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叶珍
摘要:自主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衡量,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体现。我们不仅限于在体育课堂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将其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方式来推进,让学生有机会选择多种方法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课布置的课外锻炼作业和学校布置的假期体育锻炼作业,也是学生校外自主锻炼的内容之一。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能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养成一种终生锻炼的习惯,为将来的学习以及生活作好铺垫。
关键词:自主;锻炼;好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81-1
一、实验对象和研究方法
1.1实验对象和时间。本校年级班级,二(1)为实验班,二(2)为对照班;研究时间:2013年2月~2014年2月,通过在本校体育课堂上的对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的培养来提高学生对自主锻炼的认识,并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自主锻炼的知识与方法。同时在活动中融洽师生间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1研究方法:(1)翻阅大量资料,(2)调查问卷,(3)确定实验和对照班,(4)制定课题研究计划,(5)记录并调整研究方法。
2.2研究条件控制:
(1)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完全的选择余地,比如准备活动的教学内容及方式、结束部分的放松活动等,初步养成良好的自主选择的习惯。
(2)在主教材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在运动中的自主探究的愿望,调动学生潜在的创造热情,培养在实际操作中的自主分析问题,设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主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时的一种良好习惯。
(3)通过体育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使学生懂得知识是需要融会贯通的,即使是体育课上的难题也必须把所学的各门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运用,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从而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结果与分析
从表一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着许多的变化,首先是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喜爱逐渐增强。过去那种教师教,学生强制学习、限制学习的这种单一的教学场景不见了。展现在眼前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师生共创的愉悦氛围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和锻炼的场面。在课堂上会经常听见学生互相纠正错误动作、相互指导学习的声音,会听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因达到自定或规定目标后从心底爆发出的愉悦笑声。也常会看见同学因为一个问题而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场景。我觉得自己最初制定的研究目标已经一步步地实现。
从表二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各项技能测试都有了很大的改进,良好的体育能力得以养成。而且在集合时真正达到了快、静、齐,队伍调动规范、有序。而且学生能够自己组织带领准备活动,从形式、内容的选择、组织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效果较好。而且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从思想上开始重视、认可这项活动,也从中体验到了组织好活动的辛苦和成功时的喜悦。课堂上学生无论是跑步、跳跃还是投掷等练习都认真参加,努力提高自己,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班的运动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在各种技能的练习中学生也体现出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负担减轻了,课堂效果反而更好了。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二年级孩子在课堂教学中仍出现心态松散、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嬉笑玩耍及逃避练习的现象。学生对体育课的意义不了解,对如广播操、投掷纸球等一些较枯燥的项目缺乏良好的认识,产生厌学现象。对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有些同学。我采取的方法是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深入了解学生,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克服学生心理障碍,改变教学的方法,加强课堂的紧凑性及趣味性。教师要严格要求,加强监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一个问题是孩子对球类课的偏爱,导致学生在上其他项目时存在“快”的心理,以便及早完成后去参加球类活动。我采取了晓之以理的方法:讲解其他项目的重要作用,对于田径类的项目,我在备课中注意这些项目的趣味性,在达到目标的同时,改变以往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快乐气氛,如在上耐久跑时,我们可以将以往的定时跑改为具体的设置情景跑,如类似《抢夺阵地》的游戏,模仿红军长征的情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