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缺与中国古典诗词俄译

2014-12-17 11:17华,牛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俄语诗歌语言

李 华,牛 蕊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世界的融合来自于文化间的相互促进。虽然文化是包含着多重结构的复杂整体,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大致将文化分为有形或者无形两个部分。有形的主要包括行政法律制度、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等因素,而无形的部分包含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心理特点等。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有形的部分已经被世界了解和吸收,能够互相借鉴和学习,而无形的因素经常使民族融合之外多了更多的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整体文化的传承,不容易改变和适应。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文化的民族性带动了文化的多样性。各种文化异彩纷呈的另一面是,在文化的个性因素突出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沟通障碍。每一种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地理环境因素,因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相互交往时难以达到理解完全一致,甚至会产生冲突矛盾,这主要根源于文化的语用意义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交流所使用的语言以及词语的文化内涵之间的差异会产生文化空缺的现象。

一、文化空缺

“空缺”这一语言现象来源于random holes in patterns,表示偶然的缺口,是由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提出的,后人发现,这一现象不仅适用于对比语言之间的语法模式,同时也适用于对比不同语言的词汇。[1]而正式作为空缺理论的提出则是出自80年代由俄国学者索罗金在谈及民族文化的特点时所涉及的。由此可见,空缺现象与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由空缺的本意很容易联想到,文化空缺的产生是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两种或者以上的民族文化对比碰撞从而发现了彼此间的不同。有些不同是相近的不同,有些是相反的不同,而还有些是存在于一种文化中而另一种文化中完全没有涉及。[2]正因为这些不同,才有了各种民族文化的特征,才显示出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由于人类社会的繁衍,历史的变迁,地域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风俗习惯,以及国家建立后所沿袭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还有人们的思想意识,都在无形地堆砌着民族文化。[3]而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使这些文化空缺元素日益明显,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比如,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存在着“元宵”“月饼”等节日食品,这些食品的共性是外形为圆形,寓意“团圆”;“元宵”“月饼”是中国人意识里“团圆”这一文化形态在物质文化层面的体现。而在俄罗斯的认知意识和对世界进行概念化的过程中不存在相应的文化观念,自然俄语中也就没有表示这些食品的词汇,即存在空缺现象。[4]

空缺现象具体可以细化为这样一些表现形式:1)特指民族特有的事物而其他民族没有的空缺,2)由背景词形成的空缺,3)由两种语言中对应多义词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语义关系而形成的空缺,4)由词语的文化伴随意义形成的空缺,5)由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成语、俗语和谚语形成的空缺,6)由专有名词和专有名词转化为普遍名词而形成的空缺,7)由不同语言词汇系统对比产生的区分不足和区分过度而形成的空缺,8)由两种语言语词搭配能力不同而形成的空缺,9)由两种语言不同的修辞特点和习惯、语音和语法特征而形成的空缺等等。[5]

文化空缺包括各种语言符号的空缺,比如语音、语法、词汇等等多种形式,构成因素也多种多样,比如由于词语的文化伴随意义不同,或者是谚语俗语的使用,以及区分不足或区分过度所造成的语义差别等等。

文化空缺现象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情况屡见不鲜。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大国,其文学作品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并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而这些作品中,又以唐诗宋词的文学贡献最为突出,同时也受到了中外翻译学家们的追捧。

二、中国古典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是民族文化最有代表性的体现,是汉语所独有的一种有韵律的,也是最为含蓄凝练地表达思想情感的文体之一。好比现代人喜欢用优美动听或高亢激昂的歌曲来抒发和宣泄情感,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善于用同样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诗句来记录和表达。

中国诗歌在其三千年的演化历史中形成了多种形式、格律和风格,并在其演化史中与音乐联系紧密,汉语的单音节发音决定了中国诗歌不同于西方诗歌的乐感和节奏。从句法结构来看,古汉语句子中常见的主语省略为诗歌增加了独特的风味。从主题思想来看,分别、友情所占的比例比爱情更大,这也表现了中西方社会习俗的差异,中国诗歌从最初开始便从平民百姓和文人群体中汲取灵感,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活动。[6]儒家、道家、佛教思想的影响造成了中国诗歌的复杂性,也是理解中国诗歌必须具备的背景知识。

