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2014-12-29 13:29王庚
科教导刊 2014年36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职教育

摘 要 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依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胜任素质模型,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对于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胜任素质模型 高职教育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Vocational Students' Employability Training

Based on Competency Model

WANG Geng

(X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an, Shaanxi 710077)

Abstract Vocational students' employability training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according to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mpetency model, develops applications in line with business needs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personnel, improving the employabilit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have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Key words competency model; vocational education; employability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对于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力地促进城镇化发展。在“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社会氛围下,探讨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对于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胜任素质和就业能力辨析

1.1 胜任素质的概念和应用

胜任素质理论目前广泛应用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构建核心能力、组织绩效考核的有效工具。通过胜任素质模型,企业可以更好地选拔、培养、激励员工,使企业集中优势资源用于最急需或对经营影响重大的能力方向,并为员工指明了努力方向,鼓励提高员工个人的胜任素质,提高业绩。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最早提出了胜任素质的概念,他指出一个人的工作绩效与个人成功决定因素不在智力,而是诸如“成就动机”、“价值观”、“态度”、“人际理解”等特征。他在1973 年发表了题为《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为胜任素质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胜任素质”通常也被译作成为“素质”、“能力”、“胜任能力”、“胜任力”、“胜任力素质”、“资质”等。胜任素质模型就是用行为方式定义和描述员工完成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品质和工作能力。这些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行为和技能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

胜任素质模型是企业用人机构所要求的一项工作或某一工作岗位所需要技能、知识、品质、态度和工作能力等综合表现,体现了行业、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具体要求。通过“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构成的胜任力模型,反映了行业和企业对合格岗位人才的需求,体现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是人才培养机构的培养目标。

1.2 就业能力的概念和应用

国际劳工局把就业能力的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变化的能力。国内学者郑晓明也曾经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研究,将其定义为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综合能力。从总体上,就业能力是一种适应就业环境变化的自我发展能力,是一种可通过改善和调整自身技能、知识和综合素质,以满足不同职业岗位需要,是一种可以开发和培养的综合能力。

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的工作能力,也称为职业能力,包括人际交往、沟通协调、团队协作、适应环境等社会能力,以及获取专业技能、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从事相关工作岗位所必备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等,基本工作能力是高职学生成功就业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基本标准。二是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也称为专业能力,该项能力反映着学生能否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综合运用在具体的工作之中,专业能力是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关键。三是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体现出对自己准确把握,对就业机会的准确把握,对自身的营销能力,即求职能力。

1.3 胜任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关系

就业能力是站在人才培养机构和学生的角度,以培养学生胜任企业需求的能力,以及获取就业岗位的能力;胜任素质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指出企业岗位对员工的胜任工作岗位的基本能力要求。就业能力是通过人才培养机构和学生的主观努力获取的企业认可的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质,胜任素质则是企业依据自身工作实际建立的可以胜任本职工作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是一个客观存在。

就业能力和胜任素质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就业能力要依托胜任素质要求,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就业能力培养要以企业胜任素质要求为依据,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关注人际交往、沟通协调、团队协作以及不断学习专业技能、新知识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能够具体的工作中,体现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学生必备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理想教育,培养具有较强职业素质的劳动者。

2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endprint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生源数量和质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职学生的就业也面临巨大压力。面对行业及用人单位不断提高的岗位胜任素质要求,对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高职教育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与企业的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2.1 对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重视不足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很多积极尝试,由于受到体制和机制的制约,加之受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在高职人才培养中,仍存在着课程体系及教学体系的职业针对性不足的问题,实践教学资源缺乏,学生将专业知识技能转换为企业用人单位需要的就业能力缓慢,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后仍不能达到企业胜任工作的要求。

2.2 对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缺乏有效的指导

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就业能力的培养要紧密围绕企业用人需求,结合学生个性特点,提供完整系统的有效指导。目前受到师资、教学课程体系等因素的制约,虽然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了围绕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来组织教育教学,也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但是由于考核及监督机制不配套,在职业能力及就业指导的教学环节,存在师资不足、走过场等问题,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不足。

2.3 就业能力培养缺乏资源整合,没有形成协同优势

由于就业能力是一个宽泛的范畴,体现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所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每一个教育环节和教学资源都应该体现就业导向,体现就业能力的培养。目前,在教学、学生管理、就业服务甚至后勤服务等教育环节都涉及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由于缺乏统一协调和资源整合,在学生职业定位、专业技能定向、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期望值方面,没有形成协同优势,效果不明显。

3 基于胜任特征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1)发挥校企合作优势,调整专业教学内容,以就业导向、市场导向设置专业。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紧密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和改善师资力量,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以职业能力、专业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培养以胜任为特征的学生综合素质。高职院校要坚持对用人单位进行需求调研,对所需人才的就业能力结构进行提前预测和分析,面向市场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及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

(2)推进校企合作,形成高职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合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局面。高职院校要培育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即通过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关注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校园文化。各项教育资源围绕培养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形成了资源整合的协同优势。例如高职院校通过运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工作、创建示范性院校等重大发展事件,统一教职员工教育理念;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教育,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等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得以锻炼和提高;在教学环节,注重企业专家的引进,关注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在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中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营造浓厚的高职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培育过程,就是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

(3)加强高职教育的实践育人环节,训练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以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主导的胜任素质只能是通过实践工作体验中获得的,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工学结合的实践环节中,学生才能提高实践技能,升华职业理想,职业素养得到培养。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制定实践教学标准,明确实践教学规定学分。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并对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进行专门管理,保证实习实训质量。全面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

(4)构建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体系,提高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以完整的就业指导体系。随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深入开展,形成就业指导部门负责组织、监控和反馈和协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师资团队和学生辅导员具体实施的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并广泛邀请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形成一个专兼职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就业指导师资团队。通过对所有高职学生进行分期分批的职业指导,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建立自己的学业规划,构建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一支健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和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保障。

4 结语

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直接体现。只有把企业广泛研究应用的胜任素质模型与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在企业胜任素质模型的指导下,不断加强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这样才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使高职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就业优势,不断提高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彭剑锋,荆小娟.员工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2.

[2] 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

[3] 居晓伟.高职教育对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1(12):14-15.

[4] 王庚.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J].职业,2012(11):61-62.

[5]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Z].2011-08-31.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高职教育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外语能力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人力资源招聘与测评”课程中团队学习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