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4-12-13 15:07:13何衡衡
科教导刊 2014年32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教学实践

何衡衡

摘 要 新时期的外语人才必须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外语人才的培养不再是传统单一的语言培养模式,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是对社会市场的回应。文章探讨了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基本理论内涵,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不同角度,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和重视教学实践改革模式构建基础。

关键词 复合型外语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Compound Foreign Language Talent Training Mode Inquiry

HE Hengheng

(Hankou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12)

Abstract Foreign language personnel must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foreign language talent in the new era, training foreign talent is no longer a traditional single language training mode, complex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is a social market response.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basic theory connotation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puts forward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focus on construction base of teaching practice reform mode.

Key words compound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training model; teaching practice

1 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内涵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备各种专业方面的能力和突出经验,在某一具体专业方面出类拔萃的人。杜瑞清先生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和实践》中提出,“复合型外语人才指既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各种技能,懂得该门外国语基本知识,也具有其它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并从此定义出发,将复合型外语人才分为四大类型,即“外国语+以该国语言写成的本民族文学”、“外国语+该语言民族文化”、“外国语+另一门外国语”和“外国语+其它专业。”①各个外语院校或院系均根据自身的状况和特点摸索出不同的适应自身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不管是哪一种模式,均建立在以外语为工具,发展另一门专业的基础上。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而导致的学生知识面狭窄的外语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②基于这种优化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外语人才的培养重点应是多层次、高质量的。戴炜栋先生认为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的全称定义中“外语”为核心不能削弱,提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具备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要以语言能力为核心;二是要以应用能力为抓手,突出实用与即时性;三是要以创新能力为动力,发展多角思维和自我学习、追求发展的能力。”③英语语言与其它专业的契合不会削弱语言能力,反而会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2 从课程设置角度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2.1 以语言技能为基础

我国高等学校关于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培养具有扎实基本功、专业知识过硬的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既注重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文化素质高、心理素质好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前提是要以语言技能训练为基础。新《大纲》(2000)规定,在课程设置上,将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而且还规定“一般均以英语为教学语言。”④英语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用英语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已经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效果。以英语作为为其它课程的媒介就要求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掌握英语技能。教材的选用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选用的教材太容易,学生会认为没有学到知识;而选用的教材太难,以至于学生学完之后不知道学了些什么。教材难易度的把握是实现以语言技能为基础的有力保证。

语言与文化相结合,对象国文化一直以来被当作学习语言的重点,如英国概况、美国概况、圣经故事等。《大纲》对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既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又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并对课程设置具体界定为“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⑤英语语言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优势,就语言能力而言,不同的学校学生差别很大。因此外语人才的培养应将学生的娴熟应用语言的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来培养,增强如听力、口译、文化等方面的课程设置。

2.2 调整课程设置比例

由于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外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传统上可分为不同的几类,常见的是文学、语言学和翻译。这些课程是学习语言的基础。通常被划为必修课范畴。不同的院校,由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不同,课程的选用比例大不相同。以文学为例,课程设置目标不仅要求学生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原著,还要求阅读相关专业文献,介绍相关领域课题研究,优化知识结构。

关于语言技能课与专业知识课的比例问题,英语专业新大纲(2000)规定,技能课程占50%~55%,知识课占百分之20%~ 25%。由于接受英语学习的学生呈低龄化发展,进入大学前,学生已经接受了多年的英语学习,可以说英语基础技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因此在大学阶段,英语专业的课程选用中,知识课的比重可以加大。

课程设置越来越灵活,选修课范围加宽,选修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规划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兴趣,为学习注入活力。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往往建立在较高的英语水平基础上。但选修课不宜开得过多,以免学生学习如蜻蜓点水,学而不精,貌似学了许多东西,实际上都是泛泛而学,不利于知识结构的构建。

3 培养模式构建基础

不同院校根据自身定位,培养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模式大不相同;根据专业方向不同,培养模式也有差异。师范类强调教育与语言的结合,“复合”体现在以语言为基础、以教育为目标。商务类重点放在商务与语言的融合,“复合”体现在以语言为基础、以商务往来为目的。无论哪一类都必须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这一大方向为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提供理论基础,实现教学实践改革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3.1 明晰人才培养目标

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包括语言目标和非语言目标;包括语言技能、语言深层次后蕴含的文化背景、在语言文化领域实现语言输出的跨文化交际,以及获取专业知识和对语言本体文化的研究能力。语言交际更多地体现在语言的使用规则,单一的语言结构不能满足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在掌握一门非语言学科专业的前提下,跨文化交际将语言自动转化为交流的媒介,远远超出满足日常会话的需求,强调语言内容,体现专业内涵。

复合型人才得到重视的同时,不能忽视英语专业的学科特点,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教育应得到凸显,表现在对语言文化的研究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上,既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又要有深刻的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主动获取信息、主动发现问题。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创新能力表现在从新的角度思考现有的问题,广泛了解新的视角,新的理论,培养批判思维的能力,对英语语言、文学、社会文化提出独特的见解。这一研究能力的培养必须要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基石,因此,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成为培养模式的基本目标之一。

3.2 教学实践改革

《大纲》对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要求为:“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⑥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和高校专业实际情况,建立较为完善的实践体系,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道路,为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锻炼平台。实践教学是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有效的检验,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有力保障。

注释

① 杜瑞清.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和实践[J].外语教学,1997(2):33-36.

②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③ 戴炜栋.关于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9(4):1-3.

④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⑤ 孙有中,金利民.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改革初探.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303-305.

⑥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教学实践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6:18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3:49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9:29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7:24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