诗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按照格式也可以分为五言和七言的绝句和律诗。诗歌讲究平仄、对仗和韵脚等。在押韵这一点与外国诗歌是相似的。以唐代最盛,遗留下了将近五万首,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著名的诗人,诗人和文化环境相互造就,形成了文化繁荣的景象。其中流派众多:王维、孟浩然代表的山水田园派描绘了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高适、岑参代表的边塞派描绘雄起壮丽的边塞风光;“诗仙”李白的诗到处都体现着浪漫主义色彩,而“诗圣”杜甫的诗则表现了他现实主义的风格。诗人在写景的同时还抒情写意,表达对国家的政治抱负,对人民的关怀,对家乡的思念等等。

“唐诗宋词”,词以宋代为兴。词可以说是“可以唱的诗”,一般分为两部分,句子长短不一,但是每首词都有词牌,相当于乐谱,规定了词的句数和每句的字数和平仄。与唐诗一样,人们根据词人的风格将宋词划分为以苏轼等人为代表的豪放派和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无论是慷慨激昂还是娓娓道来,都形成了那一时期独有的文化表达方式。除了有代表性的唐诗宋词,还有一些古诗文上至四书五经,下至民歌戏剧,一同构成了异彩纷呈的中国古典诗歌文化。

三、古典诗词俄译

中国古典诗词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一朵奇葩。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是宣传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精粹受到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受到了西方汉学界热情追捧,从译介到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进作用。这其中不仅有国内汉学家的功劳,也感谢国外对汉学感兴趣的学者不断广泛地研究和传播。

但是古诗词可不可译的问题一直存在。朱光潜先生强调在风味传达上中西方诗歌存在着巨大差异:“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张胜,中诗以简隽胜。”[7]这句话凝练地简述了中西方诗歌的差异,也让我们意识到二者迥异的风格虽然丰富了诗歌文化,也无疑给翻译增加了难度。

语言特征取决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古典诗词俄译相当于俄语的第二次创作。而俄语自身的特点也是一大难点。俄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句子通常以谓语为主,通过动词变格名词变位的以及前置词的各种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同英语一样,俄语的句式也比较复杂,以主语谓语为主干,衍生出定语状语补语等多种从句,层层铺开,环环相扣,表达时往往借助句子的逻辑意义而非语言形式实现句子的完整意义。[8]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要按照俄语的框架重新建构汉语的句式,将诗歌中隐含的语言成分补充上并将句子肢解为各种从句,再依次还原为完整的句子。并且,译者还必须了解诗词中特定词语的引申含义,因为古诗中诗人喜欢借助客观物象来表达和寄托个人情感,我们称之为“意象”。[9]翻译具体作品时,不仅要译出意象的表面意思,还要透过事物表面分析其内涵,理解诗人想真正表达的思想和感受。有些意象已经形成固定的模式,供历代文人骚客吟咏,比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里面的“柳”都表达一种思乡之情,“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月”表达了一种哀思和愁苦等等。再比如唐代诗人王维的《红豆》一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有版本译:

(摘自http://ru.tingroom.com/yuedu/shige/5274.html)

这里的红豆作为诗中的重要意象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传说古时候男子出征打仗,妻子在大树下日夜期盼,思念丈夫,每日以泪洗面,泪水流干流下的是血泪,血滴化为红豆,在树下生根发芽,结出颗颗红豆,就这样红豆被人称作相思豆,是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以红豆相赠,表达爱意。后来慢慢演变,红豆的寓意不仅仅是男女之情,还有亲情友情等各种感情。如果不了解相思红豆的深层含义,仅仅通过是难以令俄罗斯人理解这首诗的意义的,所以,虽然是直译,但是因为文化的空缺而产生了些强硬的陌生感。不过诗的末尾明确点明了其意象的内涵,从而使得翻译也能够把握其精髓,通过委婉的方式表达出了相思之情。而了解这些代表着传统中国人民情感寄托的一些意象,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意,并且更容易读懂更多的诗作。

同时,运用典故也作为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经常运用到诗歌里,诗人经常引用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以及前人的语句,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也是难点所在,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会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翻译。如李白的《子夜四时歌·夏歌》:“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译为:

