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组织文化核心层内容分析及其重构思考

2014-12-29 13:00孙晓轲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

孙晓轲

【摘要】根据沙因组织文化理论,幼儿园组织文化的核心层内容涉及组织目的、决策模式、评价和管理制度、教师形象、人际关系等五个方面。幼儿园的组织结构必须作出适应时代变迁的变革。幼儿园应以组织精神的认同为突破口、以“人本管理”制度的创建为载体重构组织文化。

【关键词】沙因组织文化理论;幼儿园组织文化;幼儿园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4-0024-04

良好的组织文化是幼儿园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幼儿园的组织结构必须作出适应时代变迁的变革。

一、幼儿园组织文化的内容分析

美国学者沙因曾架构了由三层次构成的组织文化模型,第一层是表层组织文化,主要包括“人工制品与创造物”。它显而易见却易被人忽视。就幼儿园而言,指的是幼儿园建筑设施、活动场地、器材设备、教材乃至标语口号及宣传橱窗等物质方面的文化。第二层是中层组织文化,主要指“信仰与价值”。它是一种外显的价值观,如对家长服务是否周到热情,上下级之间以及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各个部门能否精诚合作,等等。第三层是核心层组织文化,指的是在组织成员头脑中无意识层面存在的假设、价值观、信仰、规范等,很难被观察到。

沙因还把组织文化核心层内容分成了五个维度:人类活动的本质、现实和真理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本质。由于表层和中层组织文化受核心层组织文化影响,所以本文主要对幼儿园组织文化核心层内容及其重构进行分析。

二、幼儿园组织文化核心层内容分析

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政策性文件,幼儿园的工作方式、服务方式、组织形态、教师角色等都需要进行新的认识。

(一)组织目的:由保教功能转向“保教+服务”功能

人类活动的本质这一维度包含着哪些人类行为是正确的、人的行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什么是工作什么是娱乐等一系列假定,〔1〕这一维度对应着幼儿园组织文化中的组织目的。

1952年3月,教育部曾颁发《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政策教养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减轻母亲的负担,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1996年教育部又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的性质作了明确规定:“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2〕同时明确了幼儿园的任务:“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3〕由此,幼儿园的社会职能被确定为两个方面:保教儿童和服务社会。这两个方面是幼儿园的组织目的。不论什么性质和类型的幼儿园,都应围绕这两个目的开展工作。

(二)决策模式:由权力型转向扁平式

现实和真实的本质这一维度主要包括组织成员行动上的规律、时间和空间上的基本概念。〔4〕这一维度对应幼儿园组织文化中的决策模式。

教育部1989年颁发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和1996年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都明确提出,“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幼儿园工作规程》还规定:“幼儿园应建立教职工大会制度,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5〕实际上,教职工大会因为不够权威,在幼儿园管理上几乎是不起作用的。很多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常常是园长说了算。园长有权力任命或聘用部门负责人、班组长。在人员管理上采取分层次管理的方式,园长直接管理中层人员,中层人员直接管理一线教师,这种一级控制一级的管理方式,导致幼儿园集体智慧和团队绩效大打折扣。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权力型决策模式面临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幼儿园应赋予普通教师参与园所管理的权力,提倡一种扁平化的决策模式。在扁平化的幼儿园决策模式中,园长更多的是发挥监督、协调作用,而中层干部和全体教师在公平原则下可实行权力的重新分配。扁平化的决策模式改变了永远由园长“唱主角”的局面,可以促进园长和员工的横向交流和沟通。当制订关乎教师切身利益的方案时,幼儿园要充分发动所有员工参与讨论,允许大家从不同角度质疑、建言,确保幼儿园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三)评价和管理制度:由沉默性转向双赢性

人性的本质这一维度包含哪些行为是人性的,哪些行为是非人性的,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等等。〔6〕这一维度对应着幼儿园组织文化中的评价和管理制度。

以往,幼儿园对教职工一般实行全面工作质量检查考核制,采取日常工作检查与月工作考核及学年度考核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从德、能、勤、绩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依靠评价结果对教师作判断、下结论、排次序,并以此作为分配、奖惩、任用和职务升降的依据。评价者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被评价者是教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检查和被检查”的关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都是事先统一设定好的,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却是评价的被动参与者,这样的评价难以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在管理上,多数幼儿园通过各项制度规范对教师进行监督和规训。刚性的制度剥夺了教师参与管理的权利,幼儿园容易形成沉默性的组织文化。正如理查特所说:“没有人聆听教师,是因为他们不说话。他们不说话,是因为他们是文化的一部分,而在这种文化中,一系列的压制性机制让他们保持沉默。”〔7〕

教育变革推动了幼儿园评价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幼儿园只有实行组织和个人共同发展的双赢性评价和管理制度,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双赢性的评价和管理制度以教师能力和工作效率为导向,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进行过程性和发展性的评价,真正尊重和落实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四)教师形象:由“高级保姆”转向“专业人士”

