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程,吴瑞君
(华东师范大学 人口研究所,上海 201100)
自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其著作《富裕社会》中提出“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的概念以来,居民生活质量一直被广泛关注,由加尔布雷斯认为生活质量是指人们生活的舒适程度、便利程度以及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或乐趣等偏向主观领域的定义开始,发展到不同学科关于生活质量有不同的见解和定义,使得关于生活质量的研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按加尔布雷斯关于生活质量的定义,需要从人的主观感受出发来理解生活质量。要反映人们的主观感受,意味着应该用主观指标来评价和度量生活质量。但是用主观指标反映人们的主观感受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生活质量既然反映的是人们的主观感受,那么不论用什么方法所收集的资料将会受到人的主观认识因素影响,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价值观、所处环境不同的人群即使具有相同的生活质量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资料或数据的可比性与客观性受到挑战;第二是资料的可得性和可操作性存在问题,如何能收集到不带个人偏见的客观真实的评价与研究资料或数据,如何才能将人们的主观感受科学地量化、客观地度量。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一直寻求解决这两个方面问题的方法。例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1990年采用“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对国民生活质量进行度量。人类发展指数由三类指标构成,即人的健康状况(出生时的人均预期寿命)、人的智力程度(组合的教育成就)、人的福利水平(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GDP)。人类发展指数的三个指标基本上是客观指标或主、客观结合的指标。目前评价生活质量的指标可纳归为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和主客观结合三种。西方发达国家在研究生活质量时,注重用主观指标评价生活质量,而现阶段我国在研究生活质量时主要以客观指标为依据评价生活质量,物质保障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
近期,在生活质量的研究领域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占主导地位,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第八条指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因而,研究者把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需要的社会看成是人们所追求的社会,把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作为研究居民生活质量的基本概念。相对于用个人的幸福感来度量生活质量,满意程度包含的是判断或认知的体验,它是对原来的期望水平和达到目标之间的差异的知觉。而用个人的幸福感来度量生活质量则包含着情绪、情感体验。但两者都把生活质量界定为人们对生活的各个层面认识和感受,对生活总体或生活各个具体方面的评价和总结。
本文立足“满意程度是对原来的期望水平和达到目标之间的差异的知觉”的观点出发,结合现阶段居民的实际状况,用客观指标作为生活质量的评价标准,给出用客观指标来构造居民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的一种方法,然后用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来度量生活质量。
从“满意程度是对原来的期望水平和达到目标之间的差异的知觉”的观点出发,那么居民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其本质意义是居民的一种价值标准,是居民对生活质量高低的一种横向与纵向的整体比较与评价,是居民对自身发展、对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为保证这种需求得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外部”因素的认知和感知程度。因此,现阶段构建评价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应从民生角度选择指标。可考虑以下几类一级指标:
①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个人努力所获得的收入水平指标。例如:选择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
②反映居民个人消费能力和生活殷实程度的指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恩格尔系数、人均全年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性支出等。
③反映居民生存、生活条件及其便利程度的指标。例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公共交通、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万人社区服务设施数等。
④反映社会对居民生存所提供的服务能力的指标。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等。
⑤反映社会对居民生存所提供的工作机会和基本保障的指标。例如:城镇登记失业率或调查失业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医疗保险参保率、失业保险覆盖率、工伤保险覆盖率、生育保险覆盖率等。
⑥反映社会对居民生存所提供的整体保障水平的指标。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最低工资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重、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系数等。
