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雁
一堂真正富有生命力的课堂真的可以被一张标准化的,甚至是各学科通用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定量评价吗?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鉴于此,笔者提出几点关于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的拙见,以期管中窥豹、抛砖引玉。
一、要由“双基”变“四基”
常见的评价表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习评价、教师素养等方面。由评判者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逐项打分。不难看出,此类常见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反映出评课者关注的重点还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关注是否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表”还是主要关注“双基”层次的教学目标,但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四基”层次中的教学目标。
所谓“四基”,是在《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双基”变“四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量的改变,同时也蕴涵着质的提升。新增加的“双基”中,特别是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要实现“双基”变“四基”,则需要对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体现“四基”的改革,以期能正确引导课堂教学。
二、要推动“课堂表演”走向“高效课堂”
毋庸讳言,执教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或比赛课,能给任课教师带来教学荣誉和职称晋升等实际收益。鉴于此,教师大都非常关注自己是否能上出一节得高分的展示课,也即自己的课堂教学表现能否置换为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优等高分的评价。一般而言,参与公开课教学评比的教师通常会根据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得分点预先准备。大多教师会经过充分准备后进行几轮试教,然后将公开课完美地展现在大家面前。然而,一些依据课堂教学标准打出高分的公开课或比赛课,其实质却像是一堂精彩的表演课。君不见,在此类课堂上,教师预设与表达极其精彩,指名回答问题的学生也能妙语连珠,回答得那么恰到好处。甚至有的教师会在这类课堂上把一些学得好,善表达的学生反复点到,但一些表达不那么“动听”或有可能制造课堂“意外”的孩子则会被“雪藏”。这样就导致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成为“背景陪衬”或“旁观者”,缺乏参与或融入课堂的机会。
一节真正高效的数学课堂就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总“眷顾”那些能使课堂出彩的优等生。如何推动教师主动地在课堂上去倾听更多孩子的声音,启迪更多孩子的智慧,是值得每位教师深思的问题。由此,在开展公开评比课的教学交流活动时,需要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去芜存菁。既能体现定量评判课堂教学的“效度”,又能定性展示课堂艺术的“信度”。例如,可在现有课堂教学评价表中增加如下考察项:①教师启发学生有效思考以及引导学生全面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效果如何?②教师是否关注不同层次学生以及给予全体学生均衡的表达机会?③教师机智处理课堂动态生成以及对待学生思考中错误的效果如何?④教师鼓励学生学习创新的效果如何?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简言之,就是需要在现有课堂教学评价表中增加这些关于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评判标准,并且要增加这些课堂评判标准的分值权重,以期将课堂表演性质的“假高效课堂”真正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真高效课堂”。
三、体现“以生为本”
作为课堂教学评价风向标的课堂教学评价表,需要在设计上反映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此外,笔者还认为也应将“课堂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时间分配的合理性是否得当”作为评价标准,并且加大分值权重。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与探究、合作与交流、理解与运用、质疑与解惑等。另外,关于学生学习的维度评价标准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评价表的重要部分。具体如下:①学生在突破教学重难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怎样?②学生对本节数学课上核心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怎样?③学生在数学课堂活动中主动参与的深度与广度怎样?④学生主动思维并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效果如何?⑤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效果如何?总之,评定一节精彩高效的数学课堂一定要立足于以生为本。套用一句广告语,“学生好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