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商业银行“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实现常常存在一定的矛盾。本文提出流动性损益化分析方法,将流动性问题转化为损益问题。从探讨流动性需求与供给的均衡出发,分析商业银行为满足特定的流动性需求,运用不同方式组织流动性供给的成本,从中选择成本最低的方式,实现流动性均衡。使“流动性”和“盈利性”在“利润最大化”的最终目标上得到统一。
关键词:流动性需求;流动性供给;流动性损益化;成本分析?
在商业银行的“三性”管理目标中,流动性目标与盈利性目标的实现常常存在一定的矛盾。合理的流动性管理要求银行确定一个最佳的流动性水平——既能随时满足不断变化的流动性需求,又能尽量减少盈利损失。
一、流动性需求、供给及其均衡
流动性需求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多种流动性的支付而产生的对资金头寸的需求。流动性供给是指商业银行现有的流动性储备和能够随时获得的可用资金头寸。流动性管理通常是指根据不断变化的流动性需求,商业银行以适当的价格通过不同途径组织流动性供给以适应需求,实现流动性均衡的过程。
实践中,在某一特定时点上,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供求很少出现均衡,银行要不断处理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不足。当流动性过剩时,银行只要考虑将多余的头寸运用出去;当流动性不足时,银行就必须迅速从外部筹得流动性,否则就会面临流动性危机。因此商业银行通常会事先准备一定的备付金来应付流动性不足,当备付金无法满足净流动性需求时,再从外部筹得流动性。银行日常的流动性管理就是要考虑如何合理地组织流动性供给,来满足这部分净流动性需求。
由于流动性需求具有一定外部性,因此需要根据历史数据分析流动性需求分布的概率特征。然后针对不同水平的流动性需求,选择成本最低的流动性供给方式,就需要对流动性供给进行损益化,即成本分析。
二、流动性需求的概率分布特征
一般地,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商业银行较低水平的流动性需求出现的概率较高,而较高水平的流动性需求出现的概率较低。因此各种不同水平的流动性需求概率分布可如图1表示。
图1 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概率分布
图1中,横坐标L表示流动性需求水平,纵坐标P(L)为流动性需求发生的概率。L2以下水平的流动性需求发生的概率为100%;L1以上部分流动性需求出现的概率为0;L2至L1之间的流动性需求发生的概率随着L的增加而递减。
三、流动性供给的成本分析
商业银行组织流动性供给的方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银行自身储备流动性,即保留备付金;二是银行从外部筹得(指现金流从外部流入银行)流动性,包括变现资产和补充负债。具体选用哪种方式,应根据流动性需求的概率特征,对不同流动性供给方式的成本进行分析和比较来确定。
上文分析可知,流动性需求根据其概率分布特征可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大于L1水平的流动性需求根据历史数据预测不可能发生的,显然银行没有必要保留多于L1的备付金。L2水平的流动性需求是根据历史数据预测肯定会发生的,商业银行应事先准备好等量的备付金是最佳选择,其成本为备付金的机会成本。L1和L2之间的流动性需求发生的概率是不确定的。对于这部分流动性需求,银行需要考虑选用何种组织流动性供给的方式。這就需要对不同的流动性供给方式进行损益化,分析其成本,并通过比较确定成本最低的组织流动性供给的方式。以下对两种类型的流动性供给成本进行分析和比较。
1.自身储备流动性的成本。自身储备流动性,即保留备付金。保留的备付金越多,机会成本就越高。机会成本的高低一般也同利率高低有关,因为无论银行用这笔资金购买国债还是发放贷款都与利率有关,利率越高,机会成本也越高。
假设银行面临的不确定的流动性需求为L,当银行全部以保留备付金的形式来满足这部分流动性需求时,若用R表示保留备付金的数量,r表示利率,则备付金的机会成本就可表示为C1 = r·R= r·L。
2.外部筹得流动性的成本。银行从外部筹得流动性的方式主要包括变现资产和补充负债两种。其中,变现资产主要是指提前收回贷款或变现债券;补充负债主要有同业拆借、再贷款、同大客户签订隔夜回购协议和发行CD等短期借款形式。为简便起见,先对变现债券(本文指短期国库券)的成本进行分析。
变现债券的成本主要包括变现的一次性成本和变现后的机会成本。
(1)债券变现的一次性成本
债券变现的一次性成本主要是指与出售债券有关的各种费用,包括人工费用和其他辅助费用。在某时点上,不确定的流动性需求L发生概率对应为P(L)。若全部以变现资产的方式来满足这部分流动性需求,则需变现债券的金额为图2中阴影部分所示面积,可用定积分表示变现金额,即D=
