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传承视角的浙江瑞安鼓词传承与保护机制研究

2014-12-17 08:35夏正超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鼓词活态瑞安

夏正超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

一、问题的提出

瑞安鼓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始于南宋(一说始于明代),和唐代变文一脉相承,在清代中期已流行于浙江温州地区,素有“浙北评弹,浙南鼓词”之美誉。瑞安鼓词以瑞安方言为唱念标准音,包含丰富的方言俚语、民风民俗等地域文化的因素,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2006年瑞安鼓词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成立鼓词研究所、对相关史料的词本进行采集、记录、整理、立档。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鼓词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鼓词的传播形式、鼓词的受众、依托的社会环境都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瑞安鼓词的生存面临巨大的挑战,存在“人亡艺毁”的风险。

二、研究进展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为热点问题,研究者从旅游学、地理学、民俗学、民族学、历史学、音乐学、文博学等不同视角展开了多层次、多领域的探讨。主要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特点、保护的原则、保护方法及个案研究。尽管视角不同、结论不一,但学者们不约而同地将着眼点聚焦于“活态传承”上,认为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特征,“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1]。何为“活态传承”,学界并没有权威的解释。但是研究者已经触及到活态传承的三个关键系统:“活态人”、“活态环境”、“生活态”。因此,活态传承可以界定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活态环境”中由“活态人”以“生活态”形式传承和传习的传承方式。

“活态传承”的理念上一直存在保护与创新的观念之争,其实质是对何为“原真性”问题的争论。刘魁立[2]认为文化遗产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是凝固不变的对象;国外学者Rex Nettleford[3]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迁移中产生的遗产流失、衰亡以及遗产流失中所促进的遗产传承和创新现象;张云平[4]认为真正的“原生态”文化是不存在的,更多的是次生态、次次生态、甚至是艺术化的次生态;即便是在博物馆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然绕不开“变”字[5]。如何在时光流变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宋瑞[6]、张士闪[7]、冯光钰[8]强调生态保护理念,保护非物质文化所赖以存身的文化生态,王燕琦[9]、刘玉清[10]提出产业化保护之路,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

关于瑞安鼓词的活态性保护研究,邱一曼[11]认为保持瑞安鼓词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热爱鼓词的听众、创作与表演群体,刘顺[12]认为保持传统又贴近现代生活是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李崴呼吁要营造适宜的人文环境,保护鼓词的传播市场。总之,瑞安鼓词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一是研究的成果少,以温州鼓词、瑞安鼓词为题名或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只有14 篇论文涉及到瑞安鼓词的保护;二是研究队伍不强,只有赵雷、邱一曼、刘顺、李崴等几位比较活跃的研究者;三是研究的视角比较单一,主要从音乐的角度探索瑞安鼓词的特点、发展;四是缺少系统阐述瑞安鼓词的活态保护的文献。

三、“瑞安鼓词”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调研概述

调研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问卷调查,获取公众对瑞安鼓词认知情况。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瑞安市各银行、酒店、广场、小区等地当场发放、填写、检查和回收。共发出问卷210 份,收回有效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为96.7%(见表1)。二是访谈鼓词表演、创作和研究专家,了解鼓词保护的现状及保护的建议。鼓词创作专家、表演专家长期从事鼓词的创作与表演,对鼓词生存环境的变化比较敏锐,对鼓词创作的时代变化冷暖自知,同时对于听众的变迁也有切身体会,通过访谈能够从传播者方面获取比较可靠的信息。在方法上先归纳整理鼓词创作、表演专家的访谈结果,再征询鼓词研究专家的建议,最后形成访谈的结果。

表1: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二)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

1、鼓词学习艰苦,传习后继无人 艺术的学习、艺人成长、艺术表演的生命周期性有其固有的规律,要求继承人从青少年开始学习。其学习和表演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一定的艺术天赋,在持之以恒的学习中不断领悟和创新才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旧时,徒弟跟着师傅,将鼓词作为专职的学习目标,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反复练习“说唱”,这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瑞安鼓词专家表示,这种师徒相传的模式与当前青少年学校的学习时间、学习模式相冲突。此外,青少年12—16 岁左右进入变声期,变声期后音色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有的已经不再适合学习和表演这门艺术了,淘汰率极高。

2、语言限定条件大,自我革新面临挑战 瑞安鼓词用瑞安方言表演,会瑞安话是学习鼓词的先决条件。由于社会交流的日益扩大,普通话已经成为普及性语言,青少年对瑞安话的听、说以及应用能力已经大大降低。社会中的新事物、新现象在瑞安话中找不到对应的表达方式,常常出现方言中夹杂普遍话的现象,瑞安方言的自我更新也面临挑战。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4%的受访者认为鼓词需要创新,且大家对于鼓词创新的态度趋于一致,其与受访者的年龄、性别、职业与文化程度都没有显著相关(表2)。

