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语言品析,品味诗歌之美

2015-01-12 18:52杨步红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原诗意象想象

杨步红

诗歌语言精炼纯美、想象奇特丰富、感情充沛真挚,作为一种精粹的文学样式,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然而,诗歌教学历来被认为是难点,我们似乎也习惯于这么一个观念:诗无达诂,诗无解释。在实际的诗歌教学中,我们大多强调的是读、背,甚至还引入抽象的概念和术语,进行支离破碎的讲解,试图把握诗歌的内在意蕴,但结果往往是丧失了诗性,失掉了诗味。解释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诗只能用诗本身来解释。就教学内容而言,我们要尊重诗歌自身的特点,从审美的角度出发,立足对诗歌的语言品析,引导学生带着鉴赏的钥匙去开启诗歌的大门,使诗歌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诗歌的魅力所在——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美?使其受到美的感化与熏陶。为此,我让学生品析鉴赏诗歌。

一、 多层次朗读,感受诗人的情感

对于诗歌而言,朗读不仅是教学手段,其本身也是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只有多读,读者才能跟诗人接近,才能“入境”。朗读可以使静止的诗句跳动起来,把读者带入诗的境界。教学诗歌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进行有滋有味的朗读,在声情并茂中,再现诗中的形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歌朗读要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韵味。采用艺术化的朗读,鲜明地表达出作品的艺术形象和内在感情,不仅能省去教师由于无法尽情表达而产生的教学困难,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把握诗的情感脉络。例如教学《行路难》,余映潮老师先指导学生读成“四三”节奏,因为李白要抒发急切心情,这样的节奏更贴切。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读出抑扬,心情低落要“抑”,奋飞憧憬要“扬”,余老师示范了“停杯投著不能食”和“长风破浪会有时”两句,让学生感受语调的不同。最后,要求注意音节的停顿,如“心茫然”要读慢点,“济沧海”声音要延长。学生在反反复复的诵读中,越读越有诗意,朗读本身也成了诗的一部分。

一首诗作美感,不仅仅在于它传递出的情感,也在于它跳跃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在一定程度上,如果你读好了,也意味着你读懂了。诗,就在于一种诗意,有时并不要你来解释,也难以解释。将朗读融入诗歌的学习过程,在多层次的朗读中落实具体的重音、停顿、语速、语气和语调,感受诗歌的情感,体会并演绎其中的意蕴。

二、 赏词析句,品味诗歌的形式美

诗歌本身就是抒情与美的化身。我们常用“如诗如画”“充满诗意”来描述美好的事物。对于通俗易懂的诗歌,教师不宜在主题思想上多做纠缠,而应将教学的重点转向感受诗歌的形式美,解决学生不喜欢学诗的问题,从整体上感受诗的遣词造句,品味诗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美。如教学郑愁予的《雨说》,重点引导学生细读诗句,从结构、句式、修辞、呼应、童趣等方面来品味诗的美。全诗共九小节,其中五次以“雨说(我来了)”为起头作提示语,是雨叙说的内容和情感递进的线索,使全诗内容紧凑、脉络清晰、富有条理、前后衔接自然,体现了结构之美。全诗多用相同或相近的句式,如“等待久了……等待久了……”;“……见了我笑弯了……见了我笑出了……见了我笑斜了……”;“只要……笑……就有了;只要……笑……就有了”等句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读起来琅琅上口,同时还突出某种情感,体现了句式之美。另外,诗中有大量表现童真童趣的词句,如“喑哑、乳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踩田圃的泥土、跟鱼儿说声好、爱玩、襁褓、吃着苹果擦着嘴”等,使全诗充满儿童式的想象,富有童真、童趣之美。

从词句入手,对诗歌的形式进行赏析,可以体会到诸多的美点。而且这种鉴赏活动,立足诗歌具体可感的词句,使学生的鉴赏活动具体形象。与此同时,也只有对诗的外在形式进行鉴赏,透过语言的密码,才能更好地把握诗的内在意蕴。

三、 调用学生的经验,理解诗人的情感模式

诗歌大多反映诗人独特的情感与体验,加之诗本身的含蓄表达,使学生与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诗歌教学要让学生潜回自己的内心,观照自己的内心,将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和认知经验调动起来,并与诗人的体验结合起来,沟通起来,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诗歌,理解诗歌。

