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昀
【摘 要】为了验证任务型教学理论在高职高专旅游英语教学实践中是否有效,从八个方面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并将实验搜集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结果显示,两个组在总体水平上接近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学生取得的进步比对照组的学生要大。中英文语言本身的差异以及跨文化差异、交际策略学习的缺失、课本、学生、受训时间和学习环境是影响研究效果的因素。
【关键词】高职 旅游英语 任务型教学模式 语言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131-03
旅游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学习国内外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等专业知识及旅游业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述所学专业知识的翻译能力和在导游实践中涉及的不同交际情景的口语交际能力,以满足涉外旅游业对综合型旅游英语人才的需求。旅游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旅游基本常识和术语后,能够应对旅游中的各种状况。而传统课堂已经不能满足这个要求。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创造真实性的学习语境,所以,在旅游英语课堂中融入任务型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其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在现实社会工作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参与、体验、互动、合作等方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已有的认知能力,在实践中感知、应用语言,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以活动为方式的教学理念”。但是,我国对任务型教学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大学英语学习课堂,很少有结合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本文的目的在于检验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旅游英语学习中的效果。
一、研究的问题
语言交际能力一直以来都是西方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热点,Bachman的语言交际能力模型(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是近期比较为学者们所认同的模型,它由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心理生理运动机制(psyc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三部分构成。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前者指控制语言结构的能力,包括语音、语法能力(词组成句子、话语)、语篇能力(句子、话语形成语篇),能够生成或辨认句子、理解句子内容、将句子组织成语篇;后者包括语义能力(句子、话语表达意义)、功能能力(句子表达使用者意图)、社会语言能力(句子、话语与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相联系),能够将话语、意图、语境相联系而构成意义。策略能力指在交际时运用语言知识的心理能力,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心理认知过程,是把语言知识运用于交际目的的手段。心理、生理机制指语言交际时所牵涉的神经和心理过程。
旅游专业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存在哪些问题?笔者通过对学生进行过访谈,并根据学生在期考中的口试情况和课堂观察情况发现,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一是对语言的掌握能力较弱,语音不标准、语法错误较多、语言不合逻辑;二是语用能力差,不能在特定的场合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三是策略能力有限,出现问题不知道如何应付,如忘词、听到不认识的单词时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这三个方面即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即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到旅游英语课堂后能否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提高的幅度有多大?
二、实验过程
(一)实验对象
笔者从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旅游管理专业中挑选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平行班级作为对照班。每班35人。所选定的对照班和实验班均是本校统招的全日制高职在校生,且进校分班是随机的。
(二)测试材料及数据收集工具
考虑到学生刚入学对专业知识不熟悉,本实验前测部分的测试材料为日常英语口语话题。后测材料为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英语口语试题。两次测试的数据都是从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三个方面收集,以此来判断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否发生了改变。具体评分方式借鉴了刘芹所设计的工具。见表1。
表1
LANGUAGE COMPETENCE (语言能力)
1. 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组织能力)
A. pronunciation (语音语调)unintelligible 1 2 3 4 5 intelligible
B. grammar (语法) unintelligible 1 2 3 4 5 intelligible
(lexis, morphology, syntax 词汇、词形、句法)
C. text(语篇能力) inappropriate 1 2 3 4 5 appropriate
(cohesion, organization连贯、组织)
2. Pragmatic Competence(语用能力)
A. illocutionary (言外之意)unnatural 1 2 3 4 5natural
(language functions and quick response 语言的功能和快速反应)
B. sociolinguistic (社会语言学能力)
(register, dialect, etc.语体、方言等)
foreign 1 2 3 4 5 native
STRATEGIC COMPETENCE(策略能力)
3. Flexible Interaction (灵活的沟通) inflexible 1 2 3 4 5 flexible
turn-taking & negotiation 轮次、谈判
4.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非言语交际)
A. body language (肢体语言) unnatural 1 2 3 4 5 natural
(eye contact, gestures, facial expressions, etc.眼神、手势、面部表情)
B. paralanguage (超语言) monotonous 1 2 3 4 5 various
(voice and articulation声音、吐字清晰度)
其中每一项均按照5分制进行打分,表现最佳为5分,依次递减至1分,然后每一项累加所得分即为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得分。
(三)实验步骤
1.前测。分析学生交际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在2010年9月开学之初对所选班级进行口语测试。试题是一些日常口语话题。口语考试的全过程通过录音设备录制下来,然后进行交际能力打分,找出学生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特点。通过SPSS软件分别对比两个班在这两大方面的差异。数据显示,两个班学生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2.教学实验。围绕每个单元的主题设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教师讲解示范、设计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和总结学习任务来完成英语学习。所有的任务都与现实生活场景相关,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沟通。以itinerary(旅游线路设计)单元为例,教师给学生讲解相关单词和句型以及设计itinerary的关键步骤后,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通过合作完成设计一个详细的可操作的itinerary的任务,然后每组在全班做汇报。该小组的角色是旅行社工作人员,其他小组扮演游客角色,游客可以随时进行提问,此过程被教师录制下来,在任务完成后立即播放,分析其中交际方面存在的问题。整个教学实验持续17周即一个学期。
