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英
【摘 要】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就是给学生一个自主管理的支点,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让学生实现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让他们直接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的主人。
【关键词】学生;自主管理;调控作用
在班级工作中,如何构建完善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为主的机制,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呢?下面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一、自主管理制度化——有章可循
自主管理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由原来的直接管理变成间接调控。班主任对班级的间接调控主要是通过班级的管理制度来实现的,因此,实施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模式,就需要建立合理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1)在班级工作中,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文明公约》确定为班级管理的“宪法”,把它们悬挂在教室,并组织学生经常性的进行学习、回顾、讨论,引导学生时常进行对照自查。在此基础上,学校编印了《宣庄小学文明礼貌三字歌》,人手一份,让学生琅琅上口地背诵,把“宪法”的内容细化为学生每日生活、学习各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外在的要求内化成了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行动,使班级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自觉遵纪守“法”的风气。
(2)在学生们自由、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制定了班级的班规和学生自己的行为达标标准,从学习、紀律、品德、体育、卫生、日常行为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规范要求,由于这些班规是学生们自己制定的,在执行中,学生们都较为自觉,而且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地采取了内外因相结合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外在教育规范的内化。
(3)根据班规,建立起了一整套学生自查自纠、值日班干部督促机制,把外在的强化、监督和学生自觉地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能真正落到实处。班主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自主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并作出恰当的讲评,帮助学生、班干部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提高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水平。
二、自主管理目标化——有的放矢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差,心理和行为上已经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不高。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完全有可能让他们实现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让他们自己直接参与到管理中来,成为真正的主人。我们老师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加强学习,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素质教育的内容与要求,理清自己班级管理的目标与实施策略,尽快适应新的教育管理改革。
接受一个新班级后,班主任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调查(问卷摸底、查看录取档案等),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学校将新学年第一个月(9月份)定为目标教育月,各班根据学校、年级组的整体目标分头制定明确的班级奋斗目标,每个学生又根据班级目标制定个人具体目标,自我加压、自我激励。班级奋斗目标以创建校级良好班集体、区级优秀班集体及文明班级等为载体;学生个人具体目标以“合格小学生”要求为落点,争获单科合格证书和“合格小学生荣誉证书”。(我校“合格小学生”的八条标准为:对人有礼貌,懂得尊重人;热爱劳动,能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能写一笔规范字;有一定的兴趣爱好;文化课成绩优秀,消灭不及格;能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学生每有一项成绩合格,就颁发单科合格证书,全部合格后,就颁发“合格小学生荣誉证书”。
三、自主管理全员化——各负其责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通常是由班主任统领全班,班干部协助班主任工作,班内事务或由班主任亲历亲为或由班主任指令班干部完成。这种管理方式使得大多数学生处于被管理的位置,精神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消磨了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全员参与”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参政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笔者创建的这套管理办法中,设有班委会,班委会下设纪检组、学习组、文体组、宣传组、生活组,各组下面又分设有小组,每个小组分管1项班级事务,然后把所有的学生分到各个小组中,每位学生都有一项管理职责。每位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其他学生进行管理、监督、考核评价,同时接受其他同学的管理、监督、考核评价。这样使得所有的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形成了相互管理、相互监督的管理格局。这套管理办法的实施不单是使班级出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在相互管理的过程中,所有学生能力得到了锻炼,增强了自信心;学会了平等互助、相互尊重;学会了自律和公平公正处理问题。
四、自主管理网络化——横纵延伸
一个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建立,离不开班主任在前期所做的大量工作。在模式建立之初,教师首先是要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学生。这里的了解必须是全面的,是指对学生学习、纪律、特长以及不良习惯,甚至是脾气、性格等各方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好各个小队的能力,使各小队在一个起跑线上,可以相互竞争、相互学习。这些工作是需要班主任进行协调的,如果放任让学生自由组合,则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到时就无竞争性和可比性了。我曾经尝试让小队长自由选择自己的队员,我发现小队长多从个人的情感考虑自己小队的选择对象,而不是从各方面全面的去考虑,于是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因此,班主任在构建班级自主管理网络时,应充分考虑各个小队之间的平衡,做好协调者。
另外,教育是三方面的,即学校、社会、家庭,其中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而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家校互动的协调者。
班主任可以通过自己、组长、组员,将班级管理的形式介绍给家长,听取家长的意见。也可以建立家校平台,将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在反馈中,应注意多讲讲孩子在小队竞赛中的表现好的闪光点,引导家长多方面的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甚至可以吸引家长参与到小队活动中来。
五、自主评价多元化——优势互补
在传统的学生评价中,激励往往是班主任或学校领导对学生实行上励下受、单向而行的“一元化”激励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不高,受激励对象少,不能对每一个同学起同等作用,同学之间出现不合作、或不健康竞争现象,大大地削弱了班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这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实施学生自主管理-自主评价以来,教师或领导就不必“事事关心”只需在一旁稍微“旁击侧敲”渗透一下。学生的评价工作就可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集体评、教师家长协助评等多种评价手段,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学会自我评价,从而激发其按“自主教育”的新理念、新要求,奋发进取,争取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这样,学生充分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的价值,发掘自己和他人的闪光点,弥补不足之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总之,在学生的自主管理过程中,学生是自主教育的主体,班主任应是导演,在管理中起着引导、点拨、强化、调控的作用,把握好班级工作的节奏与度,协调干部(同学)间的一些矛盾,为班级民主管理创设适宜的内外环境。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形成班级民主气氛,养成民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独立,更自主。
参考文献:
[1]张延权.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杭州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