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2015-01-07 11:50毛金柱
卷宗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效率

毛金柱

摘 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但随着课改深入,一些语文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整个教学的内容不确定,从而大大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准确定位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以目标为指引,将课堂教学目标落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效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这是有效课堂的特点。现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去语文主义、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现象,课堂教学没有效率,学生热闹后没有收获。

1 出现低效率课堂的原因

(一)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不一致。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学科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的要求,语文课程目标要求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教材的编写包括了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语文教学目标是在具体课堂教学层面对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情况不容乐观。正如王尚文所说:“对语言学有研究的教师,就容易把语文课上成语言课;爱好广泛的教师,就倾向于把语文课上成文化课;钟情于文学的教师,就可能把语文上成文学课;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师,语文课又上成思想品德教育课……甚至有的教师根本不知道上什么,以至于只能跟在權威、教参或别的教师后面亦步亦趋。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成了不可克服的顽症,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愈演愈烈。”语文课程有语文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和语文课程目标,不能让语文课担负着太多的任务,要让语文成为“专业”。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一致。语文教学内容是为了达到语文教学目标而所需要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内容是以语文教材为载体的,教材是教学的素材,教学中我们只能“用”它,不能“教”它。一篇课文,可教的内容很多。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选出不同甚至完全两样的教学内容,而这些内容是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备课时确定的。但现在教学中出现了教学目标中想教的与教学活动中的设计出现矛盾。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生的,是教学和教学目标决定的。如《荷塘月色》,教师设计了“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中没有借助文章对荷塘月色描写来唤起学生美的感受,也没有通过把握作者内心世界促成学生对美的体验,也没有结合散文文体的形式美来理解美,所定的教学目标没有通过具体教学内容落实,成为空谈。

(三)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不一致。语文新课程理念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因此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以“学生为主体”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出发的。但当前语文教学评价带有功利性,出现一系列不恰当的评价方式:以学业成绩作为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重视对结果的评价,轻视对过程的评价;重视对知识的评价,忽视对能力和态度的评价;重视学生之间的比较,忽视发展性评价[3]。如“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本没让学生去揣摩,不关注学生思考过程,只是让学生完成教师预设的方案和答案。语文教学的评价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还是应该步调一致,尊重学生生命发展的独特性,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凸显语文的价值。

2 展开语文教学工作的方法

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应该拿稳手中的“矢”,明确这堂课要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目标为主线展开语文教学工作。

(一)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吃透课程标准,领会编者意图,重视学生学情,把握课文特点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一是关注语文核心价值。“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一篇文章可以从多方面分析,可以从文章学的角度、文化学的角度、美学角度、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对课文进行二次加工,确定课文中最有价值的信息。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二)以目标为指引,选择教学策略。可以运用修改对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就采用美读感染法,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读出感情,读出境界,让学生在多次有感情的朗读中揣摩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角色演绎法、集体讨论法、背景介绍法、档案分析法等。

(三)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育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语文教师和学生形成心灵的碰撞,活跃的课堂里,把教师、教材、学生等资源进行整合,将预设目标与动态生成目标有机结合,呈现多姿多彩的课堂,有效落实本堂课的目标。

3 评价课堂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评价既要评价学生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要评价学习过程与方法。如教学目标“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并对其成果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不仅要对学生是否达到目标进行评价,教师还要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学生在这堂课上收获了什么?”、“学生的收获与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一致?”、“学生这些收获是高效率获得的吗?”、“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合理吗?”。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相长,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总之,语文教学是系统工程,将每学期、每堂课、每单元、每阶段的教学目标科学排列,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对教学有效性有影响,教师对教学目标掌握程度越高,就能使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发挥出目标教学的最大效益,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山林.语文教学内容辨证[J]语文建设,2006(2)

[2]胡卫平.中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课堂教学影响因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

[3]郑桂华.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J]中学语文教学,2008 (3)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效率
提问机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合”乐而“不为”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