这首诗作为译者的再创作十分工整押韵,对于景色描绘得十分生动。“菡萏发荷花”一个“发”字被译为将荷花开放形象地铺展开来。将原诗中“五月”省译,不影响大局,而加上了作者的想象“”,进一步体现了西施的美貌与众人的喜爱。“西施”和“越王”出自我国的历史故事,在的翻译中没有将西施的名字翻译出来,而是用代替,因为众所周知西施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越王家也直接用意译的方式翻译成了译诗中虽没有赘述典故如何,但是通过描绘已经将诗人李白所要表达的情景表达出来,夏日荷塘美景,美人采莲归去,美好之余有所怅惘。

而我们再来看看李清照的另一首词《声声慢》中经典的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里用七对叠词就把主人公寻而不得,怅然若失,内心孤苦愁闷的心情展现出来,从周围环境的冷清投射到内心的凄惨,俄译为:

这种富有音乐性的叠音词的使用也是中国古典诗词里典型的文化符号,而由于译者没有拘泥于形式,而是完全意译,采用铺陈式的叙述,将词人内心的忧郁之情以诉说的方式表达出来,符合了俄罗斯人的表达和理解习惯。[11]虽然如此,但是没有完全将女词人李清照的才华展现出来,也略微有失韵味。

而在王维的《栾家濑》中译文则相反,与原作诗人同样采用叠字的方式,将景色生动地描绘出来:“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译为:

中国古诗历来以短小精悍著称,而由于中外语言文字特点的差异,译文通常比原文更长。本篇译文却做到了独树一帜,用更加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中呈现的景色,画面感强。

中国古典诗歌除了有代表性的唐诗宋词以外,还有一些文字优美意蕴深远的篇章被译为俄语,如周敦颐的《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为:

莲花被认为是遗世独立,洁身自好的象征,诗人爱莲实际是歌颂有着莲花一般品质高洁坚贞不媚不俗的人。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文体和对比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追逐名利的鄙弃。译文为了配合古文的模式,运用一系列的排比句。其中名句“出淤泥而不染”一句集中体现了莲花的高洁品性,汉语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对于译语读者却有难度。译者将长难句分为几个分句,在分句中仍保持着词与词的对应,又运用拟人等修辞,易于读者阅读和理解,达到了最佳的翻译效果。

有趣的是,在俄译中国古诗文中,也存在着对等翻译的情况,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这是《论语》中孔子慨叹时间流逝的名句,而在俄语成语中存在恰好相同意思的句子。在翻译中直接将句子对应翻译即可。可见,文化之间除了个性还有其共性。

四、总结

翻译不仅仅是沟通语言的桥梁,更是文化之间的窗口。文明的传承依靠的也不仅仅是本国人民的沿袭,也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发扬。而翻译的作用也不会停留在语言上的交流,而更重要的是作为文化融合的媒介。通过译语文字和语言对原文的再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源语文化的活力,由不懂到明白、理解,从而对源语文化深一步的了解和认同。

而对于中国古诗词这类文化性极强的文学作品,翻译时往往需要的不仅是丰富的经验,还有广泛的文化意识和对于诗词情感上的体悟。在遇到文化空缺的现象时,可以通过音译、借译、增译或者加注的方法。要意识到文化空缺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不可避免的,一些必要的文化损失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整体上由于语言的普遍性,思维的相似性和社会的共通性,文化空缺在翻译中可以得到弥补。[13]

[1]张琴.试析文化空缺及其翻译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2).

[2]王恩科,李昕,奉霞.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杜建育,王宏军.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空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0(3).

[4]李白.卷首诗[J].俄语学习,2010(4).

[5]何秋和.论空缺与翻译理论[J].中国俄语教学,1997(2).

[6]毛华奋.汉语古诗英译比读与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7]从滋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8]林文昕.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从语言、文化关系角度试析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J].俄语学习,2013(3).

[9]童丹,白文昌.中国古典诗词俄译文本的探析——以意象转换为视角[J].外语学刊,2012(4).

[10]刘宏.俄语语言与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11]王丽丹.汉语古诗词中叠音词的俄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7).

[12]王维.卷首诗[J].俄语学习.2011(5).

[13]杨仕章.文化翻译观:翻译诸悖论的统一[J].外语学刊,2000(4).

猜你喜欢
俄语诗歌语言
诗歌不除外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语言是刀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诗歌岛·八面来风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我有我语言
俄语称呼语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