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力言
学生体质需要教育改革来提升
文 李力言
一跑圈就气喘吁吁,一个小时的开学典礼有学生晕倒,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关于中小学生体质的调研发现,令人忧心。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监测数据也显示,肥胖检出率持续增长,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一些成人慢性病在中小学生中已屡见不鲜。当我们的物质条件一路向上,而学生体质却不断下行,这一问题已经到了亟须解决的关口。
有人说,现在很多孩子“手无缚鸡之力”,头脑越来越“发达”,四肢越来越“简单”。这种说法,尽管不无调侃意味,但也道出了现实问题所在。所谓用进废退,很多学生之所以脑袋好使、身体没劲,就在于长期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中,对体育锻炼、日常运动则应付或放弃。政协委员们在调研中就发现,过重的学业负担、过长的学习时间,让不少青少年远离了阳光和运动场。
运动让位于学习,折射出应试教育、分数崇拜的顽症痼疾。毋庸讳言,在很多地方,学习成绩依然是最管用甚至唯一性的评价机制,分数高低对学生未来的影响依然是决定性的。单一而畸形的评价体系,陷入误区的教育观念,必然会导致扭曲的行为方式。这正如北京教育学院院长李方的比喻,学校、家长、学生对分数的要求,和各省市对GDP的追求是一样的。
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有的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体育被压缩挤占。不少家长为追求文化成绩而忽视孩子的体育锻炼,甚至认为运动就是浪费时间。而学生们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不得不加入这场十分激烈的分数争夺战。
应试教育“磁场”之强大、渗透之广泛,还在于其异化效应。比如,近年来,出于增强对体育锻炼重视程度的初衷,教育部门不断提高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分值,但在实施中,往往变成了“考啥练啥”“练就是为了过”,体育中考、会考某种意义上也成了应试手段,没能真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因此,学生体质的下降,其实是教育发展中深层问题的一种集中体现。片面化的评价体系,功利化的教育生态,一条腿走路的教育方式,让得高分、进名校成为笼罩一切的教育逻辑。结果,排斥了运动的开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老头”式孩子,也忽略了艺术的熏陶、人格的塑造以及道德观念的养成,让高分低能、高分低质现象不断加剧。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部分,也明确提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定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阐明体育有“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四大作用,强调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教育理念。可以说,学生体质是教育品质的基础,没有强健的体魄,就没有未来的一切。
少年强则中国强,强身健体既是个人的必修课,也是不可懈怠的教育课题、社会课题。只有深化教育改革,打破分数崇拜和应试教育,才能不断为体育运动赢得生长空间。只有改变不科学的评价机制,加大对体育卫生工作的考核比重,建立学生体质下降问责机制,才能有力遏制青少年身体每况愈下的态势。当然,体育教学本身也需要改革创新,增强趣味性和实效性,各种软硬件更要跟得上、有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体质就是个改革问题,教育改革坚定不移向前走,就会有青少年健康指数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