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冬保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江西 九江 332000)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习题教学中,就题论题的教学方式比较普遍.多数学生追求解题数量,往往只关注答案,不关注过程,更不关注评价.问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下,教学有效性令人质疑.我们知道,一个好的题目即是一个科学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既可以促进知识结构的优化,也可以提高思维的品质.下面以2014年高考静电场图像试题为例,谈谈如何对问题进行拓展.
例1.(2014年海南物理卷)如图1(a),直线MN表示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a、b是线上的两点,将一带负电荷的粒子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粒子从a运动到b过程中的v-t图线如图1(b)所示.设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场强大小分别为Ea、Eb,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分别为Wa、Wb,不计重力,则有
(A)φa>φb. (B)Ea>Eb.
(C)Ea<Eb. (D)Wa>Wb.
分析:由图1(b)可知,v-t图像的斜率逐渐减小,粒子在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因而场强逐渐减小,即Ea>Eb;由于粒子运动的速率逐渐增大,由动能定理知,电场力必做正功,因此,粒子的电势能必将减小,即Wa>Wb.综上分析,可知正确选项是(B)、(D).
图1
拓展:将图1(b)改为图1(c)所示的v-x图像,则题中的正确选项是什么?
点评:原题解答的关键是通过对图1(b)的分析,根据图线斜率的变化,得到加速度逐渐减小的结论.要求考生结合图像,从力与运动的关系以及功能关系的视角分析静电场中的有关问题.将v-t图像更改为v-x图像,训练了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图2
例2.(2014年上海物理卷)静电场在x轴上的场强E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x轴正向为场强正方向,带正电的点电荷沿x轴运动,则点电荷
(A)在x2和x4处电势能相等.
(B)由x1运动到x3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
(C)由x1运动到x4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D)由x1运动到x4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分析:由图2可知,将正电荷沿x轴正向移动,从x2移动到x4的过程中,电场力沿x轴负方向,电场力做负功,则点电荷电势能增大,(A)选项错误;从x1移动到x3的过程电场力沿x轴负方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B)选项正确;从x1到x4的过程场强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C)选项正确.综上分析,可知正确选项是(B)、(C).
拓展: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3所示,x轴上两点B、C的电场强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EBx、EC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图3
(A)EBx的大小大于ECx的大小.
(B)EBx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
(C)电荷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在x方向上的分量最大.
(D)负电荷沿x轴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图4
点评:场强与电势是描述静电场的两个重要的物理量,原题所进行的拓展,旨在能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静电场中的问题.不仅如此,教学中还应将图像与真实的静电场建立联系.如图4所示,为两个等量正电荷电场线分布图,可以发现电势在x轴上方的分布即等效为拓展问题所描述的情景.显然两个等量的负电荷与原题所描述的情景相等效,注意到图像2中的坐标原点不是两点电荷连线之中点.
图5
例3.(2014年山东理综卷)如图5,半径为R的均匀带正电的薄球壳,其上有一小孔A.已知壳内的场强处处为0;壳外空间的电场,与将球壳上的全部电荷集中于球心O时在壳外产生的电场一样.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不计重力)从球心以初动能Ek0沿OA方向射出.下列关于试探电荷的动能Ek与离开球心的距离r的关系,如图6所示,可能正确的是
图6
分析:根据已知信息,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球心以初动能Ek0沿OA方向射出的过程中,在球壳内,电场力不做功,电荷的动能不变;在球壳外,球壳上的全部电荷相当于集中球心,则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荷的动能增大,并且在无穷远处,电荷的动能不变.因此,正确选项为(A).
拓展:如果将球壳改为一电荷量均匀分布的介质球,则自球心至无穷远处,画出带电球体的场强E随球心距离r关系的图像.
图7
点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高考命题中作为能力考查的重要方面.均匀带电球壳拓展至均匀带电球体,强化了信息理解及灵活处理的能力.由于均匀带电球壳内部的场强为零,不难推理得到,对于均匀带电球体,在球体内某点的场强,取决于某点与球心为半径的球体电荷在该点场强的贡献,而与球体外部分的电荷无关.
拓展即开拓、展开.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对问题的解答进行拓展,无疑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沃尔森在《异想天开——创造性思维的艺术》一书中所言:“最有意义的是我们做什么,而不是我们做了多少;最有意义的是解决真正的问题,而不是所解决问题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