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茜 王晓虹
【板块一】概括主要内容,提出学习目标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夹竹桃》一文,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你会选择文中的哪一句话呢?
生:“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师板书:韧性、幻想)
师:这句话不仅概括了全文的内容,还抒发了作者对夹竹桃由衷的喜爱。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知道文章写了什么。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看一看文章是怎样写的?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今天,我继续走近季羡林,走近他笔下的夹竹桃。
【评析】选择文中的语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不仅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考察,更是一种阅读方法的引导,是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的有效训练。在此基础上,呈现出的指向于“怎么写”的学习目标,使得本课的教学活动有了聚焦点。同时,也较好的完成了由了解作者“写什么”到探寻作者“怎么写”的教学过渡。
【板块二】品词析句,体味文字是如何表情达意的
1. 品读夹竹桃的韧性
(出示自学提示:默读文章第4自然段,画出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词句后,看看作者是如何来写的?你有何感受?有何发现?选择一处作批注。)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家的读书心得,你关注到了哪些词句呢?
生:我画的句子是:“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我从“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感受到夹竹桃很有韧性,生命力很顽强。
师: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听。(生读)
师:是啊!默默中透露着坚韧。还关注了什么?
生:我画的是:“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这句话让我感觉到无论气候如何变换,夹竹桃依然迎风吐艳,韧性很可贵!
师:排比句读来富有节奏和气势,夹竹桃的韧性也就在这字里行间传递了出来。
生:我发现最后一句作者运用了反问句。
师:为何这样写呢?改成陈述句不好吗?
生:反问句更加强调了夹竹桃韧性的可贵。
师:是啊,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读一读,体会一下。
【评析】品词析句,引导学生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就是在引导学生在言语内容和形式上去发现作者是如何来表现夹竹桃的韧性的。由于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怎么写”的目标展开,其间又注重了对语言的感悟,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有序、有情、有效。
师:同学们,你们很会读书,读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张老师读这一段时关注到了一个词——(板书:一声不响)这个词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的,但作者却用它形容了夹竹桃,从中你能读出什么呢?
生:我读出作者很喜欢夹竹桃,他把夹竹桃当成人来写。
生: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让我感受到夹竹桃默默无闻、毫不张扬的品质。
师:是啊!作者把夹竹桃当作人来写,赋予夹竹桃人的思想、人的品格,把夹竹桃写活了。这就是隐藏在作者言语表达中的“秘密”。像这样的词语还有一处,你能找到吗?
生:无不奉陪。
师:(板书:无不奉陪)这是一种怎样的奉陪呀!快速浏览这一段文字,看看哪些句子体现了夹竹桃的无不奉陪。
生:“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生:“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师:是啊!夹竹桃不争春,不闹夏,不哀秋,无论气候如何变换,无论季节如何更替,任由百花花开花落,它依然迎风吐艳。它看起来默默无闻,毫不张扬,但内心却有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同学们,这段话你怎么读能表达出夹竹桃强大的内心世界呢?(生读句子,师评价)
师:同学们,你们看,有些词语乍一看上去平平淡淡,但当我们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根植于语言的土壤中时,这个词所蕴含的情与味也就溢于其中了。这也是作者言语表达的奥妙之处。
【评析】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指导的。从“一声不响”“无不奉陪”的教学中可以感受到,看似平常的词语,联系具体的语境细细嚼来,其表情达意的效能学生才可具体感受。学生在发现、感受词语的这一过程中,探寻到了作者言语表达的精妙,也进一步体悟到了作者内心真挚的情感。
师:我们不妨继续来嚼一嚼这个“无不奉陪”。读着这个词语,它会使你联想到课文的哪一段文字呢?
生:第3自然段。
师:让我们一起到季老的百花园中去逛一逛。(出示第3自然段内容,春、夏、秋,分人合作朗读)我们再齐读描写夹竹桃的语句。(生读)
师:你看,当我们把这个“无不奉陪”联系着上下文,前后勾连着去读时,这个词所蕴含的情味也就更加浓厚了。这就是“大师”的语言魅力。让我们再来好好的品一品这段文字。(师配乐读,指名读)
师:读着这段经典的文字,让我不禁想起了季老的一段经历。(出示文字:季羡林,在“文革”的十年浩劫中遭受迫害,惨挨批斗,还被关过牛棚并下乡劳改。当时许多同志都不堪忍受这种非人的生活,但他不抱怨,不自弃,最终挺了过来。“文革”后他重见天日,恢复了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职位,还当过北大副校长,他笔耕不辍,著作丰硕。)读着这段文字,再想想文中的夹竹桃,你又读懂了什么呢?
