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龙
【摘 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应用技能已成为中职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如何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是当前中等职业教学中面临的普遍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多方面对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做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学效率
为了使中职学生能正确、有效的利用好计算机这个工具,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效率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们的共同关注点。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几点认识。
一、提高教师素养
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效率。与其他课程相比,计算机课程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要使计算机教师跟上行业发展的趋势,教师的知识更新尤显突出。
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密切关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增强自身的教育科研创新能力,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超前的意识,努力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其操作方法。因此,计算机课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例如在教授“图文混排”这一章节时,先给学生们看老师做好的样张,图文并茂,色彩鲜亮,引起了学生的浓厚的兴趣,接下来再讲解操作过程。这样先给学生以刺激,使其产生兴趣,遵循着学生的兴趣去教,不但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操作步骤,还能让学生对文字排版的有关知识加以巩固。这样的教学氛围,老师乐教,学生爱学,收效极好。
同时,中职计算机教师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扩大眼界,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的内容可以是:组装电脑、用计算机编排打印校报墙报、设计学校网站、参加省市的比赛等。同时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全体学生都参加的指法练习、编辑排版、网页设计等操作竞赛,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中职学生的职业特点要求我们应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注重社会实效,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实践课程除了完成作业外,应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增加课程设计的内容,教师在设计实践课程题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课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发现和创造一种新观念与新方法的能力。
在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生把计算机技术与高科技划上等号,因此大都不具备学习计算机必须具备的背景知识及对其应用范围还普遍缺乏或是感到学习的恐惧,而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在对计算机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引发的。因此,我们备课时要尽可能挖掘学科的创造思维因素,唤起学生的创造意识。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于每一概念、每一问题的提出都应精心设计与安排,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而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从实际应用出发,贴近日常生活,使学生对问题感到有解决的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形成创造性心理品质。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众所周知,一堂成功的计算机课不在于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而在于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过程,既要求老师认真教,也要求学生努力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針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使教学的深度、进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使每个人的才能都得到充分发展。例如,针对同学们对计算机知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自习时间给他们读报纸刊物上的一些新理论新方法,让他们了解自己知识的不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一些同学反应快、容易满足的特点,经常给他们出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提醒他们的知识掌握还不够全面;针对掌握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信心不足的同学,则多提问些简单实用的问题,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对同一探究任务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与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探究,确定不同层次的探究任务。教师要善于为那些低水平的学生创造一个不易失败的情境,把适合的问题和机会留给他们,同时给水平较高的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活动,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例如笔者在设计“Word表格的设计”这课时,根据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就设计任务进行了分层:基本任务——插入表格并输入格内内容;进阶任务——数据修改、保存及行高与列宽设置;挑战任务——修饰工作表,如设置表格边框、背景等。这样就解决了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都能完成不同的任务,提高操作技能。
五、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课题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实验法等。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主要采用讲授法,通过精讲加巧练,使学生达到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对上机操作课,主要采用讨论法。通过讨论,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探索,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课题式教学法也主要是用在上机课上,做到每课时一个专题(包括例题和练习)。多媒体教学法则通过制作一些幻灯片,融入一些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使讲解的内容和操作的过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一般情况下,在授课时不必要讲满一节课,总是留下一些时间回答学生在上机中遇到的问题。而上机课只是在一些难懂的地方演示一遍给学生看,其他时间留给学生去摸索、创造,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在教师安排、监视下好得多。
六、在计算机教学中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学习内容的相对滞后,使得课堂所学非将来之所用的情况越来越突出,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如何在教授这些相对过时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计算机教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将是形形色色的软件,越是最先进的软件,越没有人教他们如何使用,只有在学校的教学中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才能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从容不迫地面对陌生的软件,并主动地学习利用。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不是不要老师,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随机性和多样性突出,更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和充分的备课。学生充分的自主,还可能带来气氛的活跃,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既要保持良好的氛围,又不使之进入无序状态。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课任教师只有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钻研并改善教法;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不断启发学生,采用最有效的教法循序渐进进行授课,才能使得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熊文君.基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反思[J].硅谷,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