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困生作文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2015-01-13 23:15康祯成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命题学困生作文

康祯成

长期以来,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缓慢一直是制约他们语文整体能力提高的“瓶颈”。主要表现为许多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唉声叹气,谈“文”色变。作文时“咬着笔头低着头,搜肠刮肚无写头”,视作文为苦差。在这一点上,学困生的表现尤为突出。学生作文出现如此境况的症结何在,实在令人深思。如何高效率地激发学困生作文兴趣,就成了摆在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非常紧迫的教研课题。

笔者经过十几年摸索尝试,逐渐形成了自己对此问题的几点粗浅看法,现不避鄙陋,斗胆表述如下,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困生的情感火花和闪光点

1.从言谈中捕捉

一次,一位学困生谈起她家庭的不幸:由于父母不和,没人管她,弄得她连交作业本费的钱都很难凑齐。病了,就咬牙忍忍,实在不行了,只好含着泪水乞求父母给点钱。我当即鼓励她勇敢地写出来,于是,一篇题为《爸爸妈妈,你们握手言和吧》的作文写出来了。该文有血有肉,有情有理,“言为心声”,反映了父母不和给子女造成的不幸。在全班读后,同学们无不双眼含泪。这篇作文既使该同学倾诉了苦衷,又无形中感染了他人。真是一举两得,效果奇特。

2.从作文中捕捉

多年来,我改学困生作文有个不大不小的习惯,就是喜欢找“闪光点”,只要发现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就像沙里淘金一样,喜不自胜。一位同学在一篇题为《心里话说给老师听》的作文中,诉说了他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苦恼与无奈,但情绪极为低沉伤感,而且材料选择和遣词造句能力非常一般。我想:是一“笔”定音将它打入另册呢,还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呢?沉思良久,我决定再将这篇作文读一遍。读完后我惊喜地发现该文亦有可取之处:思路明晰,条理清楚,很有层次感,書写状况也较以往有所改观。后来我向该同学面谈了我对该文的以上看法,他非常惊讶,眼里充满了感激。自此以后,他改变了对作文的态度,乐此不疲,过去作文中频繁出现的错别字也少了许多。

二、讲究作文教学中的命题艺术

作文命题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好的命题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思路,启动学生作文的激情和兴趣,而且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冲动。那么,怎样命题才算恰当、科学,才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我认为,作文命题一定要注意把握学生心理,掌握学生特征。

1.抓住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命题

命题时,尽量使题目新、巧、合,具有触发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钻到学生心里出题”,可命制诸如《妈妈的(笑、烦恼、心愿)》《暑假打工,利大,弊大?》《学生烫发美不美》之类的题目。

2.抓住学生渴望沟通、渴望认同的心理命题

教书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培养一个个心理健康的人,而沟通正是人们最需要的。让学生有个倾诉对象,可以增进学生与老师、家长、同学等的沟通,也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师可命制《我和爸爸说句心里话》《假如我是班主任》《老师,这次我真的没错》《我的一个小秘密》《我教同学诗朗读》等题目,让学生有话想说,有情能诉。

3.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找准写作爆发点命题

作文命题,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爆发点,激发其写作的冲动。校运会是学生们所熟悉的,一场运动会让学生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径赛中冲刺的一瞬间,教师可据此拟出《激动人心的几秒钟》《冲刺》《揪心的期待》等题目。另外多半的独生子女被父母宠惯了,大多缺乏责任感,命题时可考虑给他们一些问题,压压担子,根据学生好表现、想试一下的心理,可命制《我终于学会了蒸米饭》《假如我值周》《同学发生争吵时我该怎么办》,文章写来便有话可说,有理可讲了。

三、摘掉有色眼镜,用发展的眼光客观评价学生

有些教师为了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常常不愿在学生面前放下架子,对待学困生作文的态度尤其如此。他们多是用习惯眼光审视这类作文,忽视了学困生也同样具有发展潜能这一事实。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要提高激发他们作文兴趣的效率,还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须有一颗平常心

要始终以促进学生写好作文为出发点,不要用过分挑剔的眼光看待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尽可能多地发现作文中的可取之处,让学生从中看到“曙光”,增强信心。

2.在作文批改中,应提倡多批少改

切忌随意改变学生作文立意和行文思路(特殊情况除外),也不宜将学生作文勾画圈点得面目全非。这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至少经过你“动大手术”之后的作文已无法表达作者原意了。比较适宜的做法是: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诸如字词句表达的错误只用相关符号标出即可,不做任何更正修改。这样做既可避免学生“坐享其成”,又可减轻教师工作量,一举两得,岂不美哉?然后,教师可把主要精力用在写批语上,这便叫做“好钢用在刀刃上”,事半功倍。具体操作上要做到流露真情,鼓励为主,不避缺点,有理有据,实事求是地评价作文的优缺点。既不能“报喜不报忧”,也不能刻意渲染其缺点。过分夸大优点会导致差生“飘飘然”,一味地铺陈不足又会挫伤学生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要恰当把握分寸和尺度,防止走向极端。

四、突破旧的作文评讲模式,让评讲课“活”起来

作文讲评是整个作文教学的最后环节,是许多教师苦心追求的,而实际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应提倡那种师生共同参与、平等交流的民主教学方式,让民主的“春风”真正吹进作文讲评课,具体做法是:变教师“婆婆”式的说教或“权威者”的指点为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师生在人格对等前提下的思想碰撞,使学生在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心智的启迪和潜能的激发。因此,在作文讲评中,教师始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同时也必须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这样做,能更加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另外,师生共同参与讲评,体现了评价主体、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大大增强了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也能有效避免作文评价片面的弊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历来是语文教师一人说了算,基本上没有其他评价主体的介入,这就难免存在片面或失当。平时的作文训练,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平等参与,见仁见智,各抒己见,这样的评价结果肯定比教师一人的评价客观公正得多,相应地,习作者也比较易于接受评价意见。

当然,激发学困生作文兴趣的途径和方法绝不会限于本文所列几点,限于篇幅和笔者水平,本文就此打住。一得之见,缺漏未可知数,权作抛砖而已,期待大家继续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命题学困生作文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下一站命题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