调动学生经验,可以设法让学生通过回忆让经验重返现场,或假设某种情景,让学生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的心理反应,也可借用他人的经验。如舒婷的《双桅船》以船和岸为意象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模式,即走与留的复杂感情。学生理解这首诗必须建立在对船与岸关系的理解之上。有位老师用回忆和假设的方法设置了四个环节:让学生初步建立起这种经验:(1)船能离得了岸吗?为什么?船能永远不离岸吗?为什么?(2)你坐过船吗?坐在船上,看着渐渐远去的岸,你会有什么感觉?(3)把岸想象成一个人,他(或她)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或她)跟你可能是什么关系?在船离开岸以后,你想跟他(或她)说些什么?(4)在岸上的人与在船上的人,他们在这一刻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随后的教学就利用学生被调动并建立起来的生活经验,分别从爱情诗、爱国诗、哲理诗等角度体会船与岸的意象对应关系。比较好地理解了诗歌的情感模式即岸与船的情感模式,走与留的矛盾。

四、 发挥联想,探求诗的美妙意境

诗是语言的艺术,善用含蓄、精炼的语言表现诗人细腻丰富的感情。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想象。好的诗歌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阅读诗歌时,可让学生以诗般精美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以多变的形式,对原诗进行再创造,达到训练语言、把握情感、探求意境的目的。

教学时可以对原诗进行译读。怎么译读呢?就是借助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在原诗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增加描写内容,突出原诗的意象特点、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把原诗的诗意扩展开来。如教学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时,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在教师的示范与指导下,进行诗歌再创造。将诗句“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译读为:在驿亭外的断石桥旁,梅花在荒僻的野外静静地开放。她远离皇庭名园,没有主人相伴,终日看不到赏花者的身影,更不要说能听到他们的赞美声了。

这样的译诗,不仅感受到了原诗的丰富意蕴,还译出了诗味。译诗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体验与再创造。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的同时,突出梅花的处境、形象特点和诗人的情感,加深了对诗的理解。要想真正品味出诗的意境,有时就必须从原诗出发,通过一系列的联想和想象,还原并沉浸到诗人创造的情境中去,探求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

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对原诗进行仿写。诗句仿写,是一种阅读的创生。在品读诗境之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进行仿写。在教学中遇到精美的诗句或片段时,应充分加以利用,并以此为范例,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仿写本身也是对诗歌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当然,诗歌教学中“写”的活动,要紧紧围绕诗歌鉴赏进行,以“写”带读,以“写”促读,真正实现读写的紧密融合。

五、 穿插背景材料,促进理解的深化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般不提倡对作者和时代背景作过多的介绍,但诗歌教学有其特殊性的一面,要想真正地读懂一首诗,要会知人论世。孤立地看作品,有时就很难把它读透。因此,在教学诗歌时,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背景资料的穿插。

教学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时,在仔细品读词句的基础上,穿插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陆游的一生屡遭排挤、打击、贬谪,可是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从不俗媚的节操,没有丝毫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再来读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梅”是他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人生遭遇与高洁坚贞品格的化身。陆游从自己的遭遇出发,看到了梅花败落的凄凉,由此伤感,写出了“零落成泥碾做尘”,那是失意志士的孤傲坚贞形象。同样,引入资料,让学生知道毛泽东一生不畏困难、积极进取、坚定乐观,具有政治家的超强胆略和气魄。再联系当时的创作背景,就能体会到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毛泽东从飞雪中看到了春天,看到了梅花的俏丽夺目,看到了未来的曙光,写出了“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自信乐观者的写照。

另外,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一些特定的意象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如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再如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就是思念,柳就是离情别意。如果学生熟悉这些意象,会给理解诗歌、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可相机进行这类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常识积累。

诗歌的特质在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在实际教学中,绕不开对诗歌隐喻的解密,但又不能贸然借助概念与术语直接去解释,否则就肢解了诗意。诗歌的教学内容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纠偏与完善,但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以鉴赏为基点,再现、品味并创造诗的美,应该是诗歌教学的基本方向。

(作者单位: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原诗意象想象
快乐的想象
峨眉山月歌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改诗为文三步走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