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北京服装学院2014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号:J2014-09)
摘 要: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加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性教育,是职业性和学术性的高度统一,本文通过对国际商务专业硕士设置3年多来,多个相关高校的调研,针对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强“双师制”和导师组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师资队伍?
专业学位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夙瑶,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
一、专业硕士设立的背景和特色研究
1.专业硕士是应用型职业教育阶梯的一级。社会人才的分布呈金字塔形,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呈现阶梯型教育的方式展开。职业高中、中专、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大学,到专业硕士,未来也可能出现专业博士。我国从1990年开始设置和试办专业学位教育,2010年正式批准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目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批准设置19个专业学位,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院校476个所,累计招生85万人,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
2.专业硕士是针对实践的职业性与学术性教育的高度统一。专业学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科技发展、社会现代化程度提高,社会对专业学位人才的客观需求,是现代高等教育学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硕士强调的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适应社会需求,强化职业导向,创新培养模式,突出特色。是职业性与学术型的高度统一。
3.专业硕士的培养特色为传统的师资队伍建设带来挑战。专业硕士职业导向的实践性和学位教育学术性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硕士的培养需要来自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和深厚理论基础的高层次人才来引领学生进行实践教育、项目研究和论文指导。这对于传统的理论型教育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带来一定难度。加快构建“双师型”人才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迫切需求。
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分解和师资结构需求研究
1.培养目标分解。国际商务专业硕士(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
ness,简称MIB)2011年78所院校获得授权,2014年新增20所培养高校,取消四所高校培养权,截至目前,全国有94所高校具备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资格。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培养胜任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通晓现代商务基础理论,具备完善的国际商务知识、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商务专门人才。
从培养目标分析,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主要从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重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基础教育。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2)国际视野,广博知识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3)熟练运用一门外语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商务运作能力;(4)运用国际法律和惯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外贸的实操能力;(6)跨文化交流能力。
2.师资结构需求研究。根据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分析,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师资结构应该分为三类。
(1)基础教育师资。重点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
(2)专业基础理论的师资。重点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经济学工具的运用和分析能力、国际商务法律额惯例的通识和基本商务礼仪、谈判技巧等。
(3)专业实践的师资。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外贸实操、国际投资和跨国企业经营管理能力,金融、营销等方面的时操技巧和能力。
三、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师资队伍的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研究
1.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模式探讨。笔者作为“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组成员,调研和走访了国内第一批設立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多所高校。归纳起来,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模式一:以校内原有的师资队伍为主。部分高校以校内原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硕士培养的师资队伍为主,沿袭了校内原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师资,加强了实践性环节的要求力度,通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来弥补实践性环节的不足,加大校外企业、行业专家的交流力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师资队伍的构建呈纵向分配,即基础教育、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三类师资,在论文和毕业环节以校内师资指导为主。
模式二:导师负责制。即学生在入学之初,即分配指导教师,实行导师负责制,由导师根据培养方案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校内和校外导师彼此不交叉。这样的培养方式下,部分学生偏重理论、部分学生偏重实践,在毕业论文环节,因侧重不同而难有统一标准。这也是目前多数高校采取的一种师资方式。
模式三:双导师制。即一个学生配有校内和校外导师,理论和实践各有侧重,共同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同时,通过校外导师的实践性培养,帮助学生近距离接触实践,提升实际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但是在导师之间的责任划分需要明确,同时也加大了学校的协调难度。
2.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1)对专业硕士和“理论硕士”的区别认识模糊。一方面,传统的硕士学位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并且深入人心。专业硕士的设置从2010年开始,还不到五年,还未形成共同的认识。另一方面,二者在培养目标方面,差别不大,仅在实践性方面,专业硕士加大了要求。在“理论硕士”的培养当中,也有实践性的要求和规定。
这种认识上的模糊,使得各个高校在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构建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国际商务的专业硕士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硕士培养方面,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基本相同,仅在实践性方面有所差异。加大了在师资队伍构建中的不确定性。
(1)“双师制”师资的认识歧义。《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中,指出,“形成一支既有较高学术含量,又有显著职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导师队伍,包括具有国外教育背景的专家,具有相当学历的商务官员、实际商务工作专家等,促进导师队伍的多元化。”
調研中发现,各个高校对此的理解不尽相同。一方面,从师资队伍的配备上,实行校内的理论型导师和校外导师相配合,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结合培养。另一方面,加强内部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入、培训等方式,引入有实践经验的高级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同时加大内部教师实践性的培养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实行“双师型”教师的制度。
二者都是对加强实践性教学和培养的推动,但在操作中涉及到教育改革当中的很多问题,如学校的学科定位、引进人才的编制,以及实践性指导教师的管理等系列问题。
(2)师资队伍建设的标准和制度缺失。调研中发现,现行的很多高校中,缺乏专门的师资队的制度,尤其缺失的是校外导师的管理部分,多数沿用的是校内导师的相关制度。校外导师的管理比较散乱。由于聘请的校外导师多数都是企业的高管,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对学生的指导方面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因外聘导师多数为兼职,权利义务关系不够明确,很多制度难以明确,或者难以执行。造成了缺乏制度,或者难以执行,二者互为因果。实践性方面,受制于校外指导教师的因素,学生参与实践的程度差异性较大,不利于培养方案的执行和学校的日常管理。
四、完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双师制”师资的建设制度化。各高校应该基于本学校的办学特色定位和实际情况,推行“双师制”建设,校外导师、引入实践型人才,还是针对内部教师的实践性培训,均是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训的实践性的进步,关键是要进行制度化管理。第一,从获取教学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指导教师的资格方面,要有制度要求。第二,日常培训和教学、指导、管理方面,出台专门的制度和规定;第三,针对指导教师,尤其是校外指导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方面要明确。第四,严格指导教师的考核制度,从日常义务的履行和学员的成果作为考核指导教师的标准。
2.导师组的建设。导师组制度在很多高校的硕士和博士方面已经践行多年,笔者认为,尤其适合于像国际商务专业硕士这样的专业硕士的培养。
导师组,由五名左右的导师成立指导小组,组长一名,以一对多,多对一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共同对学生的教学改革、科研等方面负责。
(1)能够确保导师的指导能够以学科整体发展为基础,在研究生教学和培养中做到知识上基础宽厚和学风上兼容并蓄。?避免了导师一人负责制中,类似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现象,
(2)多对一,能够让学生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许多学科的边缘比较模糊,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创新的必然选择。导师组负责制使学生与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的接触范围无形扩大了,学生有学术上的问题可以找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征求意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科研创新。尤其是像国际商务这样的经管类专业,彼此之间的交叉新较强,又各有侧重,导师组,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的科研创新。
(3)导师组制度并非为淡化指导教师的责任和权利,而是出于更好地践行培养目标,利于学生成长。因此,导师组内部仍然要明确内部分工和主要指导和辅导的关系。并以制度的方式加以确定。
作者简介:李成钢(1976.03- ),男,汉族,博士后,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 副教授,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网络经济、产业经济、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