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舒婷 高伟
摘 要: 在数字化时代到来的今天,动画技术不断发展,我国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不断突破创新,从二维动画到三维动画,在不同领域都得到认可。为了使动画产业在未来走得更远,我国从教学角度出发,开设了动画专业的相关课程,旨在培养更多优秀的动画人才。然而中国动画往往忽视动画中的艺术成分,只注重技术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三维动画教学的特点,深入了解现阶段中国动画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作用,充分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三维动画教学相结合在技术运用和艺术表现上的可行性。
关键词: 三维动画 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应用
一、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流传至今,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动画作为现代技术的产物,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许多影片,如《桃花源记》之所以取得成功,是“传统艺术形式与电脑技术完美结合的体现”[1]。而国外动画行业利用中国传统故事及人物制作出了《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影片,在国内外都深受好评。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动画创作相结合,是中国动画今后发展的新方向。
中国动画的发展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戏曲、绘画、剪纸等民间文化,是在中国特有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在未来,中国动画的发展,不但需要艺术理论的创新及动画技术的运用,更需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以使中国动画产业取得更好的发展。而在当今动画教学中,更需要在提高动画技术的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动画教学相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
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三维动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究,本文以皮影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体现为例,进一步说明传统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积极作用及传统文化在三维动画教学中的渗透。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体现
动画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民族文化的体现,从不同国家、地区的动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背景、表现风格,体现着不同的文化特征。
当代动画是技术发展的产物,动画中的人物造型独特、情节新颖,在其中加入传统文化成分,可以使其更具民族气息,内容更丰富。
(一)动画作品中的人物造型。
在动画人物的创作中,国内大多数作者都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水墨画、皮影、京剧、剪纸等表现手法,对动画人物进行了设计。我国皮影人物各具特色,通过专业人员的演绎活灵活现,以皮影故事为背景的动画电影更是电影动画的先驱[2]。
在中国第一部动画彩色长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玉皇大帝等角色在造型上充分吸取民间传统造型特点,孙悟空的五官、动作给人古灵精怪的感觉,而玉皇大帝眉毛弯弯配上狭长的凤眼,则看上去慈眉善目。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人物造型则吸取了中国门神画的精髓,用简约的线条配上民间常用的青、绿、红、白等色彩,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物形象[3]。
除了利用传统皮影艺术外,我国还结合水墨画、剪纸、木偶、蜜饯年画、壁画等艺术形式,创作了大量动画作品,如《小蝌蚪找妈妈》、《猪八戒吃西瓜》、《花木兰》等。
(二)动画作品中的故事情节。
在内容来源、故事情节上,中国动画大部分取材于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神话传说等优秀的古代传统文化。例如,我国第一部由万氏兄弟创作的经典动画片《铁扇公主》取材于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生动形象,满足儿童的需求。美国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则改编自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木兰替父从军》,将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向孩子传达儿女要孝顺父母的思想观念,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当然还包括近几年上映的《功夫熊猫》,让“功夫”成了中国文化的精髓,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在这部动画片中从“小人物”最终成为“大英雄”,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4]。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三维动画中的体现。
三维动画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技术。利用三维动画软件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设计师在这个虚拟三维世界中按照要表现的对象的形状尺寸建立模型及场景,通过计算机技术达到真实的动画效果。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民族文化影响深远而广泛。中国三维动画的发展当然离不开传统文化,在三维动画创作中,可以将中国不同种类的传统文化以不同形式呈现在三维动画中。
目前,三维动画影片《夏》、《秋竹》以中国水墨画为基础,利用三维动画中的渲染、贴图等技术,模拟水墨风格,使动画中的人物更轻灵、栩栩如生,整体画面流畅自然[5]。
好莱坞梦工厂打造的三维动画片《功夫熊猫》,片中有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与表现。视觉上,《功夫熊猫》背景以浓郁的中国水墨画风格呈现,画面清新自然,片中重要场景“玉皇宫”与“和平谷”代表中国宫殿建筑与山水风光两种景观。山清水秀的和平谷,有点类似武当山,因为那里同样住着一群武林高手,而其场景设计则参考了中国丽江的山谷和桂林的山水,整个画面既传统又唯美。
片中筷子、青釉瓷碗、卷轴、擀面杖、面板、中国绸缎缝制的衣服,还有鞭炮和天空盛开的礼花、疗伤时使用的针灸,以及诸多中国特色食物,如饺子、包子、馒头和阿宝家传的“秘制汤面”等细节无一不体现华夏风味。将中国元素及中国文化潜移默化地应用于影片中,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世界性。
三维动画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动画形式,将传统文化与三维动画结合,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气息,将中国优秀文化与现代人的兴趣爱好相结合,推陈出新,制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动画,让中国特色动画走向国际舞台,是未来动画的发展方向[6]。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三维动画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其独特的价值,如何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动画中,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有条理地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动画技术,融合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有生命力的三维动画作品[7]。
(一)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认识和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在教授学生如何创造动画角色时,可以引导学生选取中国皮影、书法、剪纸、水墨画等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动画创作。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熟悉不同种类的传统文化的特点,积累创作素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又赋予民族文化新的时代特征和生命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开阔视野。
民族文化的发展不是完全照搬继承,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赏内外的优秀动画作品,再分析、讨论、吸取其中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部分,加入自己的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各地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展现给学生真正的民族文化,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创作出有特色的动画形象。
(三)引导学生在创作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辽阔的土地给动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支持。在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历史人物值得我们研究,作为创作的基础,再结合现代先进的动画技术,可以使动画人物更丰满。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有其独特的民间传统与文化特色,我们要善于发现,去各地学校、旅行时,用发现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事物,结合各民族的歌舞、绘画、戏曲等文化,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
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艺术与技术相结合,鼓励学生将所看所学与动画创作相结合,大胆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独立创作水平。
四、结语
随着科技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给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机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被搬上荧幕,利用二维动画、平面设计、三维技术等,使传统文化通过动画形式呈现出来,人物形象生动、动作流畅、表情丰富,这些特点在动画片《桃花源记》、《大闹天宫》中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动画之所以受到欢迎甚至获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将中国民族特征与现代动画制作技术相结合,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特点。
三维动画教学应充分利用学校内的计算机教室、网络信息中心及实习基地,构建完善的动画教学体系。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理论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提高和锻炼自己,学以致用[8]。
传统文化在三维动画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只有深入研究和探讨传统文化的特点及意义,才能将其更好地渗透到动画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领悟,更好地发扬民族文化,将中国传统艺术融入动画创作中,创作出具有生命力和民族性的动画作品。
参考文献:
[1]陈静文,王家民.拼贴技法在动画片《桃花源记》中的运用和拓展[J].电影评介,2011,(22).
[2]王蒙.论三维技术在传统皮影戏领域的技术创新[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3.
[3]张宏.中国动画电影鼻祖万氏兄弟和《大闹天宫》[J].电影艺术,2005,(6).
[4]王魏.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试析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J].电影评介,2008,(19).
[5]刘晓东.动画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4,(5).
[6]刘贤梅,黄静,刘晓明.三维动画技术与三维虚拟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4,(9).
[7]程娅.谈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1,(8).
[8]程娅.关于三维动画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探究[J].三江高教,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