生:我读懂了季羡林先生就像夹竹桃一样充满韧性。
生:季羡林先生没有在“文革”中倒下,是因为他有着夹竹桃般的韧性。
生:季老从夹竹桃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师:是啊,季老的一生是大起大落的一生,正是有着夹竹桃般的韧性,支撑着他一步步走向成功。从这平凡的夹竹桃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借夹竹桃道出了自己的情怀。(板书:借物咏怀)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透过语言文字你们不仅读出了夹竹桃的韧性,还读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读名家名篇时,我们不妨去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当我们了解作者(板书:知人读文)时,一定会对作者所写的文字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相信你必定会有新的感受。(生读)
师:有人说:“文章‘写什么人人看得见,而‘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秘密。”读文章时,我们要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关注文章的内容,一只眼关注文章的表达,那么,我们的读书收获才会更多。
【评析】出示季老生平的一段简介,深化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表达方法的体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掌握了知人读文的阅读方法,他们透过文字读出了文字背后的东西,进而也探寻到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原因所在。
2. 品读作者的幻想
师:用上老师教你的方法,自由读一读第5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生默读)
师:第5自然段作者写了自己的三次幻想,大家好好读一读,你在句式的结构上能发现什么秘密呢?
生:我发现作者三处都用了“我幻想它是……就……”的句式。
师:作者采用这样相似的句式来写,使你读起来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觉得读起来很有趣,语言很朴实,很押韵。
生:我仿佛也沉浸在了作者的幻想之中。
师:是啊,朴实却不乏味,相似的句式更加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正像这位同学所说,似乎把我们也带进了季老的想象之中。
师:发现了句式的特点,请大家再读一读这三次幻想,看看在内容上你又能有何发现?作者是如何来写这三次幻想的?(生读)
师:很多同学紧锁着眉头,看来有困难了。张老师把这段话读一读,请你仔细听,听听我的朗读有什么变化,想想我为什么这样读?
生:我发现老师在读每一句前半句时语速较慢,后半句的语速较快。
师:是呀!我为什么这样读呢?你发现了吗?
生:我知道了!前半句是静态描写,所以老师读的很慢,给人一种很安静的感觉;后半句是动态的描写,所以老师语速加快了。
师:哎呀!这么大的一个秘密被你发现了。佩服!(握手)你们看,就在这动静的交融中,作者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妙的梦幻境界,真是妙趣横生!你们读一读。(师指导读出动与静的对比)
师:季老写这段文字时已50多岁了,很难想象一个50多岁的人竟有如此孩童般丰富奇妙的想象,这让我想起他的一句话——(出示: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我想,正是因为季老对夹竹桃由衷的喜爱,才使得他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想象,难怪有人称他为“夹竹桃的知己”。如此美妙的文字,如此丰富的想象,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学生背诵)
师:第4自然段作者写了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这是作者的所见;(板书:实写)第5自然段作者由月光下的夹竹桃引发了丰富的想象,这是作者的所想。(板书:虚写)正是这实与虚的交融,才使得整篇文章内容充实而灵动。你看,大师的作品,大到谋篇布局,小到遣词造句,都值得我们细细咀嚼,慢慢玩味!
【评析】引导学生发现段落结构的特点,发现作者表达方式上的特点,在发现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感受作者构思与表达的精妙,进而感受到经典文学作品的“经典”意味,这也是执教者落实“探寻作者怎么写”教学目标的有益尝试。
【板块三】回顾学习过程,梳理学习收获
师:课文学到这就要结束了,能从文章内容、读书方法、写作方法或其他方面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吗?
生:我知道了“借物咏怀”这一写作方法,以后可以学习。
生:我知道了夹竹桃是一种虽不名贵,但充满韧性的花,我也要学习它的这种品质。
生:我知道了读文章时,要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关注文章的内容,一只眼关注文章的表达,我们的读书收获才能更多。
生:我还知道读名家名篇要“知人读文”。
【评析】回顾总结不仅是梳理学习的收获,有利于帮助学生完善个体的认知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中高年级这种指导尤为重要。这种回顾总结,可以针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也可就同一类型课文的学习展开。
(作者单位:徐州市鼓楼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