表2:鼓词是否需要创新的相关分析

3、群众审美需要变化,鼓词喜受程度降低

公众对鼓词的喜爱程度比较低,在对不喜欢的原因反馈中:没有氛围、不合潮流、听不习惯、形式呆板,分别占20.6%、18.6%、16.7%、15.7%。受访者认为语言影响、没有市场、满足不了娱乐需求、新媒体冲击是导致当前鼓词不流行的主要原因,分别占32.8%、32.4%、31.9%、29.4%。这表明,需要加强公众对鼓词的宣传,革新鼓词的内容与表演形式,让鼓词贴近百姓生活。

4、与百姓生活的距离在拉大,对鼓词的了解程度程度低

早年间,民间喜逢升迁、结婚、生子、升学等良辰吉事瑞安鼓词是主要的庆祝方式、压轴大戏;现在其仍然是众多老年人的一种娱乐项目,常见老年人手持便携设备收听鼓词。面对发达的资讯、多样化的娱乐形式,鼓词已经逐步失去“表演的舞台”,文化氛围的“挤占”使鼓词的活态流变性遭遇挑战。专家表示,鼓词的表演方式、内容不再适合年轻人的口味,逐渐淡出了他们的生活空间。调查显示公众对鼓词的了解程度比较低,“比较了解”及以上的只占15.8%,均值为2.8。

通过相关分析,在 0.05 置信水平(双侧)上公众对鼓词的了解程度与年龄及职业显著相关(表3)。年龄在16-30 岁、31-45 岁、46-60 岁、61 岁以上的了解值分别是2.69、2.83、4.11、4.13,显然中年以上的人对鼓词了解程度较高,而青少年对鼓词了解程度则较低。

表3:了解程度与人口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三)调研结论

1、鼓词的艺术表演形式、传习方式与时下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之间的矛盾突出,鼓词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风险。

2、社会娱乐形式的多样化,鼓词所反映的社会题材、审美取向的时代差异导致鼓词与百姓的距离在拉大,对鼓词的认知度与喜爱度都在不断下降。

3、受制于鼓词特定的表演语言,鼓词的传承与“消费”囿于狭隘的空间,创新发展度较低。

4、鼓词衰落的原因是多重原的,根本原因在于鼓词艺术“文化生态”的恶化,培育文化生态进行“活态”保护才是有效的途径。

四、瑞安鼓词活态传承机制探析

活态传承是一个整体的保护形式,它包括保护传承人、培育受众群体、创建文化生态、鼓词创新发展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将鼓词文化植根于“活态环境”中由“活态人”以“生活态”形式传承和传习,才能真正达到保护文化的目的。温州市政府建立了传承人保护机制,给予传承人不同程度的补贴。现在保护重点是要突破博物馆式的僵化方式,回到现实生活、生产中,重新激发鼓词蓬勃的生命力。

(一)鼓词创新化,适应现代审美需求

考察鼓词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鼓词在从艺群体、伴奏乐器、演唱形式、演出场所上充满活跃的创新因素。创新使鼓词不断推陈出新,兼收并蓄,从民间自发性的艺术形态不断走向成熟化、艺术化的发展方向。

瑞安鼓词要自我革新,在题材上要符合时代的主题、内容上要反映时代发展的旋律、艺术形式上要适应现代的审美需求。第一,题材内容上要革新。改变过去表现劳苦大从的生活艰辛、宣传因果轮回、忠孝仁义、宿命意识等封建思想和迷信色彩的审美取向,丰富表现题材,反映多姿多彩现代生活的,满足多元化的审美需要。第二,鼓词的演唱节奏要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使温州鼓词音乐与飞速发展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合拍。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塑、伴奏风格等方面进行创造和突破。第三,鼓词的演唱腔调要创新,过去鼓词为了表达劳苦大众心声形成了低沉、凄凉的哭腔音乐[13],现在需要从现代审美角度出发,重新设计唱腔以扩大鼓词的影响和辐射面。第四,在艺术表演的形式上也要创新。如《鼓词新唱》在歌词中加入温州民谣,贝斯、键盘、架子鼓、手鼓参与伴奏所营造的摇滚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无疑是温州鼓词创新发展的大胆尝试[12]。面对日渐式微鼓词文化,唯有以开放的胸怀创新发展,使其内容现代化、形式多样化、格调高雅化,才能适应新的审美需要,扩大鼓词的审美需求。

(二)艺术生活化,拓展鼓词民间土壤

鼓词作为一种地方特色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间性,主要表现在其艺人群体的民间性、题材与内容的民间性、群众基础的民间性。鼓词文化目前有从民间走向博物馆的趋势,博物馆对于鼓词的整理、收藏、传承与传播有积极的意义,但应防止过度化的倾向。民间生活与鼓词血脉相连,艺术生活化就是要使鼓词在艺术形式和内容接近百姓生活,拓展鼓词的民间土壤。

这种生活化的方式可以沿着两个路径展开,一是以经典曲目巩固传统的表演市场。浙南大地遍布娘娘宫,大词《娘娘词》大受欢迎。每逢演唱《娘娘词》村子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一些艺人仅靠演唱《娘娘词》就收入不菲。因此要结合民间信俗,将其发扬光大。二是通过艺术家、专家创新发展,将鼓词由“雅”文化重回民间,实现雅俗共赏,扩大影响力。在重回民间的道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比如采取“政府买单、文艺下乡进社区”、鼓词义演的形式,表演者走进社区或者到公园进行演唱,让大家感受到鼓词的文化魅力,拉近鼓词与百姓间的距离。也可以探索鼓词与茶文化的结合,鼓词艺人在茶馆中驻场表演,扩大鼓词新的民间消费环境。

