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论述言简意赅,却直指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灵魂所在,即要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能否成功做到这一点,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全局,关系到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要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释放市场活力;理顺市场监管关系,避免多头无序干预;健全权力约束机制,杜绝贪腐和寻租行为;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防止集体非理性行为的发生;加强对垄断性国有企业的监管,消除其对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侵害;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消除滞后性对严格执法带来的困扰;维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避免政策过度波动扰乱市场;积极发展要素市场,创造市场环境机制。
健全民主,要沿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思路大力推进。第一,建立权力制约和约束机制。必须把下对上的约束、权力对权力的约束和非权力对权力的约束全都建立起来,形成良性互动。第二,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前者不是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只是要指定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设定一些非常明确的原则,规定一些不能越过的边界,然后给下面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放开胆子去试、去闯,这才是社会科学意义上的顶层设计。第三,发展党内民主,这是我们推进有序民主的一条可靠路径。总而言之,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这条思路为我们进一步推进民主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发展民主,也应该义无反顾地发展民主。
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充分肯定了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并且要求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形式,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发展。中国的协商民主不同于西方的协商民主,一定要放到整个中国宏观的政治发展背景中来考虑,要把协商民主当作中国特色民主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发展背景,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宏观政治环境决定了中国的协商民主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协商民主是由共产党领导的,这是整个政治框架的前提性条件。第二,就中国政治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协商民主比竞争性的选举民主更容易在社会中得以推广。第三,中国协商民主有两个重点:其一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和非党人士之间的协商对话;其二是在基层政治中政府与民众的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