图2 流动性需求发概率与债券变现一次性成本
(2)债券变现的机会成本
债券变现的机会成本主要是指银行因债券变现而失去的债券利息收益。出售的债券越多,机会成本越高;利率越高,机会成本也越高。当流动性需求为L时,需变现的债券金额为D=
综合(1)和(2),債券变现的总成本可以用公式表示为C2 = C21 +C22 = b·(D/k)+ r·D =(b / k)·
(3)其它方式下的成本
类似地可以分析其它方式下从外部筹得流动性的成本。提前收回贷款的成本同债券变现一样,包括一次性成本和机会成本两部分。补充负债(对外借款)的成本也包括两部分,借款的一次性费用和利息成本,其中利息成本部分就相当于债券变现时的机会成本。假设利率水平r、每次变现(借款)费用b、每次变现额k都不变,则利用不同方式从外部筹集流动性的成本都可以表示为C2 = C21 +C22 = b·(D/k)+ r·D =(b / k)·
3.自身储备流动性和外部筹得流动性的成本比较。上述分析可知,保留备付金的成本C1和流动性水平L成线性关系,而变现债券的成本C2与L成非线性关系。将成本线C1和C2放在同一坐标图中(如图3),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关于备付金保留水平的确定。由于银行的成本较低原则,当C1和C2不相等时,银行会不断调整其备付金水平,直到C1和C2相等,银行不再变动其备付金保留量,图3中R0 即为均衡备付金水平。
(2)关于流动性供给方式的选择。当L
四、 参数对流动性供给成本影响的讨论
上述分析和结论都建立在利率水平r、每次变现(借款)费用b和每次变现(借款)额k三个参数不变的假定前提下。事实上,这三个参数中任何一个的变化,都将引起不同流动性供给方式的成本和均衡备付金水平的变化,也会引起银行选择不同的方式从外部筹得流动性来弥补流动性不足。
1.利率水平r。利率水平的变动对各种方式下的流动性供给成本都造成影响,因为不管选用哪种方式组织流动性供给,其成本都和利率有关。但利率变化对两大类不同的流动性供给方式的影响程度并不一样。
假设利率水平上升了△r,则保留备付金方式的成本增加量为△C1=△r·L,外部筹得流动性的成本增加量为△C2=△r·
同理可知,当利率下降时,备付金的成本下降程度要大于变现债券成本下降的程度,此时均衡备付金水平将增加。特别地,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银行会选择全部用保留备付金的方式来应付流动性需求。
2.每次变现(借款)费用b。实践中,不同外部筹得流动性方式下的b是不一样的,这会导致不同方式下从外部筹得流动性的成本差异和银行的不同选择,进而会影响均衡备付金水平。当b较小时,银行从外部筹得流动性的成较低,外部筹得流动性的成本曲线将下移,均衡点左移,均衡备付金水平将减少。反之,均衡备付金水平将增加。
3.每次变现(借款)额k。当发生流动性不足时,每次变现(借款)额k越小,银行需变现(借款)的次数就越多,变现费用就越高,外部筹得流动性的总成本增加,其成本曲线将上移,均衡点将右移,均衡的备付金保留量将变大。反之,银行会适量地减少备付金的保留量。
五、结语
本文提供了一个从均衡的视角采用损益化方法实现商业银行流动性和盈利性目标协调的分析框架。流动性损益化的实践意义在于:(1)通过成本分析确定合理的备付金水平,协调“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矛盾。(2)比较不同方式下组织流动性供给的成本高低,选择成本最低的流动性供给方式,以满足特定的流动性需求。总之,流动性损益化能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有助于协调“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两个经营目标,有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静,韩金华.西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1,6:38-42.
[2]张双阳.银行业务的流动性衡量与控制[J].新金融,2005,10:49-50.
[3]温珂.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外比较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3:9-11.
[4]姚瑶.浅谈货币紧缩政策下基于均衡成本最小化的银行流动性管理[J].新经济,2013,26:42
[5] Cemal Berk Oguzsoy and Sibel Guven. Bank asset and liability management under uncertainty[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7,102(3):575-600.
作者简介:徐骅,女,浙江丽水人,宁波大学在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