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2014-12-26 08:16许媛
新课程·中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摘 要:在简要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从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阅读兴趣、丰富阅读材料、传授阅读方法及注重实践活动五个角度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展开分析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阅读能力;初中语文;培养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活动,现代社会对学校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和朗读的技巧,掌握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根据需要利用图书馆、网络技术等信息渠道快速收集自己所需的信息加以阅读利用,这也是信息社会对人阅读能力的要求。作为现代人生存的一项基本技能,阅读技能的培养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长久以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基本沿用“词语解释”“分析和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概括归纳”及“写作特点分析”的“四部曲”程序式教学模式,这种固化式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束缚了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束缚了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创新,这种近似千篇一律的“万能”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是:重讲解轻思考、重结论轻过程、重训练轻熏陶、重分析轻体验,使得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不但占据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给学生带来了额外的教学负担,也在不同程度上磨灭了大家的学习热情,使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变成一个令人乏味的应付式过程,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之所以初中语文阅读课中会出现上述令人尴尬的现象,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1)初中语文阅读课的开展缺乏有效的指导,新课改以来,学校教学更加突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能充分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热情,强调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将老师的角色定位从“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变,在这一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很多老师对突然“放权”感到束手无策,没能发挥好对学生的引导作用。(2)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依然存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以考试为指挥棒组织教学工作,这也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阅读环境建设,减少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在教学上,教师也偏重于对字形和发音的辨认,忽视对“阅读是一个理解过程”的重视,过于强调自己的“讲读”,试图以老师的权威替代学生的独立思考,无法有效培养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发散空间。(3)在目前教师沿用“以讲代读”“以分析代欣赏”的教师模式下,学生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比较被动,无法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俗话说得好“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对学生阅读方法的训练和指导,才能在既定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4)受到现有考试评价机制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的功利性要求比较高,加上未能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制,导致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一种自身自灭的状态,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很难得以调动激发,也对中学阅读教学的开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加强对初中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1.践行生本理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着力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求将课堂的主导权还给学生,以此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在此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是适当放手,而不是放任不管,任由学生选择阅读内容、安排阅读时间,而是应该通过合理引导,让学生在既定条件下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教师指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前者主要体现在对阅读方向、阅读方法的指导,对阅读训练的点拨、引导和指点,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所遇到的困难,前者则主要指学生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分析讲解,要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也离不开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要鼓励积极主动,大胆质疑,对于学生自学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能解决的问题要主动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将阅读能力培养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才能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对于这类比较复杂的课文,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对两种环境下读书生活的阅读、复述,效果远比教师讲解要好得多。

2.培养阅读兴趣,变“要我”为“我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在整个教学行业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调查表明,在阅读教学中,直接决定了其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现实需要。当然,对于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一定要结合课文教学,注重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扩张。以课文《生命的意义》为例,针对这篇课文提供的课外阅读教材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针对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提供课外阅读教材是《狂人日记》《阿Q正传》,借助这类具有延伸性的阅读材料,不仅能进一步深化对课本阅读材料的理解,还能有效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此外,学生因年龄、性别、性格、爱好、心理特点的不同也会对阅读素材提出不同的需求,这也要求教师在推荐阅读素材时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对文学爱好者推荐一些中外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对科学爱好者推荐一些科普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等,这样既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更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3.丰富阅读材料,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着力帮助学生扩大阅读的知识面,适当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倡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和好读书。对于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鲁迅先生曾建议:爱好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课本以外的书,即多读一些课外书,而不是仅仅围绕教科书开展阅读活动。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认为课外阅读的功效较之于课内阅读要高得多,如何充分合理地使用课外阅读材料也成为广大教学工作人员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要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配合课堂教学向学生推荐丰富的阅读教材,将其作为课内阅读的扩展与延伸,《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主要推荐了诸如《骆驼祥子》《鲁滨孙漂流记》以及四大名著等课外阅读素材。另一方面,也要着力向学生推荐一些艺术性高、思想内容健康向上的优秀书籍,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难易适当。为配合上述目标的实现,学校也要想方设法加强校园图书馆的建设,着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和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4.传授阅读方法,注重阅读能力培养

对于读书方法的论述,著名教育家孔子曾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南宋的朱熹则强调在读书应“循序渐进,熟读精思”。随着时代的发展,读书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变革,究竟何种读书方法才是最好的,才是最适用的,则要结合每个读书人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变通。目前,常用的读书方法主要有品味性精读、立体性泛读和浏览性略读,这些读书方法各有所长,适用于不同的具体情境中。从教学的角度,作为教师则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加以指导。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对学生加以创造性的指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1)让学生树立“文本没有原意”的思想,每个学生因思维和阅历的不同,对同一篇文章也会形成不同的看法,即“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借助问题导向营造民主氛围,鼓励教学互动,鼓励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去思考、探索和挖掘,形成自己的独特认识。

当然,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仅仅通过一种方式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使用多种方法,也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探索、协力合作。我相信,只要我们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师生合力,定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樊玉惠.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72.

作者简介:许媛,女,出生于1978年10月,本科,就职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双庄镇支口实验学校,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