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针对性不强、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提出通过主动占领网络媒体、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加强修养、重点培养复合型中青年教师等,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高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038-03
一、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次的精神内核和主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站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对高职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生动实践。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其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重点的时代精神,发扬集体主义,培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使高职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培养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岗位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两者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
社会为高职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成才舞台,也对高职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时代是人才辈出的年代,人才的竞争不仅在于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更在于人的基本综合素质。这些基本综合素质同时包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创新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身心。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不仅要具有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专业技能知识,积极的人生态度、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以及与人合作的处世态度,同时其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同样重要。高职生要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教育。
二、当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构成、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社会服务等方面与普通本科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高职生在学习心理、成才愿景等各方面呈现出的情况也有所不同。高职生虽然有着较高的理想与价值追求,但他们的心理意识不够成熟、稳定,具有易变性。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针对性不强、实效性欠佳,存在脱离学生学习实际,教育流于形式等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片面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不够。市场经济影响下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冲击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随着高职院校的连年扩招,在校生的人数越来越多,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就业压力面前,部分高职院校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习,认为学生只需要掌握基本技能就可以了。片面强调职业教育的单一功能,忽视、淡化价值观教育,没能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成才素质起关键作用,因而存在对核心价值观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没有能很好地落到实处。
(二)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落后。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形成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学内容。首先,课堂教学内容重复交叉。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两门必修课程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容交叉、重复。教师重复相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能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的思想、学习需要、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导致教育过程缺乏互动性,与学生的新思想、新观念产生冲突,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面教育难以产生共鸣。
其次,教学方法落后。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我讲你听”、“黑板+粉笔”单调呆板的形式普遍存在,集中表现为仍多采用片面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忽视教学对象主体性的单向线性教学模式,灌输多而启发少,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和时间,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教师机械去教、学生被动去学,教学方式手段单一、乏味枯燥,从理论来到理论去,从书本来回书本去,没有体现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要求,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三)缺乏系统规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场所仅限于教室课堂,缺乏课堂外的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教学没有很好地落到实处,尚未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之中。有的学校虽然也安排了实践教学内容,但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设计,缺乏系统完整的教学计划、实施办法、考评标准等规范要求,实践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没有起到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
(四)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念陈旧、思想滞后。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知识、观念没跟上时代步伐,思想观念陈旧,改革意识淡薄,创新意识不强,不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党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不善于运用理论思考分析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得空洞而索然无味。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没有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特殊性以及它对学生一生将产生的重要影响,认为教学就是教会学生一些知识原理,忽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不注意引导学生把教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达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三、高职院校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endprint
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以质量求生存、提升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卓有成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任务和实现高校职能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要理清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大的育人功能,必须进一步创新工作载体,积极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制度化、常规化、长效化,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课堂教学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根据高职学生知识结构、认知方式等特点以及适应教育个性化学习的需要,重新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中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遵循“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原则,做到“精讲、少讲、管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学内容重新梳理、提炼、整合,包括两个方面的整合:一是不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整合。把不同课程重复的内容确定由其中一门课重点讲授,讲深、讲透,其他课程略讲或不讲。二是同一门课程内容的整合,形成专题教学的体系,不拘泥于原有教材的体系。教学内容整合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和解决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的“热点”衔接起来,不回避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让课堂教学内容“实”、“新”起来,引起学生思想共鸣,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主动占领网络媒体,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力。网络已成为高职生及时获取外部信息、搭建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体手段之一。网络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扩大学生视野的同时,各种非主流的东西也侵入学生头脑,主动占领网络宣传媒体这个重要的阵地尤为重要。利用网络加强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高职院校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网站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精髓融入到校园网络中,覆盖到校园的每个场所、每个角落。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表现方式,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进行广泛宣传教育。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站设置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进行正面信息的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开发实用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教育软件和电子教材,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声像俱全;通过微博、博客、论坛、QQ群等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以社会实践为延伸,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它以真实、具体、丰富的社会为大课堂,让高职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中吸收消化基本理论,提高综合素质。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是对高职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觉融入社会的最佳途径。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出校门、进工厂、访社区、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构建课内实践、校内课外实践、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引导高职生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工作,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在实践中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升华认识。在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突出时代特点和专业特色,加强社会实践的规范化管理和基地建设,积极研究和探索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
(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力抓手,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也是高职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思、行、悟”的有机统一,就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熏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凸显职业特征、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人文素质等特点,以重大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旋律。通过开展各项技能大赛和校园讲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技能,把无形的核心价值理念具体化、直观化,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激发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构筑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
(五)引导学生加强修养、自我教育、自我锤炼。一个人的品行修养不是生来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知识、环境、教育陶冶的结果。高职生同样需要加强学习,加强个人的品行修养,在服务社会中自我教育、自我锤炼。对高职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知行统一,培养他们脚踏实地、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高职生在服务社会中增强责任感,深入实际、贴近社会、融入群众,关注国情、了解省情、体验民情,认识自我,增长才干,锻炼意志。引导学生做到把树立远大理想与实现个人价值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道德规范与具体的个人自律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内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外化为个人自觉的行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六)重点培养复合型中青年教师,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脑、入心,课堂是主渠道,教师是关键。作为组建和优化教学梯队,要重点培养复合型中青年教师,努力使这支队伍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职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任务,更应当从党的事业的高度认识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导师和灵魂工程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以深厚的知识素养、强大的人格魅力、过硬的业务能力去影响和引导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要不断去学习,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作为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动力,一种终身追求。
【参考文献】
[1]宋平.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途径探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2]奠坚义,叶燕.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践探索[J].广西教育,2012(3)
[3]贾迅.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的培育[J].高教探索,2011(6)
【作者简介】黄启红(1969- ),女,广西邕宁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卢 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