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奎燕
【摘 要】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越来越完善,在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安全、经济实用。教师在繁重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释放,能够集中精力帮助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了教学质量,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增强。
【关键词】数控仿真系统;教学;作用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结合机床厂家实际加工制造经验与教学训练一体所开发的一种机床控制虚拟仿真系统软件,可以满足大批量学生的教学需求。数控加工设备价格昂贵、占地面积大,而数控仿真系统软件可以在微机平台上运行,解决了培训时学员多机床设备少的问题,并为学校节省了大量设备购置经费。它可以对数控装置进行仿真操作,实践课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对原理的验证。学生可利用此软件进行仿真操作,同样会收到真实设备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数控专业很好的学习是依赖于学习兴趣的。数控专业涉及编程以及实际加工两方面的问题,学生既要学习好理论知识也要加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于一些比较枯燥和抽象的理论,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一样,往往会出现一些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错误。传统的数控教学中由于数控机床设备的有限和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往往理论跟实践不能有效地结合,实践落后于理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足。而数控仿真系统的运用可以让教师在讲解完理论后学生直接在计算机模拟系统中进行仿真模拟训练。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仿真计算机系统对学生的编程以及模拟训练进行监控,并且进行直接的指导,这样不仅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帮助学生熟悉数控设备机床的基本操作
由于办学资金、场地、数控机床种类多价格贵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机床的型号和数量非常有限,数控教学中,学生不能接触多种型号的机床,实际机床操作的次数和时间也相对有限。数控仿真系统全面模拟了数控机床操作的环境,不仅操作面板与真实的数控机床完全一样,操作的步骤也一致,数控机床工件的运动状况以及刀具的加工情况等都可以通过数控仿真系统直观地演示出来。学生可以通过数控仿真系统熟悉各种型号的数控机床对刀、工件装夹、刀具安装等一般操作。数控教学中,数控仿真系统还可以模拟演示不准确的数控程序和不规范的数控操作,帮助学生领会引发干涉和碰撞等状况的原因,在机床实际操作次数少的情况下,帮助学生熟悉各种数控机床操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利用数控仿真系统教学,减少了教师工作强度,促进了师生互动交流
指导教师在讲解编程指令运用时,每讲完一个指令及其应用举例,就可以利用“红蜘蛛”教学控制软件将习题从教学机发送到学生机上,让学生自行动手练习、调试。可以采用分组学习,将学生分成5~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一小组调试出一个结果,完后各小组进行比较,验证最终结果正确与否,教师最终发送标准答案让其对照,并分析每小组成果正误利弊,表扬答案正确的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思索,让其思考该项目还有哪些缺点和不足,从而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正确进行教学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自觉性
教学时所进行的教学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和教师评价。上机应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进行数控编程与操作练习时以教师评价为主,对每次的练习成绩及时登记。评价方法包括口头评价和试题测评,而试题测评方法包括课题测评及期末测评。教师对学生进行口头评价时应注意方式和语言的选择,对做得不好的学生不采用直接批评的方法,只是指出该学生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不太好,应如何改进。课堂测试应有较强的目的性,不是难为学生,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测试,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因此,测试题应与课堂教学、上机应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练习要求相适应。考前的复习应有较强的目的性,不应超出范围,课程的总评成绩不过分注重一次期末考试结果,而是更多地、客观地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教师有明确的教学目的,逐个系统、逐种机床进行讲解及安排练习,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恰到好处。
我国数控机床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起步较晚。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数控机床相对于学生人数甚少,数控仿真系统投入使用为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开发还有一定的不足,数控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和探究阶段。认真总结数控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积极应对其存在的不足,使其发挥在数控技能培训中的特殊作用,促进数控教学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燕.浅谈数控仿真系统在数控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19)
[2] 郑艳琴.数控仿真系统在数控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