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传统文化 提高人文素质——大学语文教学浅议

2014-12-11 13:56姚俊平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

姚俊平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人文素质是指知识、能力、观念、意志、情感等各种因素结合而成的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人文素质具体内容可理解为具有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对人类对民族的关注与责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高校历来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它通过环境熏陶、知识传授以及自身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个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普遍的问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欠缺

近年来,受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以及全球化的影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许多人逐渐丧失了理想和信念,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甚至出现了精神失落、道德滑坡等情况。尤其是在目前日益严重的就业形势的压力下,理科生就业普遍好于文科生,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人文素质直接关注得较少。加之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证书是毕业后找工作必需的敲门砖,学生不得不把专业课和英语四、六级作为大学四年的主要任务,学生难以受到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正如杨叔子院士在“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所说,“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学,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宽;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如何重新营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如何重新唤起他们在市场经济时代对传统人文精神的回归,这是高校当下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大学语文课程,是专门针对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的。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可见,当前国家已把培养高校学生的素质作为教育目标,而大学语文正是提高其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实是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都远未达到预期目的。

从课程设置来看,大学语文尽管已被设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它既缺乏思想政治课的某种权威性,也没有英语四、六级那样的强势性,它长期以来处于边缘地位。大学语文课程都是在大学第一学年,有的学校甚至只开一学期,一般每周2节课,才2学分。从学生层面来看,很多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语文仅仅是个工具,再说高中毕业时对语文已掌握得差不多,因此不愿意把精力花费在语文上。正因为学校和学生对大学语文这门课不够重视,导致大学语文教师处于弱势地位。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陈旧,大多数老师还是用传统的方法,课堂上唱“独角戏”,没有讨论,没有交流,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消极被动接受,教学效果极不理想。大学语文的考查也存在一些弊端,有的考试内容完全是教科书上的,或是教师的讲义,没有延伸;有的在考前给学生划狭窄的考试范围。很多学生平时不听课,不做笔记,不练习,只是在考试前一周狂背强记,考试也可轻松过关,甚至还能得高分。上述种种现状最终导致学生对大学语文没兴趣,甚至出现抵触和逆反心理,更何谈通过大学语文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提高人文素质的教学方法

培养具有较高文明素养和具有深厚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底蕴的人才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任务。大学语文,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和延续民族精神文化的桥梁,它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方面都扮演着基础地位和特殊作用。因此,赋予大学语文以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应该说是责无旁贷。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教学内容针对化

大学语文教材虽然版本众多,但在选材上大都偏重于中国传统文化,所选篇目都是中国历代文学精品,兼顾了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凝聚着人文精神的神采和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常讲的民族情操、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情趣等,都包蕴在其中。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作品欣赏自然而然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1.陶冶学生情操,培养高尚人格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向重视人格修养、个人操守,许多文学作品都反映了华夏儿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格修养以及他们对社会人生的积极思考。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精神,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质,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自然平淡、返璞归真、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这都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格目标。再如,司马迁面对宫刑,忍辱负重,凭着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史记》;苏轼,一代大文豪,面对宦海沉浮,始终坚持正义,一生坎坷却能超然面对。这些历史人物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正是这个年代我们失落了的品格。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学的优势,不仅是教学生读懂其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启发他们以当代人的眼光和思维重新审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深刻领会前人深邃思想、高尚灵魂、优秀人格,真正达到将人文素养内化的目的。

2.培养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爱国主义传统已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篇目在大学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从屈原的《离骚》到岳飞的《满江红》,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从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到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些内容无不激荡着作家们深沉的爱国之心。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阅读、欣赏这些作品时,利用先贤的爱国情感和高尚的民族气节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可以使他们在情感上与作品主旨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比起单纯的政治说教来,更具有震撼力、说服力。

3.培养审美素质,提高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陶冶。古今中外优美的文学作品,蕴含着绚丽多彩的自然美、生活美、人情美。其中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也有“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凄美;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也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慷慨悲歌,也有“春江花月夜”的幽远恬静。这些作品都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容易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引起回应。带动学生去认识体味这些作品中的意境,使他们在欣赏美、享受美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健康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激励他们更加热爱美,并积极去发现美、创造美。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当前大学语文课程处于尴尬状态,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老化、教条化不无关系。部分教师依旧沿袭中学语文教学的风格,按部就班地讲授语文知识、作品分析。课堂气氛压抑沉闷,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激活。大学语文应让学生领悟到人文的意蕴,尽情品味中国文学之趣味。因此,教学方法上应该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多样化教学。比如,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图文并茂、声情相生的多媒体技术和影像资料,增强授课的直观性与生动性;也可通过问题式、讨论式等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营造一片轻松、愉悦、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课外,教师可以利用e-mail、QQ等网络方式同学生交流,既能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又可促进学生学习,使整个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三)考核方式灵活化

目前衡量大学语文学业水平的方法主要是沿用中小学的闭卷考试形式,注重对语文基本知识的考核,以期末的单一考试成绩来评价学习结果,这显然不利于大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功能的培养。大学语文考核所看重的应是学习过程,而不是期末考试中的那份试卷。因此,我们应该转变单纯的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全面而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使学生不再有“为分而学”、“为考试而学”的压力。平时考核应该占一半的比例,以听课笔记、读书心得、课堂发言等作为考核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读写能力。期末考试可采取开卷或开闭卷结合式、论文式及无标准化答案式等,力求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使考试、考核能为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21世纪是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也是文化竞争的时代。为了实现伟大的强国之梦,必须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大学语文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伦理道德、人文思想、历史知识都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语文,使其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蔡建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开封大学学报,2006(2).

[3]赵敬立.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J].现代大学教育,2010(1).

[4]冯凤麟,钱红.大学语文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7).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人文绍兴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