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否定观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2015-01-08 18:49吕海涛
学理论·下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三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马克思主义否定观角度来看,“三个自信”是对资本主义否定的必然,是对苏联模式否定的必然,是对我国“文革”否定的必然,是对马克思主义新的肯定。“三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否定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005-02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既是总结,又是要求,给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有力的鼓舞和鞭策。“三个自信”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和科学理论依据,不少人对此已做过论述。笔者试着用马克思主义否定观,对“三个自信”进行浅析,以此证明其合理性。

一、马克思主义否定观是科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否定观是唯物辩证的否定观。它认为: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保持着事物的存在;否定方面是事物质的破坏方面,破坏着事物的存在。事物的发展通过否定来实现,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是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新事物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旧事物中孕育出来的。新事物不是对旧事物完全的抛弃,而是把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的东西给予吸取和保留,并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否定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扬弃。

事物的发展是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新的肯定),这样不断交替进行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期,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表现为周期性。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显示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循环、不是直线,而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事物在发展中虽然是迂回的、曲折的,但是都不能改变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

任何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无不呈现出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必然的和客观的。辩证的否定在所有领域都是普遍起作用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指导我们工作学习的科学的方法论。

二、“三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及其“三位一体”的关系进行了深刻而又精辟的阐述,要求全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源自于理论形成、理论创新和理论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源自于制度确立、制度创新和制度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肯定,用马克思主义否定观来看,这个肯定是对旧事物的否定的必然结果。

三、“三个自信”是对资本主义否定的必然

第一,资本主义自身基本矛盾运动,导致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以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以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劳动过程社会化和劳动产品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日益提高。这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前所未有的进步。社会化的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便发生了对抗性的矛盾。这个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集中表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不断发展,“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这种基本矛盾,反映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反映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它生而具有的矛盾的表现形式中运动着,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正是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经济危机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不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因此,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便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第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论述道“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我国在吸收资本主义一切有益东西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我们将市场经济嵌入社会主义制度中,进一步解放我国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学习西方民主政治的经验,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等。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概念,更具有里程碑意义。当然,在学习资本主义的有益之处的同时,我们必须坚决摒弃它的腐朽东西。邓小平曾说过:“改革开放就好比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但是蚊子和苍蝇也会跟着进来。”当今社会中的许多腐败现象、道德滑坡现象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并严肃对待的问题。

四、“三个自信”是对苏联模式否定的必然

苏联模式即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这个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它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

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曾有着积极的意义。它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

然而,苏联模式的失败带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高度集权的中央官僚体制,破坏了民主集中制,最终导致独裁和专制;高度集权的党领导体制,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影响了全国人民对无产阶级政党的信任,挫伤了全国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热情;缺乏民主监督,崇尚个人崇拜。过分注重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造成了阶级斗争扩大化,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和指令性计划经济,严重挫伤了地方和生产企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正常、健康的发展;片面强调重工业的发展,而忽视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破坏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比例,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用政治和行政的方法管理科学技术和文化工作,破坏了社会主义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健康、全面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至今已近170年,近几十年来,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开始,社会主义出现了曲折和风波,但这并不能动摇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社会主义只会在风波中不断自我完善、发展成熟。我国在总结苏联模式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做出总结,逐步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且,我们将坚定“三个自信”,使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具有新的生命力。

五、“三个自信”是对我国“文革”否定的必然

“文革”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我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

“文革”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留下了沉痛教训。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对“文革”的否定不是对社会主义的否定,而是把我国社会主义推到一个新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彻底拨乱反正,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逐步形成,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六、“三个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新的肯定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正呈现出一个周期性的趋势,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新的肯定)。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到二战后欧亚11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再到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肯定阶段。然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严重波折,社会主义的发展陷入低谷,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实践中进入否定阶段。随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代表的本土化社会主义的发展,使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入新的肯定阶段。当前,克服信仰危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我们应通过教育(尤其要从青少年抓起),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逐步培养公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化。

“三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它源于实践检验、源于不断创新,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黄宗良,孔寒冰.世界社会主义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收稿日期:2014-10-22

作者简介:吕海涛(1980-),女,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责任编辑:李鹏飞)

猜你喜欢
三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对“三个自信”的认识
从“三个自信”看“四个全面”
以“三个自信”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
民族区域自治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三个自信”
邓小平的信心论述:“三个自信”思想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