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应是有情物,要有感而发。本文从生活中去找“感”、读书和积累中找“感”、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等三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感”在何方;何处而发;我手写我心;观察;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中学生面对的一大难题,就是写作。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我认为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思维方法,不知道怎样开拓自己的思路。所以有的同学面对一道道作文题,常常冥思苦想,最终也没有头绪。于是,就硬着头皮写下去。其实现在教者:重形式,轻内容;中技巧,轻筑基。这是非常危险的。其实,文章不是无情物。好文章总是作者心灵的颤动,感情的流露。我们所以写文章,是因为心中有了感受,需要把这种感受写出来与别人交流;而不是为写而写,更不是无病呻吟;要有感而发,这是写作的根本原则。
可见“感”对写文章是十分重要的,有了“感”才有写作的愿望,才有写作的激情,也才有写作的丰富材料。巴金对繁星进行了无数次的观察,获得繁星是母亲和朋友的亲切感受,才产生写作《繁星》的激情;赵丽宏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对文学有了深刻而真切的体会,才写出了《为你打开一扇门》。
那么,这些“感”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呢?
首先,我们要从生活中去找“感”。写作的源泉就是生活这个“万花筒”,我们都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只要睁大眼睛去关注它,敞开胸怀去拥抱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它,就会有丰富的收获。有些同学觉得生活枯燥,没有什么感受可写。其实每个人都拥有一个丰富的感情世界。即使不说每一天的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就是你的学校、你的家庭、你的邻居……也有许许多多事情会触动你的心灵。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用心体会,就会找到生活中的“感”。
其次,要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学会从观察思考中寻找“感”。因为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的素材;没有思考,就没有深邃隽永的文章。观察也是“感”来源的基石,思考是“感”来源的枢纽。观察是着眼于表面现象,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最后,从读书和积累中寻找我们要感受的东西。读书可以使我们从中吸取知识,可以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作文词汇,提高鉴赏能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赋诗也会吟。”书读得越多,积累越丰富,感受越深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我们要抒写的“感”。
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我们的内心世界会有丰富复杂的变化,对于自己的见闻、亲身的感受,怎样想就怎样写,“我手写我心”,如同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好像与朋友谈心一样坦诚、亲切。
我们心中的这些感受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起:
第一,选材时尽量选取自己最熟悉的人或亲身感受到、经历过的事。
“选材要围绕主题,要典型,要真实,要新颖。”[1]生活空间(环境)非常广阔,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多姿多彩。生活空间的广阔性与丰富性,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天地。特别是生活在农村,花花草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不是很好的素材。汪曾祺在他的散文里把我们里下河地区风土人情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世人面前,生活的点点滴滴尽收囊中。例如,魏巍《我的老师》中写“我”对老师的依恋和思念之情,是通过“我”与老师的友好交往、逐渐了解中产生深厚的师生情来写的,尽管作者选材仅限于我和老师之间,但这种师生之情却反映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感情。
第二,表现感情时尽力再现生活的本来面貌。
感情犹如涓涓细流,悄无声息,自然流淌,润物细无声,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不粉饰,不回避,客观流露出来,既不拔高说些违心话,也不贬低加进自己的偏见,以自己真诚的目光、公正的心态表现真实的生活、真诚的感情。《“诺蔓底”号遇难记》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典范。文章没有刻意地去美化这个人物,而是在展现生活的本来面目中揭示人物的伟大灵魂。
第三,抒情时努力抒写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实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2]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赵丽宏在他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一文中,真诚地告诉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这些肺腑之言,激起了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了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课程标准也有明确提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 、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3]总之,让学生自由表达与写作技巧的有机结合,当然这种结合不是两者的平分秋色,等量齐观,而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表达,而将写作技巧沉淀在学生真情表达的学生意识形态后面,成为一种善于表达的功力。
参考文献
[1]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白居易.与元九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扬州市教研室.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刘国民,男,1972年生,汉族,江苏高邮人,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江苏高邮汉留中心初中。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