3.后测。后测目的在于与前测作对比,分析学生在交际的各个方面是否有提高。后测的试题参考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英语口语试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景点讲解,第二部分为回答教师的现场提问。后测整个过程均进行录音,然后从英语交际能力的三大方面对两个小组进行对比分析。后测对比的内容分成两部分:教学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交际能力的对比、实验班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的对比。在对比中,教学实验作为自变量,交际能力作为因变量。分析工具是SPSS 中的T检验。
三、结果与讨论
(一)实验班总体表现好于对照班
实验数据结果显示,比较实验班与对照班的交际能力得分的T检验值为0.057,大于0.05的显著性差异水平,但已经非常接近。这说明两个组的差距已经较为明显,实验组的学生总体水平已经比对照组高出许多。任务型教学法在旅游英语教学中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二)两个组在英语交际能力各方面的差异有所不同
1.语言能力方面。其一,实验组在语音上的差异最为明显已经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为0.007,说明在语音上进步最为明显。原因可能是任务型教学课堂中的语音、视频材料更多来自英语国家,所以实验组的学生接触原汁原味的语音的几率更高一些。而且在和同伴的配合中,他们的焦虑要比跟教师学习更小,反而促进了他们的语音模仿能力的培养。其二,在语法和语篇能力上,两组的差别很小,T值分别是0.281和0.612。同时两个组相对于他们自身在语法和语篇上也没有多少进步。这可能与本课堂主要注重口头能力培养有关,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大学生处于英语“石化”阶段,他们的语法和连贯、逻辑能力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阶段,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语篇连贯和组织能力较差与汉语的特点有关。英语强调篇章结构的严谨,句与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往往通过丰富的连接词表达明确的逻辑关系;汉语强调形散而神似,缺乏连接词,散句居多。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验证了汉语对英语学习中的语篇连贯尤其是使用语言粘连手段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如方瑞芬所做的“汉语思维方式对英语语篇影响的调查研究”。高职高专的英语水平毕竟有限,他们很难大幅度地摆脱母语的影响。
2.语用能力。语用能力包括了言语行为能力和社会语言学能力。前者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在合适的场合运用合适的语言交际行事。观察发现实验组的学生更加有意识地运用旅游类的词汇,但是两个组的得分却差不多,实验组为2.8,对照组为2.6。中英文化差异是导致这一结果的最直接原因。而在社会语言学能力方面,因为没有涉及其他的语体和方言等因素,两个组均没有好的表现。
3.策略能力。两个组在灵活沟通方面的分数变现的差异很小,T值仅为0.800,实验组的平均分稍高,分别为2.22和2.10。两个组表现都不好,说明学生缺少必要的交际策略,如不会使用熟悉简单的词对专业术语进行解释,不会运用鼓励性的话语使谈话轮次增加。但是在超语言方面的差异已经达到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差异,T值为 0.039。原因可能是对在课程中因为完成的任务尽量接近真实生活,所以对旅游行业的认知愈发清晰,表现得越来越自信。因此他们说话的音量上明显要高,吐字清楚,而且尝试用音量的变化表达情感,促进了交流。
(三)其他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并不是令人期待的那样,在各个方面都有显著性差异,除了以上分析的因素外,课本、学生、学习时间以及学习环境等都会影响实验的效果。现在很多旅游英语的教材在编排上跟以前不同,很多环节已经融入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一些内容,这就使得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或多或少已经在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教授了,因此对照班的课堂上也有一部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授方法。学生层次参差不齐是另一个因素,高职学生英语底子薄弱的不在少数,很多学生连课本对话都读不出来,任务型教学模式虽然好,但是对于底子过差的学生来说,仍然很难提高口语,所以进行数据统计时难免会受影响。另外,开展时间过于短暂也是一个因素,此次实验只有一个学期的开展时间,而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这势必影响到学生口语提高的程度。
四、建议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旅游英语课堂中有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有一定的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在开展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第一,要加强中英文语言的对比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的学习。中英文差异很大,但是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有限,教师可以针对本班学生问题最多的地方进行培训。比如,针对学生汉语表达中形散不易表达中心观点的问题,教师可以反复进行“主题句+细节支撑”的英语模式训练。跨文化能力是旅游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因为他们随时可能为外国友人提供旅游服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模式可以是在每一主题任务前要求学生了解客人的文化背景、习惯等,在任务完成后再集体讨论及反思他们的跨文化表现。
第二,要加大交际策略教学。高职学生英语基础不太好,词汇量有限,但是很多时候可以通过交际策略弥补从而达到顺畅的交流。主要是结合学生自己的实例进行主要交际策略的点拨,比如提问策略、调整策略、迂回策略、临时造词策略、寻求帮助策略、肢体语言策略、母语策略。
第三,在课本编排问题上,授课教师应该更加灵活地设计任务,如课本上已经出现任务了,在对实验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设置比课本更多的任务,让学生多接触;而针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可以采用分班教学的模式进行,把层次相同的学生放在一起,既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也保证了数据统计的科学性;而开展时间短的问题,教师可以和学校沟通,获得更长的实验时间。
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应用,对提高学生的口语、应对各种旅游状况都有一定的成效。虽然实验效果不是特别令人满意,但是已经展现出了能持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可能。在今后的开展过程中,应尽力避免一些因素,让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Prabhu, N.S.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Ellis, R. Task-based Research and Language Pedagogy [J]].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2000(3)
[3]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Bachman, L 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5]刘芹.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研究[J].现代外语, 2008(1)
[6]方瑞芬.汉语思维方式对英语语篇影响的调查研究[J].语文学刊,2008(4)
【作者简介】唐 昀(1981-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