(三)产业融合化,拓展艺术生存空间

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与模糊的产业边界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它促进新兴产业、边缘化产业的诞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具有文化的同质性,因为旅游者消费的是文化,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者的强大吸引力。二者之间具有天然的渊源关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成旅游产品,可以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又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14]。旅游激发出“遗产”价值,“遗产”借用了旅游重新焕发了“活力”[9]。鼓词与旅游相融合,不但可以满足广大游客的旅游文化审美需求,扩大温州旅游文化的影响力,而且可以为鼓词的演出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艺术舞台。以市场换空间,以市场谋发展,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鼓词的传承与发展。从起源来看,鼓词原本就是中下层劳动群众为了维持生存的一种劳作技能[15],存在供需的市场关系,鼓词与旅游市场相结合可以重新开辟新的供需市场,本身就是对鼓词“原真性”(authenticity)的保护。

在具体形式上,可以借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的旅游演出形式,将鼓词与瓯江夜游项目相结合,在游船上演出,也可以在旅游景点景区开设书词场,供客人审美欣赏。瑞安鼓词可以与教育相融合,在大中小学的课堂上开展艺术选修课程、本土课程。瑞安本地的幼儿园也已经开始这样的尝试,温州大学音乐专业开展了瑞安鼓词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四)传播网络化,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

1983年,张瑞星录制了瑞安鼓词录音带,发行国内外,深受听众欢迎。1998年瑞星音像公司制作了鼓词 VCD,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VCD 的传播使鼓词艺人受众远超旧时词场,其影响力完全打破“唱到哪红到哪”传统的传播定律[16]。随着基于数字技术的因特网的高速发展,形形色色的新媒体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信息集散枢纽[17],当下已经进入到移动互联时代,这种媒介方式具有即时互动、无限兼容、随时随地特性。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应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针对网络化媒介下受众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基于网络化瑞安鼓词传播的特点、形式和途径、创作易于网络传播的新作品。在做好鼓词收集、整理的基础上,以温州市博物馆、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为基础建立鼓词的数字化资源库,开发鼓词APP。

瑞安鼓词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的优势,在传播途径上利于、易于和乐于被广大鼓词爱好者接受。发挥温州人足迹遍布天下的特点,使这种极具地方特色、乡土特色的文化在温州、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五)保护文化生态,培育生态化保护系统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按照生态学的原理,生命的繁衍生长是靠不同物种之间的共生和互生来支撑的[18]。瑞安鼓词是当地生活的长期积累,是智慧的结晶,其能够长期流传下来是因为存在一个文化生态,这个生态由艺术的需求、艺术供应即表演者、艺术生存的外部环境等组成。要像保护自然生态一样,保护瑞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保护鼓词的文化生态,就是改变其文化生态系统元素间生态失衡的状态,形成文化生态系统良性互动关系,使其能够具有活态传承下去的自我生存发展能力。

民间艺术的根在民间,民间艺术的生命也在民间。鼓词保护要走出“传承人——继承人”封闭性的保护圈,在民间培育鼓词的文化土壤,要走出博物馆静态的保护方式,利用各自方式亲近民众。在这一生态系统的培育中,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文化学者的主导作用、民间的主体作用,重振鼓词繁荣景象。

[1]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3).

[2]刘魁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J].民间文化论坛,2004(4).

[3]Rex Nettleford.Migration,Transmission and Maintenanceof the Intangible Heritage [J].Museum International,2004,(5).

[4]张云平.原生态文化的界定及其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4).

[5]刘迪.非物质遗产及其保护之再思考[J].博物馆研究,2008(2).

[6]宋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之用——以武强年画为例[J].旅游时代,2007,4.

[7]张士闪,邓霞.当代民间工艺的语境认知与生态保护——以山东惠民河南张泥玩具为个案[J].山东社会科学,2010(1).

[8]冯光钰.广东汉乐活态传承及发展的现代视野[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1).

[9]王燕琦.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抢救保护[N].光明日报,2002-01-20(01).

[10]刘玉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休闲市场[J].价格与市场,2003(3).

[11]邱一曼.浅谈温州鼓词在21 世纪所具有的生命力与文化力[J].中国音乐,2009(2).

[12]刘顺.从温州鼓词生存现状谈本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音乐探索,2011(1).

[13]赵雷.关于温州鼓词的几点思考[J].温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14]王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不解之缘[J].旅游学刊,2010,(4).

[15]李葳.温州鼓词发展历程探微[D].首都师范大学,2008.

[16]苏墨.温州鼓词:产业化浪潮中的沦落?[N].工人日报,2013-7-7(02).

[17]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5).

[18]腾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M].1 版.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鼓词活态瑞安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风筝
快乐农场
荡秋千
申遗后的温州鼓词—基于政府、市场、社会的视角①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场域视野下彝族《指路经》的“活态”解读
我的生日
温州鼓词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