虽然不同历史阶段、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的选择可能不一致。但不论选择哪些指标,要评价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立足民生,立足以人为本是关键。因而,凡涉及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及其消费能力、生存环境及其便利程度、社会服务能力及其安全保障、社会提供的保障水平等指标只要可得,都可以作为评价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
显然,居民的价值标准、对社会发展、自身发展,对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是自身感受,受居民所处环境、自身地位、追求的目标、参照系或对比标准的选择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参照系或对比标准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居民对生活质量满意程度的认识和度量。因此,为了客观度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在对比标准的选择上应从客观事实出发,选择具有客观依据的参照系作为评价和度量的标准。
从纵向角度考虑,对反映社会发展拉动居民生活水平类的客观指标,如人均GDP、反映居民生存、生活条件及其便利程度、社会对居民生存所提供的整体保障水平等;对经个人努力和奋斗提高居民自身生活水平类的客观指标,如个人可支配收入等应依据客观指标从纵向来判断居民由于社会发展、或通过个人努力或奋斗所提高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
设:A1,A2,…,An是n个评价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基期水平分别为:,评价期(报告期)水平分
(1)单项指标纵向满意指数
从纵向角度出发,单项指标纵向满意指数应该是通过对比过去从客观上来判断居民个体现在对该项指标的满意程度。一般来说,就个体单项而言,只要纵向满意指数不小于1,说明是进步的,具有上升趋势,居民对社会发展拉动或个人努力或者社会服务等应该是满意的。显然,满意指数计算值越大满意程度越高。
(2)多项指标纵向综合满意指数
设第 j个被评价指标用纵向指数法度量的单项纵向满意指数为 zj( j=1,2,…n),被测单位(或评价部门)对第 j个被评价指标的重视程度为αj(j=1,2,…n)。由于涉及多项评价指标,因此,αj( j=1,2,…n)可以由被测单位(或评价部门)根据其经验或认识主观构权,也可以通过专家评价构权。
不失一般性可设αi满足:
则,被测单位多项指标纵向综合满意指数为:
显然,多项指标纵向综合满意指数反映被测单位(或评价部门)对社会发展、个人努力动态变化的纵向综合满意程度。纵向综合满意指数的计算值越大,客观上反映被测单位纵向综合满意程度越高。
设第i(i=1,2,…,m)个被测单位(或统计单位)第 j(j=1,2…,n)个被评价指标用纵向指数法度量的纵向单项满意指数为zij,于是可得多人纵向单项满意指数矩阵为:
由于被测单位(或统计单位)所处地位、环境、偏好不同,追求目标不尽相同等,对同一指标的重视程度不见得完全一致。因此,设第i(i=1,2,…,m)个被测单位(或统计单位)对第 j(j=1,2…,n)个被评价指标的重视程度为 αij,αij满足:
于是多人权重矩阵为:
(1)基于个人价值多项指标纵向综合满意指数
由多人纵向单项满意指数矩阵和多人权重矩阵可得基于个人价值的多项指标纵向满意指数:
(2)基于集体价值多项指标纵向综合满意指数
由于权重αij基于第i个体对第 j个指标的重视程度,因而,只能反映个体对纵向发展的满意程度。为了从整体出发进行客观评价与比较,通常需要依据社会评价标准或各指标在当前的客观重要性,事先用客观构权法(统计方法)测定或主观构权法(主观判断)确定各指标的统一权重体系。在已有权重矩阵的前提下,不妨令:
所以,在没有特殊要求下,可选择 αj( j=1,2…,n)作为相应指标的权重。并且可得基于集体价值多项指标纵向综合满意指数:
因此,第i(i=1,2,…,m)个被测单位(或统计单位)基于集体价值的纵向综合满意程度为:
显然,纵向综合满意程度Mi可用于多单位的比较与评价,并且,可按照计算数值大小进行排序。
由于区域位置、个人所处社会环境和地位、价值标准等因素不同,仅仅用客观指标的绝对数无法分析且不能说明社会发展与个人努力给居民带来的幸福感和满意程度,也不能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用主观指标评价往往无参考标准,有时反而受个人偏激、盲目攀比或不可比的因素影响,导致评价结果偏离客观事实。纵向满意指数是人们是否有幸福感的基础,甚至可以看成是幸福指数的一种。为了客观评价居民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避免个人偏激、盲目攀比等不利因素,基于只要有所进步,人们就应该有所满意的观点,本文从利用客观指标构造居民生活质量的单项纵向满意指数出发,给出了基于个人价值的纵向满意指数的度量方法。由于个人价值是个体的认知和感受,其数值大小具有不可比较的特征。为此,在基于个人价值纵向满意指数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集体价值的纵向综合满意指数的度量方法。不仅实现了利用客观指标度量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且实现了群体间满意度的可比性和可评价性。笔者认为,用客观指标构造度量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观满意度是可行且较为科学的一种方法,也可以认为是度量满意程度的较为直接、简便的一种方法。
[1]周长城等.中国生活质量:现状与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李小建,乔家君.居民对生活质量评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5).
[3]牛世献,杨宇华.生活质量指标的设置及测算[J].科学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10(6).
[4]范柏乃.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际侧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4).
[5]黄永兴,张泰.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统计研究[J].统计教育,2005,(2).
[6]Elaine-McColl,Keith-MeadowsIvan B.Cognitive Aspects of Survey Methodology And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J].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