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可行性

2015-01-04 10:29周明虎王培喜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一节课教研标准

周明虎+王培喜

很多年前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课堂教学评价表需要存在吗?或者说课堂教学评价表真的科学吗?从心里讲,我是抵触这种课堂教学评价表的。

或许有很多的领导和同仁会觉得我的这种思想荒谬:没有课堂教学评价表怎么去评判一节课的优劣?听课时用什么来作为评价的依据?这样看来,课堂教学评价表主要是为了评课而诞生的。诚然,有了课堂教学评价表,听课者评起课来的确有了依据,便于操作。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课堂教学评价表对课改教研的指导性作用。既然是评课的标准,那么自然也是上课的标准了,小而言之,课堂教学评价表影响着授课者对一节课的处理,大而言之,影响着所有教师的教学,关乎着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地方的教研教改的方向和成败!

笔者之所以抵触课堂教学评价表,主要是觉得这种想用一张机械的、不变的表,面对精彩百变且具有不同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机械主义、教条主义。我们都知道,课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位教师,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学生,上的课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各自课的表现自然更不一样,我们怎可以用一张不变的表来准确评价多变的课呢?我想,假如用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来评价魏书生的语文课,不知道他的课能否及格?

当然,也并不是说听评课完全不要一个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用一定的标准来指导教师上课,指导教师去听评课,指导教师去教研课改,我觉得也是很必要的,只是不要搞什么课堂教学评价表。因为既然是课堂教学评价表,那就需要对一节课的前后,甚至每个细节作出评价,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制订者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按照课堂结构设计出若干自认为科学的标准,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带有严重的个人色彩,任何一节课只有合乎个人设定的标准才算规范,这种先入为主的评价自然是不妥的。我所说的需要一个标准,并不是要设计出一套教学的规范,事实上也不可能有什么规范,而是从教育理念、教学原则的角度,从宏观去指导教师的教研课改,或者课堂教学。我们听评课也不需要教师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我们应该鼓励教师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

在这里我想把我们学校的做法和大家分享,旨在抛砖引玉。本期学校教务处制订了一张看起来极不起眼的“听课卡”。“听课卡”的设计也很简单,除“课程名称”“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常规性的项目外,还有如下几项设计:

“课程中的德育点”。这里并没有要求德育点挖掘、渗透得如何,只是作为一个方向,意在引起大家的关注。学科不同,德育点的挖掘和渗透的力度和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但起码都要有渗透。

“是否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点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也是比较难的,除外在的表现,如课堂提问是否顾及到不同程度的学生以外,教师授课知识的标高,甚至教师的神态表情等隐形因素都可以反映出教师是否面向了全体学生。

“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知识的构建,没有自主的积极参与,那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一节课学生参与的程度,是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是有序参与积极思考,而不是杂乱起哄徒求热闹,很大程度反映了教师“指导者”、“协助者”的角色是否到位。

“课堂亮点”。任何一位教师,或许一节课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有一点是闪光的,我们把那个闪光的“亮点”找出来,对于听课者,抑或是授课者本人,都是有所裨益的。

“我的设计”。有比较才能有触动,才能有提高。同样的教学内容,“我”怎么上?将“我的设计”写出来,通过和授课教师作比较,能力便在一次次的比较中得到提升。当然,若是“我的设计”比授课教师好,对于授课教师的帮助也是巨大的。

“我的收获和思考”。听一节课,自己有什么样的收获,还有什么样的“思考”需要去讨论,需要去探索,这样及时总结出来,就不会让一时的灵感火花变成一缕流星。这对于自己,甚至所有人都是大有帮助的。

这就是我们学校本期使用的“听课卡”,可以看出,“听课卡”适用于任何学科的教学,更没有落入机械教条的桎梏,有的只是“导向”“比较”“探索”和“思考”,同时学校要求听课教师的“听课卡”必须在教研会上交流,从而保证了“上课有导向,听课有比较,评课有依据,研讨有提高”。

教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艺术,从古至今,对于教学的探索就从没停止,但是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绝不是某种教学的模式和套路,而是“君子不器”“有教无类”“德才兼备”“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思想的精华,因此我们的课改也不要在模式和套路上徘徊,我们应该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原则指导下,不断探索,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一节课教研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托马斯的一节课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