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维度指组织的中心人物如何看待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如认为是可支配的关系、从属关系或协调关系等)。〔8〕这一维度对应着幼儿园组织文化中的教师形象,即教师怎样界定自己的职业角色和职业形象。在许多人眼里,幼儿园教师只不过是整天围着孩子转的“高级保姆”,他们的工作只是照顾孩子、为家长减负。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职业形象有了新的认识。2001年9月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突出强调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在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幼儿”“指导幼儿”或“教育幼儿”的相关表述多达17处,一方面指出幼教工作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表明幼儿园教师是一个具有“引导”“指导”“教育”功能的专业性职业。为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又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幼儿园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五)人际关系:由个人主义转向共享、合作

人际关系的本质这一维度包含着权威的基础、权力的正确分配方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应有态势等假定。〔9〕这一维度对应着幼儿园组织文化中的人际关系。

在传统幼儿园组织文化中,人际关系有明显的个人主义色彩。首先,班级与活动室的相对独立使教师之间处于低水平的相互依赖状态,他们倾向于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有的教师担心被批评,具有习惯性防卫心理;有的教师将经验和专业知识看作竞争资本,不愿主动与人分享。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生活往往是“自给自足”“孤立和孤单”的。其次,传统的幼儿园分层管理制度滋生了个人主义。比如,由于地位的不平等和专业知识经验的不对等,园长和教师、教师和保育员、主班教师和配班教师之间的合作往往流于形式。此外,不能真正参与幼儿园管理也是教师形成个人主义思想的一个原因。〔10,11〕有的教师抱着“少说少错”的心态,消极合作;有的则抱着“领导怎么说,我怎么做”的态度,随声附和。

教育改革改变了幼儿园内部沟通方式和人际关系的本质。共享文化和合作文化正逐步形成,团队以及学习共同体也逐渐成为幼儿园常见的组织形式。〔12,13〕如今,很多幼儿园组建了教研组,推行了师徒制、集体备课制度、说课制度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融洽了教师与园长、教师与其他同事之间的关系,增强了信任、合作的文化氛围。在共享、合作的关系背景下,教师与教师、教师和保育员、教师和园长之间可以展开民主平等对话,大家相互倾听、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三、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儿园组织文化的重构思考

幼儿园要想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与时俱进,必须对组织文化进行重构。文化的固执性决定了幼儿园组织文化变革将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提出以下两点,以为幼儿园重构组织文化提供参考。

(一)以组织精神的认同为突破口

幼儿园组织文化重构的主要突破口是培养教职工认同的组织精神。所谓组织精神,是指“组织成员在实际活动中沉淀、提炼出来的体现组织意志、激励组织成员行为的精神成果,它是组织的精神支柱,对组织成员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赵晓霞,2005)。幼儿园组织文化重构的关键在于让所有员工树立起共同愿景,并在此基础上对员工进行规则的内化教育,使员工自我约束,自我提高。

(二)以“人本管理”制度的创建为载体

幼儿园制订制度并不是为了“约束人”“限制人”,而是为了“发展人”。幼儿园重构组织文化,应以“人本管理”制度的创建为载体,一是围绕民主科学的决策模式,创建和实行园务公开制度,克服层级管理的局限,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园务管理工作。二是创建科学的教学反思评价制度,鼓励教师反思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疑惑。三是创设学习型组织,实行终身学习的制度。学习型组织不但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可以增强幼儿园的凝聚力,促进教师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幼儿园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6〕〔8〕〔9〕佚名.沙因的组织文化研究〔EB/OL〕. 〔2013-10-11〕.http://www.baike.baidu.com.

〔2〕〔3〕〔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EB/OL〕.〔2013-07-12〕.http://www.edu.cn.

〔4〕郑燕祥.学校效能与校本管理:一种发展的机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30-131.

〔7〕ANNA E RICHERT.Using teacher cases for reflection and enhanced under standing〔M〕.Columbia:Teacher College Press,1991:112.

〔10〕樊耘,邵芳,李纪花.企业家对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组织文化四层次模型〔J〕.管理评论,2009,(8).

〔11〕孙毅.组织文化因素对组织效率影响的模型建立与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2〕李成彦.组织文化研究综述〔J〕.学术交流,2006,(6).

〔13〕沙因.企业文化与领导〔M〕.朱明伟,罗丽萍,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

猜你喜欢
幼儿园管理
当前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幼儿园管理工作经验浅谈
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新形势下的幼儿园管理工作要点
微信公众平台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幼儿园管理专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活动必要性的思考
微笑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园长负责制实施过程中的错位及其矫正
幼儿园需要合理的安全机制
浅谈幼儿园管理中如何激发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