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现状与干预策略研究

2014-12-17 08:41李鑫蕾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归因适应性流动

邹 萍,李鑫蕾,邓 双

(大连大学 师范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从20 世纪80年代开始,流动人口规模和范围急剧增大,至90年代后期,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趋势明显增强,流动人口中18 岁以下儿童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我国流动儿童已经将近2000 万。流动是艰辛的,“居无定所”的流动特征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流动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这是一个已经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对流动儿童的研究,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索和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不仅仅包括得到受教育的权利,还包括受到比现状更适宜、更完善教育的权利。社会关注偏重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和政策性研究,在保证流动儿童正当受教育权利的基础上,还需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的关注。鉴于以上分析,承前人研究的基础,本研究对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

目前,学术界对流动人口概念的界定,大多是从流出地和流入地两种角度分别进行表述的。从流出地的角度讲,流动儿童即“流动人口”的后代。与“流动人口”相对应,“流动儿童”也有同样的称谓,如流动儿童少年、流动人口子女、外来务工子女、农民工子女等等。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1998年3月)第二条规定:“流动儿童是指6 至14周岁(或7 至18 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本研究对象主要是处于小学教育阶段的流动人口子女,以下简称为“流动儿童”。

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内容上划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从社会政策方面来看,流动儿童的社会化差异不大,但在社会交往和自我认知能力上则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刘杨等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进行了探讨。对21 名流动儿童深度访谈发现他们适应状况良好,提出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过程理论,认为流动儿童适应过程中会出现四个发展阶段: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流动儿童来流入地时间越长适应性越好;外向个性的个体对城市的适应更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流出地与流入地的文化差距是影响儿童适应过程的重要因素[1]。

其次,学校家庭方面,学校和家庭是儿童生活学习的两大主要环境,在这两个大环境里得到的教育对儿童来说至关重要。我国流动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学校教育投资不足,收费高,城市各类学校的不均衡发展,都为流动儿童的教育造成了不便[2]。近年来,情况有所好转。其实,我们不仅要关注儿童“有学上”,还要关注学生“学得好”。

第三,儿童自身方面,流动儿童的自尊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儿童;混合公立学校流动儿童高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自尊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各个维度均有显著相关,学业行为中的学习效能感、学习自信心和师生关系中的低冲突性、支持性、关系满意度可以显著预测流动儿童的自尊发展水平[3]。范伟元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整体偏上,打工校流动儿童的人格健全状况最差,人格五因素(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乐观性和掌控性)对主观幸福感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4]。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教授等修订的“学习适应性量表”(简称AAT)。该量表由七个分量表构成,包括: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学习技术、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独立性和毅力、身心健康。其分半信度为0.71-0.86,重测信度为0.75-0.88,且具有较高的效度。

本研究也采用了比较法,从纵向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视角,对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进行研究,探讨二者之间学习适应状况的差异,反映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现状。

三、结果分析

通过较严格的调查统计。本小组成员从四个考察量度指标对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的学习适应状况进行了比较,分列成四个表格,并做出相应分析如下。

(一)自我评价量表(要求水准)的解释

通过较严格的调查统计,从四个指标对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的学习适应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见表1。

表1 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对自我要求水准的差异检验

在解释测验结果时,先要了解受试者的标准是否过高或过低,对自己的事情是严格评价还是评价太宽。各年级的要求水准分为三个等级:A 等属严格要求,即要求水准高,对自己做严格评价。B 等属一般性,即要求水准属于中等者。C 等属要求不严,即要求水准低,对自己评价太宽。由表1 可知流动儿童对自己要求严格的百分比略低于常住儿童;对自我要求水准中等的百分比略高于常住儿童;对自我要求水准低的百分比低于常住儿童。总体上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对自我要求水平的差异不是很大。

(二)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各维度学习适应性的差异

由表2 可知,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在学习技术、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三个方面有差异。流动儿童在“学习技术”和“学校环境”得分较为显著地(p<0.05)低于常住儿童,流动儿童的“独立性和毅力”得分极其显著的(p<0.001)低于常住儿童。由此可见,被调查的学生中,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水平低于常住儿童。

表2 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内容量表各个维度学习适应性差异

(三)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学习适应性各维度等级分布情况

按《AAT 使用手册》将被调查学生的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根据标准分确定其学习适应性等级。根据量表常模,将学习适应性划分为5 个等级:优等即第5 等级,分数在65 分及以上;中上等即第4 等级,分数在55 分到64 分;中等即第3 等级,分数在45 分到54 分;中下等即第2 等级,分数在35 分到44 分;差等即第1 等级,分数在34 分及以下。一般第5 等级时为优秀,第4 等级时为良,第3 等级为合格。第2 等级和第1 等级时,为学习适应不良,需要个别指导。

表3 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学习适应性各等级分布情况

由表3 所示,在学习技术方面流动儿童中优等者人数为零,41.1%处于中等,有40.6%处于差等和中下,其中8.9%处于差等,学习适应性严重不良,需要个别指导;常住儿童也有40.3%适应不良,但是常住儿童处于中上和优等的百分数远远超过流动儿童。

