在作文的主题上,应该逐渐扩大化,能够涉及民主自由、精神物质、忧患意识、生活化、平民化等。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写真话,抒发真情实感,而不是为了应付作文任务来瞎编乱造。学生从思想上做到解放自我,才能够在作文中进行真实情感的表达。
4.开展课外阅读
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还要对课外读物进行广泛的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时间放在课外阅读上,通过诗文名著来感受语文,体会人文精神。举例来说,古诗词中关于忧国忧民、追寻自由的思考,和现代德育教育的内容是一致的。另外,在课外阅读中有很多随笔散文和当代文学,应该将其引入课堂之中,来训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进而弘扬人文精神,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语文教育应该适应当前教育发展形势,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树立健全的人格,充分发挥出语文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勇.浅论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与弘扬[J].泰安师专学报,2012(05)
[2]何瑶,罗阳.中职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4)
[3]银娅娟.关于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2(01)
[4]程兴通.论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弘扬[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