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苗
【摘要】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通过话语进行交流、沟通,保证语文课堂的顺利进行。教师通过精彩的教学话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课堂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等。本文旨在从话语的角度入手,探究语文课堂话语的功能、形式、特点,分析研究语文课堂教学话语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课堂;话语;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话语”,是指人们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语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话语通常通过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来完成,即板书和课堂教学口语。语文课堂教学话语是在语文课堂这样的特殊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语文教师利用话语能够充分调动起课堂气氛,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展现话语中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意蕴,从而形成经典的语文课堂。
一、语文课堂教学话语的功能
在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话语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一)表达描述功能
话语的表达描述功能,指的是发话者对教学内容作叙述或描 绘。[1]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话语对语文课堂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叙述和描绘,运用书面语言板书明确所讲内容的重难点,运用口头语言对语文课堂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叙述,从而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形象。
(二)熏陶感染功能
熏陶感染功能指的是发话者传递的信息传染并引导着受话者的行为和态度[1]。语文教材中的每篇作品都是极富意蕴的佳作,因此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话语也应该极富感情。语文课堂中的教师话语能够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教师话语中感受作品所蕴含的情感。
(三)交流沟通功能
语文课堂中教师话语的交流沟通功能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话语与学生进行课堂的交流与沟通,形成平等的语文课堂。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使用话语来对作品进行解读,传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二、语文课堂中教师话语的表现形式
(一)交流形式
语文课堂中师生交流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行为,是语文课堂中不可避免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保证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交流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二)推断形式
推断形式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老师会将自己的意图用话语的形式有意无意传达给受话者的过程。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为了将学生引到自己所设置的答案中去,会使用激发——反 馈——评价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话语来进行课堂的教学和对问题的推断。
三、语文教师话语的特点
(一)语文教师的教师话语要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结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语文话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具。语文教育绝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工具或技能,更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和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2]教师话语要具有感染力,用深刻凝练的语言去诠释作者的人文关怀,启发学生对于作品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同时,教师话语也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在语文课堂中的教师话语中,注意教师话语的规范性,使用规范性的语言,注意教师话语在使用时的语序、用词等,在课堂教学的教师话语中充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二)语文教师话语以情动人的特点
许多文学作品是以“情”来贯穿全文的,“情”是文学作品的根本。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运用富有感情的话语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氛围的情感世界,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所要表现的情感,教会学生感受、感悟。
三、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话语分析的意义
语文课堂教学话语随着教育界对教学课堂的重视,也被人们逐渐关注,语文课堂教师教学话语的分析不仅旨在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话语创设语文课堂情境,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教师话语中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同时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话语的分析具有以下意义: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3]语文教学活动亦是如此。分析语文教师的教学话语,引导教师使用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话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同时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合理使用教学话语,激发学生使用自己的课堂话语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融入语文课堂,从而也就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
庄文中先生在《构建中学语言教学体系》一文中说:“学习语言的基础知识,培养理解和应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养成实用语 感……养成学习、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素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4]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规范的教学话语教会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运用生动的话语,提高学生对文学当中语言美的鉴赏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这就是所谓的“话语之外无教学”。[4]
语文教学课堂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学话语的使用更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话语的使用问题还有更多值得深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1]余昱.交流的契约——析语文课堂教学话语[J].学科教育理论研究,2000(8).
[2]朱绍虞.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庄文中.构建中学语文教学体系[J].中学语文教育,1998(1).
[4]石殴.试论教学话语与师生理解[J].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6).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