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全球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文化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总是不尽如人意。所以我们要向他人借鉴和学习。文章通过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了可行性的答案。相信对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日本企业文化;中国;启示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127-02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认可、实践与创新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整体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经营哲学、企业制度、行为准则、管理风格以及历史传统的综合。”[1]它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和作用。如今我国企业在拥有快速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种种企业伦理文化问题。日本企业文化成绩显著。企业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中日两国的文化又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在这种基础上,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向日本找借鉴是有很强的实际意义的。
一、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
(一)日本企业文化坚持“内主外辅”
“日本企业文化主要是日本的本土文化、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和产物。”[2]第一,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这主要是在明治维新以前。儒家的“和”“忠”在日本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也是整个企业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形成、日本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正式引进西方文化,所谓文明开化得以进展,形成了近代日本的基础。”[3]特别是二战后,在美国单独占领的情况下,日本积极进行企业制度的改革,向美国学习。1970年以后,日本通过比较和引进欧美先进的经营管理论,结合“全员经营”“命运共同体”等日本式经营管理理论和方法,充实了日本企业文化中的现代心理因素[4]。
第三,日本自身民族精神。自身的民族文化精神在日本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基础性和主导作用,它包括日本民族在自身条件下形成的民族文化和借鉴外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民族文化。
(二)日本企业文化突出以人为本
日本企业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不仅努力满足员工眼前的现实需求,同时也积极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在为员工职业人生规划上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在经营中坚持以员工为主体,创造充分训练员工、培养员工的环境,激发员工的主体和主人翁作用,例如日本的本田汽车公司美国分公司,“突出的做法是缩小工人与管理人员在地位上的差别,把工人当作群体的一分子,职工被称作‘合伙人”[5]。
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渐演化成三大模式并制度化。日本企业的三大经营模式:“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工会,被称为日本企业经营‘三种神器”[6],这三大经营模式在一定时期很好地践行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三)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公”“私”结合
日本企业很好的考虑整体和部分结合,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好地实现了“公”“私”的完美结合。一方面,日本企业把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日本企业文化的观点是,企业对于国家不单单是纳税的责任,还应该承担起社会文化、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责任,企业要有两个目标:企业使命和社会责任,即经济效益和社會效益。“企业是社会的公器。”另一方面,日本企业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拧了在一起。日本通过“三大模式”等,很好地把员工的命运与企业利益和国家前途紧紧地拧在了一起,爱企业就是爱自己。所以他们可以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积极奉献。
总之,日本企业在两个层次上都实现了“公”与“私”的良好结合,既注重内部对员工的定期职业培训和技能教育、关注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等福利问题,也注重参与社会公益活动[7]。
(四)日本企业文化讲究“和”“忠”精神
“和”“忠”精神渊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日本经过进一步发展,在其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和是日本高效能团队精神的基础,”[8]为日本企业文化的构建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源泉,同时也是日本企业管理中的哲学行动指南。“忠”主要是指对企业的忠诚,它构成了日本人日常观念中的最高境界,在企业里也是衡量员工最重要的标准。
在“和”“忠”精神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的家族主义传统。在当今日本,这种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已经渗透到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从管理到生产,从制度到习惯等等,它让员工自觉地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团队、集体就是家,同事就是家人。这些都在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凡事都是一把双刃剑。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日本企业文化太过于趋同性,不利于个人的创造性。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日本企业文化很好的把握准了“度”,避免了过于趋同,同时实现了对个人创造性的激励。
二、日本企业文化对我国的启示
(一)继承优良传统,努力学习他人
既是学习借鉴,就必然涉及自己的优良传统和他人的优点。我们应该把努力学习他人和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如:结合我国的人性管理与西方的理性管理,建设适合自己且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继承、发扬优良传统需要注意两个方面: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我国的文化特色。坚持我国的文化传统可以让我们有根可寻,坚持我国的文化特色不至于我们“邯郸学步”。但同时也要考虑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学习他人,这里主要是指日本企业及其企业文化,同样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日本企业文化中的优秀因素;另一个是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是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和努力学习他人的。
(二)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团队精神
21世纪,人才是企业在竞争中成败的第一大决定性因素。我国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并加以贯彻落实。不仅要对员工进行人文关怀,满足员工的现实性需要,为员工谋福利,更要结合企业的现实状况对员工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在员工的职业人生规划上提供帮助,让员工全面发展,达到自我管理的境界,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主体性作用。“领导者必须对自己的下属和员工进行指导和教诲,这是所有领导者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培养员工的重要方法之一。”[9]
社会化大生产更能突显出合作的重要性。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的现实需要我们树立起坚实的团队精神。企业要设法加强员工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利益相关性,培育员工共存共荣的意识,把企业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团队的趋同性”和“个人的创造性”之间的“度”,防止过于死板或过于松散。要把团队打造的既能行合趋同,又能自出机杼。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明晰产权,或是明晰责任和义务,因为这样在打造团队精神的同时,可以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
(三)履行企业使命,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是社会的公器”告诉我们要把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企业使命除了创造财富之外还包含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反过来,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包含着企业使命。一言以概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把企业使命和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统一起来,既要追求自己的经济效益,也要追求整体上的社会效益。
企业的“经济人”身份决定了企业只有不忘使命,追求自己的经济效益,才能保证企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保证企业的发展进而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日本企业通过强化共同体意识、积极倡导履行社会责任等,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我国企业也只有认真地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做贡献,并使其成为企业的内在要求时,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所以我们要坚持“公”“私”结合,统一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
(四)激励个人创新,保持整体稳定
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企业文化也是。一方面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另一方面又具有很强大的稳定性。日本通过“公”“私”结合,运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集体决策等机制,充分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同时又通过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很好地保证了企业文化的稳定性。所以在倡导追求创新的今天,我们要辩证的把握文化稳定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激励个人创新也要保持整体稳定。
保持整体稳定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防止文化建设中的随意模仿,保证我们所建设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物质基础的同一性,不至流于表面,水土不服;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保证企业坚持现有文化中的优秀因子,为进一步的创新准备更好的条件。激励个人创新,可以让我们企业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保证企业不断向前发展。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这里要指出的是,我们要辩证地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哪怕是其中的精华。
综上所述,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对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所得启示,也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促进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加速中国企业的发展,推动中国经济的腾飞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张国梁.企业文化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
[2]余靜雯.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启示[J].商业现代化,2011(5):56.
[3][日]尾滕正英.日本文化的历史[M].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8.
[4]齐宗新.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J].现代企业教育,2004(7):49.
[5][美]舒斯特.A战略:人与效益的关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6]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36.
[7]刘绮霞.现代日本企业文化战略及其启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5):85.
[8]李庚.日本企业文化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4):133.
[9][日]松下幸之助.经营沉思录[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9.
收稿日期:2014-10-20
作者简介:闫成松(1988-),男,安徽亳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企业文化、企业伦理研究。
(责任编辑: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