38.3%流动儿童在学校环境适应性不良,远远超过常住儿童学校适应性不良的29.5%。

最为严重的就是75.6%流动儿童在独立性和毅力方面适应不良,其中47.8%学习适应性严重不良,需要给予指导帮助。

可见,流动儿童50%存在着学习适应不良问题,8.9%需要做学习技术方面的指导;8.9%需要做学校 适应的个别辅导;在独立性与毅力方面有47.8%的流动儿童需要指导帮助。

(四)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原因归属的情况

关于成功或者失败原因的看法,在认知心理学上称为原因归属,以显示个人的差异。把考试取得的好成绩,或取得的不良成绩的原因,归为自己聪明与否或者是否努力,即归为内部原因的,称为内控制型。归为运气的好坏,或课题的难以等外在原因的,称为外控制型。外控制型要比内控制型,其态度较消极,缺乏自信,不想努力学习。

表4 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原因归属的差异

由表4 可知,流动儿童能将成功归为内部的人数是69.4%,失败归为内部原因的是65%;常住儿童将成功与失败归为内部原因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9.8%和60.3%,所以流动儿童中的内控制型学生人数略多于常住儿童。

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健康、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性归因。将这六个因素三个维度结合起来组成的归因模式中发现只有努力程度是可控性的,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让学生树立这样一种信念:只有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不努力注定失败。要引导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身内部因素,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和自我效能感,进一步增强今后承担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同时应预防学生将失败归因于能力等稳定且不可控的因素,因为这种归因方式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习的热情,不论是成功或失败,都要力争使学习成败原因归之于“自己的努力”

(五)结论

(1)总体上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对自我要求水准的差异不大。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之间学习适应性的对比不受他们自我要求的影响。

(2)与常住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学习技术、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三个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3)归因方面,流动儿童比常住儿童更为积极。

四、原因分析与教育策略

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是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且影响广泛深远,因此有必要将这个问题加以妥善解决。然而要想解决此问题,就必须分析导致流动儿童学习适应不良的各种原因。

(一)学习技术适应不良的原因与教育策略

大多数流动儿童来自于教育水平和质量低于城市教育的农村地区,他们中的许多儿童的学习基础低于常住儿童,并且缺乏对学习技术的培养。这给他们的学习适应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此时就需要学校家庭等方面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有力的帮助,如老师采用适合学生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协助制定学习计划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尽快适应城市教育的指标和进度。家庭方面为流动儿童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如给他们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场所,舒适的学习专用桌子,足够的学习用具和学习材料等。

(二)学校环境适应不良的原因与教育策略

流动儿童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区域,对他们的生活学习等都产生很大的困扰,教师和同伴的更换对流动儿童的内心影响非常的大。

学生和教师的感情交流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对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本研究中的三四年级儿童不仅敬佩公正的教师,更能从较为概括的水平上客观地评价教师工作。所以学校要充分强调教师情绪、态度上的克制及情感沟通方式。教师应关心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多与他们交流,对他们给予合理期望,有助于流动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

三四年级的学生的同伴关系已经发展到亲密共享阶段。认为朋友是可以相互分享的,友谊是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朋友之间保持信任和忠诚,同甘共苦。朋友之间可以相互倾诉秘密,讨论、制订计划,相互帮助,解决问题。所以这个时期有朋友对于儿童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引导流动儿童主动积极地与新环境相适应,热情地与同学交往,争取较好的外部环境和人际关系。

(三)独立性和毅力适应不良的原因与教育策略

流动儿童作为城市和学校环境的外来陌生群体,由于以往的生活行为习惯和知识基础等差距,缺乏社会文化认同感等,导致外来的流动儿童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同身份歧视感,引发一定程度上的封闭性和紧张性,他们常年生活在城市却没有城市人的身份,缺少对生活的满足感,而导致心理自卑,缺乏独立性和毅力。

针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提高,目前已经有了很多研究积累[5]、[6]、[7]、[8],最有效的还是要落实到孩子们的行为和态度上的改变,比如是否具备独立性、具有足够的毅力,是真正解决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关键。一般来说,培养和形成积极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直至其成为稳定的行为倾向与观念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它也是学生自内而外的、最为有效的推动力。此外,居住的不稳定性会造成学习适应性的反复现象,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优势,找到自身的积极品质,树立自信心,促使其学习适应性成良性发展态势。

总之,我们要从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来干预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密切联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才能使得流动儿童得到一个适应性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尤其对于流动儿童的独立性和毅力寄予耐心的指导。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社会各界一同努力,一定可以让流动儿童在老师的呵护下、朋友的陪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使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长久稳定的良好发展。

[1]刘杨,方晓义,蔡蓉等.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20.

[2]鲁化堂.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李小青,邹泓,王瑞敏,窦东徽.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8(4):909-913.

[4]王瑞敏,邹泓.流动儿童的人格特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08(3):82-87.

[5]余胜美.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8-42.

[6]邓远平,汤舒俊.流动人口家庭环境对其子女学习适应性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28-131.

[7]周海霞.进城农民工子女班级环境与学习适应性发展的关系研究[J].科技信息,2010(10):15-17.

[8]周艳,尹华站.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现状与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3):66-68.

猜你喜欢
归因适应性流动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流动的光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