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春HU Xiao-chun 陈法东CHEN Fa-dong 曾达开ZENG Da-kai
SBAR(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最初应用于美国军队和航空业,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清晰、有效的沟通交流。护士交接班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急诊重症监护室是收治各类急危重症的专科,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护理交接班次数多,若发生任何沟通上的问题,势必造成患者的安全隐患。为了促进医护人员之间有效的交流,2014年2月笔者所在科室开始在护理床头交接班中采用了SBAR的交流模式。应用至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一般资料。急诊重症监护室共有床位35张,护士70名,女性67名,男性3名;年龄22-44岁,平均26±4.5岁;本科30名,大专40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22名,护士43名;护龄小于3年24名,3-5年31名,大于15年名。
2013年 2 月~8月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患者390名,男性289名,女性101名,平均年龄50岁;2014年2月~8月收治410名病人,男性300名,女性110名,平均年龄5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监护天数、疾病种类、APACHE评分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实施方法
2.1 交接单的制定。通过学习SBAR交流模式,根据科室特点,在原有的交接班基础上,制定新的交班模板,将SBAR具体步骤分解到交接班内容中,固定格式。顺序S-B-A-R。S:是指发生了什么。沟通重点:(1)患者姓名、年龄、床号,(2)主要想沟通的问题与传达的情况(本班的主要病情变化);B:指患者基本资料,沟通重点:(1)住院日期、主诉、诊断,(2)主要病史(现病史与重要过去史),(3)重要阳性检查,(4)主要治疗与特殊护理;A:根据目前的资料所作的专业评估,沟通重点:(1)最近生命征象数据及所观察到的改变状况或检查数据,(2)患者意识、瞳孔、管道、皮肤、饮食、用药执行、患者心理状况,(3)指出潜在的护理问题或风险;R:指需要什么,沟通内容:(1)包括已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2)建议需下班关注的护理建议、需下班待完成的事项,见图1。
图1 急诊危重病房SBAR模式病情交接单
2.2 SBAR的培训。以护士长为核心,带动全科护士参加护理部组织的SBAR沟通方式的整体培训,结合各专科个案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并组织考核与反馈。同时护士长每周跟随护士参与床头交接班,根据交班情况,予以指导。使每一位护士认识到SBAR的沟通方式是一种标准化、结构化的沟通方式,能正确的、系统的传递患者病情信息。
2.3 交班流程。(1)交班者在交班前按照格式填写并签名,其中基本资料只需填写一次由患者入院时当班护士填写。(2)床头交班时:交班者根据具体内容进行交代,双人共同检查患者。(3)交代完毕后,接班者确认无误后签名,如发现不符,交班者予以处理,或给予说明并记录在备注中。
2.4 效果评价。评估因交接不良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投诉例数以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及护士对病情掌握情况等方面,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每周随机选取2-3名患者,检查护士对病情的知晓情况、子项满分为10分。向转科患者或直接出院患者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自行设计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护士态度、技术、责任心、耐心解答、知识宣教5个方面的内容。每项为20分,满分为100分,发放调查表,实施前后回收率分别为95%与96%。
2.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后,因交接不良导致的不良事件或隐患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比较,见表1。
2. 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后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的比较,见表2。
表1 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投诉例数及患者满意度比较[n,%]
表2 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后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各项平均分比较(±s)
表2 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后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各项平均分比较(±s)
时段 检查人次 住院原因诊断 既往史用药史过敏史 病情演变辅助检查 治疗护理措施 存在风险 护理重点应用前 135 7.63±0.41 7.87± 0.28 6.36±0.54 8.45±0.38 6.72±0.35 7.54±0.43应用后 140 9.04±0.34 9.54±0.33 9.05±0.37 9.18±0.29 9.25±0.31 9.47±0.41 P 0.041 0.043 0.039 0.042 0.045 0.041
1. SBAR病情交流对保障患者安全有重要影响。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的研究,沟通障碍已成为60%以上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2]。以往病情交流交接班没有详细的流程和内容规定,自由性大、主观性强,交班内容简单,重点不突出,对患者的基本病情、重点病情变化及连续性护理措施交接不清,不利于接班者对有效信息的接收,影响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采用SBRA模式进行床头交接班,规范了交班的程序、内容以及流程,要求交班者充分掌握患者病情,根据交班表单项目顺序进行交接,内容清晰、更有条理、重点突出。接班护士可在短时间内逐项了解病情、治疗、后续的护理重点,从而更好地避免交接不到位的发生。实施SBAR模式交接班后,因交接不良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投诉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BAR模式病情交流模板应用交班符合当前医疗安全管理模式的要求。
2. SBAR病情交流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交接班是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控制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3]。重症监护室是无陪护管理,每天患者家属有半小时的探视时间,他们渴望了解患者病情,渴望得到良好的治疗与护理,对医护人员给予莫大的期望。在半小时探视的时间内,患者家属不断的询问病情、有关护理情况,以往护士未充分了解病情,不敢与家属沟通,家属只能等医生进行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士在病人家属心中的地位。应用SBRA模式表单进行逐项病情交接,对病情掌握充分,同时也明确了上下班护士的责任,促进了护士更好地去掌握病情,去落实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也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信任,提高了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满意度从实施前67.42分提高到了9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SBAR病情交流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重症监护室护理着全院最危重的病人,技术风险高。对护士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笔者所在科室低年资护士多、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应用SBAR模式之初,尤其在A与R方面,准确的评估、护理风险以及后续护理重点的提出,对低年资护士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促使低年资护士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对病人的评估能够综合分析病人目前的潜在风险,做出预见性的观察,一旦出现病情变化预警能及时予以干预。同时把护理重点列入交班的内容,能使接班者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护理病人。现在已把SBAR沟通模式列入了新护士的岗前培训中。
1 史广玲,刘夕珍,等.反交班模式在ICU护理交接班中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69-71
2 于佩佩,黎莉.SBAR沟通模式在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20)∶2535-2537
3 蓝莹,祝海香.英国病情交流SBAR模式在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